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宇宙网格学”详细剖析:我们为什么会在这里?

水木长龙探索科学宇宙 2024-01-18 10:44:41

本文原创作者:水木长龙

宇宙隐藏着无穷的奥妙,大自然展示给人的是铁一般的规律。在宇宙面前,我们必须摸索着前进;在大自然面前,我们必须遵规守纪。

是什么力量在无形中推动着宇宙的演变发展?是谁写下的“程序”,演绎着大自然万物的兴衰更迭?

人类的一切研究探索,归根结底,无非是在探索大自然运作的变化规律,寻找宇宙万物演绎发展的内在规律。

生态学家曾指出,大自然各种生物,实则是被一条无形的“食物链”串起来的一个整体。

社会学家则相信,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便可掌控整条“食物链”的演变发展方向。

科学家研究发现,大自然的“食物链”实则并无顶底之分,而是一条闭合的“锁链”,一切被捆绑到这条锁链上的无论任何大小生物,一旦离开这条“锁链”,都将无法独自存活。

而生物哲学家则进一步扩充了科学家的理论。

生物哲学家认为,大自然的一切生物,不止处于闭合的“食物链”关系,而且也处于相互影响的“网格”关系。如同大自然织就的一张无头无尾的巨型网格,一切大小生物,都是巨型网格上的一个连接点。任何一个连接点的断裂,都有可能给整张网格带来巨大影响,甚至有可能导致整张网格一时出现崩溃的瘫痪现象(正如6500万年前,一个偶然的原因,导致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物种的将近全部灭绝)。

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物理学家斯图尔特.考夫曼,很认同生物哲学家的观点,并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用以模拟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影响的“网格”关系,借此来说明大自然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的“网格”关系。

试验是这样的:有A、B、C、D、E、F、G……Y、Z等诸多分子。A分子可以催化B和C分子的化学反应,从而生成D分子,D分子又可以催化E和F分子的化学反应,从而生成G分子,G又催化H和I的相互反应……直至Y和Z被催化反应又生成了A和B。

分子间相互影响的“网格”关系,正是大自然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的“网格”关系的微缩版,但反映的规律却是相同的——即大自然中的每一分子,都是“大自然网格”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

同理,我们每个人也都是大自然“网格”中的一分子,每个人存在都有每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都是被大自然选到“大自然网格”上的重要成员。所不同的是,一些人的作用是可见的,一些人的作用是无形的,但都是不可或缺的。

这就像那个古老的寓言故事一样,看似微不足道的一颗马蹄钉的缺失,任谁也想不到,最终会导致整个国家的沦陷丢失。还能说“马蹄钉”的作用微不足道吗?探索科学,探索宇宙,水木长龙与您同在,继续我们的探索之旅。

再比如,一位科学家研究量子理论几载毫无进展,始终捕捉不到量子的诡异行踪。一天散心偶经公园湖边,见一盲者正聚精会神拉着优美动听的小提琴乐曲,跳动的音符忽远忽近,正如量子不可寻觅的行踪。一时灵感顿触,仿佛终于抓到了行踪诡异不定的量子般,科学家迅速返回实验室,演算,建模,试验,然后“量子远程传输”终于成功。很快,在短短几年内,量子隧道被打开,量子星际传输也被实现,人类终于走出太阳系,漫游于星际空间(注:此处只为举例假设)。

那么,究竟是谁将人类送出了太阳系?拉小提琴的盲者?还是研究量子物理的科学家?显然,两人缺一不可。他们都为人类走出太阳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都是人类太空科技出现转折点的关键人物。所不同的是,一个人对科学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可见的,一个人对科学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无形的。他们都是“大自然网格”上的连接点,是“人类走出太阳系‘网格’”上的交汇点,是不可或缺的。

记得好像有这么一句话:一颗石子也能绊到一个人。而一颗马蹄钉却能导致一个国家的丢失。可见不止生物之间存在着“网格”的关系,宇宙万物之间也都存在着一定的“网格”关系。

或许,正如那句古老的哲言:万物皆有联系。

也许,宇宙万物都被编织在一张无边无际的“巨型网格”上,宇宙万物实则都通过这张无边的“网格”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个连接点的振动,必然会波及到周围连接点,导致相应的振动;而周围连接点的振动,会继续波及到周围连接点的周围连接点的振动,如此不断传播,直至蔓延到整个宇宙。

这多像爱因斯坦的引力波效应,不是吗?

试想:

当把地球从太阳系中摘除时,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还会一如既往地继续运行吗?

当把太阳系从银河系中剔除时,太阳系周围的恒星系,会无动于衷吗?

若把银河系从星系团中搬运出来,又会发生怎样不可思议的变化呢?

有研究者通过电脑多次模拟地球突然从太阳系消失后的状况,其中有一种模拟结果十分令人惊骇:太阳系在地球突然被摘除后,其他行星的运行轨道,瞬间被打乱。行星,卫星,小行星之间的碰撞、摩擦接踵而至,最终导致了整个太阳系的崩溃。而太阳系的崩溃,又给周围的恒星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导致周围恒星系出现不稳定的振动,最终也被使崩溃掉。如此,像连锁反应一样,不断蔓延吞噬,最终整个宇宙坍塌落幕。

这是根据输入的不同参数模拟出来的一种结果。我们且不论被输入的“参数”是否吻合我们太阳系运作的状况,单看这种“网格”式的蔓延—一颗地球的消失可以导致整个宇宙的崩溃,与一颗马蹄钉的缺少,可以导致一个国家的失去,是何其的相似,都不约而同地演示了“网格效应”的波及能力和范围。同时也说明了,“宇宙网格”的织就,离不开“宇宙网格”中的任何一“网格”成员,无论其所在“网格”上的位置,以及与之相连的“网格”线的强弱,有多么的不显眼。正是,在“宇宙网格”上,万物皆有联系。

或许,这也正是爱因斯坦用“光速”限制我们超越时间的原因(根据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当物体速度达到光速时,其所经历时间就会静止,超越光速时,其所经历时间就会出现倒流现象)。试想,如果我们达到或超越光速,从而可以进行时间旅行,回到过去改变历史,哪怕一小点的改动,都可能通过“网格效应”引起整个时空的大改变,进而牵连到未来时空,以及过去时空的过去时空(非重复)的大改变(见量子著名实验——延迟选择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止“因”可致“果”,“果”也可致“因”,即现在不但可以影响未来,也可以改变过去。可查阅“水木长龙”前面的量子相关文章)。严重的话,有可能导致整个宇宙框架的坍塌。这该是怎样不可思议的“网格效应”。

不过,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同时也得出了一个对“我们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的结论,即:每个人,无论身份高低贵贱,无论才识博学深浅,也无论出生富贵贫寒等,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都是大自然“网格”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甚至是织就整个“宇宙网格”的重要一员。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对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长龙」原创,转载标明出处,谢谢!(2019/05/15)

0 阅读:7

水木长龙探索科学宇宙

简介:水木带你探索科学宇宙,揭开你不知道的科学宇宙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