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例肺癌术后1年多同时复诊,分期早的反而发生转移

迎松看健康 2024-01-29 06:22:07

患者一

男性 52岁,体检发现右肺软组织病变伴空洞,考虑为恶性病变,建议进一步检查。

2022年10月16日检查及治疗

我的诊断:

1.右肺上叶后段见一团块状软组织病变,大小约4.5cm×3.7cm×3.8cm,其内可见空洞影,空洞壁可见多个小结节状突起,病变呈分叶状,边缘可见毛刺及胸膜牵拉征,局部支气管腔狭窄,呈放射性摄取显著异常增高,SUV最大值为12.9,考虑为肺癌,病变FDG代谢明显增高,鳞癌可能性大。

2.右侧肺门区及纵隔(2R、4R、7组)见多发肿大淋巴结,最大截面约1.5cm×1.4cm,呈不同程度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SUV最大值介于2.4-7.1,多考虑为淋巴结转移。

治疗

患者随后进行了手术切除,病理提示鳞癌,右肺门及纵隔多枚淋巴结转移。术后行4期化疗,定期进行复查。目前患者状态良好,因术后快1年半时间,进行全面PET/CT检查。

本次检查: 2024.1.26

右肺上叶肺癌术后复查,与2022年10月16日本院PET/CT比较,结果如下:

1.右肺上叶缺如,术区及支气管残端未见明显高代谢肿瘤复发征象。右侧前侧胸壁皮下条片状软组织病变,呈FDG代谢轻度异常增高,考虑为术后改变。

2.右侧肺门区及纵隔(2R、4R、7组)多发肿大淋巴结清扫术后:现纵隔及双肺门区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转移性病变。

3.扫描范围内全身其他部位未见明显转移性病变。

患者二

男性57岁,1年前新冠感染后胸部不适就诊,CT发现右肺上叶占位性病变及空洞病变,炎症?肿瘤?

2022年检查及治疗

我的诊断:

1.右肺尖段及后段近纵隔区可见不规则团块状软组织病变,大小约6.2cm×4.3cm×7.0cm,密度不均,其内可见空洞及充气的支气管影,边界模糊,呈不均匀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SUV最大值介于4.7-8.7,病变内空洞及充气的支气管影呈放射性分布缺损,考虑为中央型肺癌伴周围大范围感染。

2.双侧肺门及纵隔(2、4组)多发轻度钙化稍大淋巴结,呈不同程度FDG代谢异常增高,均多考虑为淋巴结炎性增生,建议定期复查。

3.全身其余部位未见明显转移灶。

治疗:

1.因病变周围见广泛感染,进行了两次支气管镜活检,提示恶性肿瘤,并可见鳞状细胞癌。PET/CT排除远处有转移进行右肺上叶切除。术后病理提示为肺鳞癌,纵隔淋巴结清扫未见转移。

2.术后患者进行3期化疗,副作用大,停止化疗,又进行了1期免疫治疗,皮肤瘙痒难受停止免疫治疗。

3.术后多次复查,3个月前CT扫描均未发现异常。

本次检查 2024.1.26

距离上次检查3个月后,患者复查CT发现肺内新增多发小结节,进一步行全身PET/CT全面复查。

双肺内可见多发类圆形高密度小结节灶,以外带分布为主,较大者位于左肺下叶背段,最大径介于0.3cm-0.5cm,边界光整,呈不同程度放射性摄取轻度异常增高,SUV最大值介于0.5-1.0,较1年前图像比较,均为新增病变,考虑为双肺多发转移。

右侧肺门区、纵隔(2、4组)、右侧内乳区及左侧锁骨上窝内多发肿大淋巴结,呈不同程度FDG代谢异常增高,与1年前我院PET/CT及近期外院CT资料比较,均多考虑为淋巴结转移。

小结

1.

患者一术后分期T2bN2M0,介于ⅢA-ⅢB期。

患者二术后分期 T3 N0M0,属于ⅡB期

两位患者治疗方案都没有问题,患者1尽管分期相对靠后,出现转移相对严重,但是1年后反而疗效更好。所以肿瘤分期也只能大概率的提醒愈后,当肿瘤性病变增大到一定程度,实性成分较多,随时可以发生潜在转移风险。对于愈后:手术切除的方案,手术技巧,病理的恶性程度,后续治疗以及患者心理,后续复查情况,包括患者的运气成分都占到一定因素。

2.

患者2医生要求半年复查一次,但是患者出于谨慎,3个月进行一次复查,但是仅在3个月前发现肺内新增结节,发现淋巴结增大。我们手头没有之前复查的资料,不能去判断在半年前是否有转移征象,临床中遇到很多类似病变,抽丝剥茧仔细回顾和比较,大部分还是会有一些迹象的。这一点需要我们影像科医生负起责任,每一次检查资料都要进行详细的对比,关于肺癌术后复查,影像学检查要注意的细节,我有很多科普都有提及。

3.

关于PET/CT检查,目前费用相对比较高,但是对于中晚期肿瘤治疗后的复查,排除复发和转移作用非常大。虽然对于极个别早期转移病变定性存在一定的诊断困难,但是PET/CT灵敏性比较高,不会遗漏病变。即便个别很早期病变不能定性,但我们发现问题后,给后续复查提供一些可靠的参考。因此PET/CT对于实性结节肺癌,中晚期肺癌的预后评估有很大的作用。建议经济情况尚可的情况下,对于实性肿瘤,中晚期肿瘤术后前1年进行复查,因为术后1年肿瘤复发转移的概率相对是最高的。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