· 六十六回的时候,贾琏奉贾赦之命去平安州办一件机密大事,来回得半个月左右,而且这趟差事十分着急,三五日就得启程。
· 大家正说话,只见隆儿又来了,说:“老爷有事,是件机密大事,要遣二爷往平安州去,不过三五日就起身,来回也得半月工夫。今日不能来了。请老奶奶早和二姨定了那事,明日爷来,好作定夺。”

· 对于贾琏这趟差事,书中并没有明说,总是笔墨很少就带过了。但是这趟差事并不简单,从六十六回到六十七回,整整两回的故事内容,里面穿插了柳湘莲订婚尤三姐,后抛弃有三家致使尤三姐自刎,还有尤二姐被王熙凤诓骗进大观园等等一系列重要事件。
· 到六十七回的时候,贾琏交了一趟差之后就又去了平安州,这个书里有明确说法。
· 大家果然都想起来,问着薛蟠道:“怎么不请琏二爷和柳二爷来?”薛蟠闻言,把眉一皱,叹口气道:“琏二爷又往平安州去了,头两天就起了身的。那柳二爷竟别提起,真是天下头一件奇事。什么是柳二爷,如今不知那里作柳道爷去了。”
· 这时候,贾琏已经从平安州回来了一次,中途还为尤三姐和柳湘莲订了婚事。贾琏是在去平安州的路上碰见了柳湘莲和薛蟠,这时候薛蟠和柳湘莲正从平安州往回走,路上薛蟠遭遇盗贼被柳湘莲所救,二人为此还结为兄弟。

· 是日一早出城,就奔平安州大道,晓行夜住,渴饮饥餐。方走了三日,那日正走之间,顶头来了一群驮子,内中一伙,主仆十来骑马,走的近来一看,不是别人,竟是薛蟠和柳湘莲来了。贾琏深为奇怪。
· 贾琏所奇怪的一方面是因为柳湘莲怎么和薛蟠搞到一起,另一方面是柳湘莲为什么也去了平安州。这一点也正是令我很不解的地方。贾琏这趟差很顺利就办完了,但是不顺的是这趟差只完成一半,十月前后还得再去一次。
· 且说贾琏一日到了平安州,见了节度,完了公事。因又嘱他十月前后务要还来一次,贾琏领命。

· 贾琏交付完成这趟差事之后,马上就又开始了另一趟平安州之行,而这次可不是十天半月的事,足足耗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 话说贾琏起身去后,偏值平安节度巡边在外,约一个月方回。贾琏未得确信,只得住在下处等候。及至回来相见,将事办妥,回程已是将两个月的限了。
· 第二次差事完成之后,贾琏替贾赦做的事才算真正结束了。从书里看贾琏这次事办得很好,贾赦也很满意,回来之后给了他一百两银子,还把自己身边的丫头秋桐赏给他了。
· 少不得来见贾赦与邢夫人,将所完之事回明。贾赦十分欢喜,说他中用,赏了他一百两银子,又将房中一个十七岁的丫鬟名唤秋桐者,赏他为妾。贾琏叩头领去,喜之不尽。

· 那么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贾琏去平安州帮贾赦做了什么事?其实我们可以先分析一下整个事件。首先贾赦只有一个祖辈当年流传下来的爵位,置于官职书中没有说过,但是在贾赦讨鸳鸯那次,王熙凤倒是说过一句“老爷如今上了年纪,作什么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没得耽误了人家,放着身子不保养,官也不好生作去”。从这里看,贾赦应该也是混迹于官场的。
· 贾琏替他办“机密大事”肯定也是指的官场的机密事。这件事也是书中难得的正面提及有关政治历史事件的一笔,不过即便是明着提也是简要的一笔带过,不肯多留笔墨在这里。从贾琏来回两趟,耗费近三个月的时间来替贾赦办这件事,可以想象这件事并不小,而且还很复杂。而且最重要的是,贾赦和平安州的节度关系很亲密,节度在外训边一个月,贾琏见不到真人就不敢离开,干等一个月就为面见节度。

· 书里特意写到,平安州的节度要去训边,这说明平安州这个地方是一个边界,那么至于是国于国之间的边界还是国内两地之间的边界,我更倾向于古代两国之间的边界。因为这种地方因为那个时候的政策和人情以及民俗等的差异,常常有点混乱,甚至会蜂盗四起。薛蟠就是在这个地方遭遇了打劫,还差点丢了命。
· 柳湘莲会浪迹到这个地方,想必也是想云游四方,因为柳湘莲这样的浪子不愿意安逸,对外面的风土人情以及风景会格外感兴趣。那么贾琏到这个地方和这边的节度到底在沟通什么事呢?我觉得很可能会跟探春的远嫁有关。因为探春远嫁是公认的事实,她坐船嫁到了异国他乡。对于书里给出的零星的线索和伏笔,很多人都觉得探春会代替真公主去和亲,这一点也是很很合理的。

· 贾琏折返两趟来平安州这里办事沟通,很可能就是因为战事不稳定,得不到确切消息。后来训边回来的节度给了确定消息,贾琏带回来给贾赦,可能正是敲定贾家可以出人代替公主和亲的计划。因为这时候的贾家即将彻底败落,贾家急于寻找出路,和亲的事正是贾家立功的一个好机会。所以贾琏带回来好消息,贾赦才会高兴的对他又赏钱又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