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康乃馨》剧评:阿萁为什么不教蓝思红自首?

川蜀牧老阎历史 2024-10-27 22:56:42

因为没有资源,没看到这篇《阿萁不教妈自首——<红色康乃馨>的异味》具体是怎么说的,所以接下来说的可能对文章作者不太公平。

个人觉得作为一个虚构故事的情节,马马虎虎能圆上就可以了。

只有阿萁知道蓝思红有罪了,才存在是否劝自首的问题。

阿萁是什么时候知道蓝思红有问题的呢?

当时反派知道“红色康乃馨”在调查他们,怀疑了电脑技术过硬的华工,于是设局意图谋害,先在楼梯做手脚,再误导阿萁给华工打电话出任务。阿萁知道救了华工就会让反派知道“康乃馨”其实是她,但不救,华工会死,所以别无选择。那么反派一定会对付阿萁,过了当晚指不定会发生什么,所以阿萁只能赶紧把握当晚。虽然华工也是好人,但她没有时间说服华工建立深度互信了,达到目的更实在,于是她逼华工配合她获取资料,宁可华工误会“她怎么会知道我有危险,她救我可能是她自导自演”。这也是编导故意的,要让阿萁看起来像反派。

阿萁把资料带回家里分析,这才知道蓝思红是boss。

然后她被警察上门抓捕,她当然知道自己没做什么出门杀人的事,这是反派的陷害。她和蓝思红住一起,她的鞋子莫名其妙沾了猪粪是谁干的?她如何相信蓝思红作为反派的终极boss没有参与陷害?虽然警察上门的时候蓝思红还比较肯定地说阿萁没出门,但警察多问了几句她就承认自己没法严格证明了。最后一集也揭示了,蓝思红就是陷害阿萁的主谋,她本来就不想证明,即使真的能证明也不会说。

即使阿萁没有上帝视角,也能看出蓝思红参与陷害局的可能性很大,尤其在已经确定蓝思红是反派的基础上。

阿萁被捕的时候对蓝思红说只想再叫您一声妈,当时为了营造反转,观众视角认为阿萁是反派,不会多想,还会倾向于阿萁是带着歉意觉得自己对不起蓝思红的抚养之恩,希望来世再报。但是上帝视角下,这就可以理解为阿萁后来寻求大义灭亲的前奏。

只是这时候蓝思红只能知道“阿萁知道我参与陷害她了”,却无从得知“阿萁已经知道我是坏人了”,阿萁也不可能在当时就说那么明白。意识到自己被陷害蓝思红有份的情况下,她叫妈的时候也是很失望的,这还是在蓝思红不知道她发现了真相、还不存在灭口需求的基础上。这种情况下她如何劝妈自首?如何保证不打草惊蛇、蓝思红或者其他人不鱼死网破?

阿萁眼里的反派是会杀人的,而且已经谋害徐晓晴既遂,谋害华工未遂。而且并不冤枉,这里没有信息差,反派的确如此。

在之前的剧情,蓝思红曾经大义凛然地逼陆平儿自首。一个逼别人自首的人,需要别人教她自首有多明智、多正确?

讽刺的是,陆平儿前期并不是什么正面角色,陷害警长、受雇偷窥是人品问题,遭遇要钱的通缉犯渣男还心存幻想是智商问题,年长却反而需要阿萁屡次帮衬提点是能力问题,而且陷害警长还导致徐晓晴的表姐也是本剧女主律师周若冰分身乏术错过徐晓晴生前本想抓紧透露的重要信息,间接给好人阵营挖了差点填不上的大坑。

蓝思红和阿萁都在大华集团担任要职,陆平儿却在自己开店,也就显得蓝思红提拔次女却落下长女,这看似不正常。陆平儿自述“我离开大华,独立自主”,算是一个简单的交代,也就是蓝思红是曾经试图用她的,要么是她自己不想在大华干了,要么是人品智商能力等等跟不上让蓝思红放弃培养了。即便如此,替死鬼集团还是通过向她低价转让海鲜馆来变相讨好蓝思红,还是想从她身上打开缺口的。即使她信任阿萁,阿萁也不指望她帮忙破局,除了不想她卷进来,想尽量减少对她的影响以外,更因为她的确指望不上。

然而连这样一个各方面都不出众、一度又蠢又坏、如果没人带路十有八九掉沟里的角色,都能坚信阿萁无辜——虽然是在被提示后,下文详,但她当时听到的只是空口白话,而阿萁身为当事人对此模棱两可的回应也没能让她动摇,而且被提示后坚信,不代表被提示前不信。

而蓝思红却心安理得在开会的时候罔顾阿萁平时对虽然是本就罪有应得的替死鬼集团的反感,连曾母误信儿子杀人的心路历程都懒得演,就说阿萁是替死鬼集团的同伙。即使没开上帝视角的观众仔细一想也会看出有问题,而且细心的观众能注意到阿萁曝光了替死鬼在海外有别墅,他们根本不可能是一伙。

反派的设计不可谓不刁钻——警察知道阿萁学过反审讯,所以即使阿萁有理有据,也会被视为狡辩。

但是没想到阿萁一边拒不认罪,一边故意不说能让自己脱罪的关键点,将计就计坐牢来确保自己安全。这个关键点只能让好人阵营不靠她带节奏而自己发现,这样她才能相信对方不但不坏,而且不蠢,并吐露真相;那时好人阵营明白顶着英雄光环的伪君子、所谓的被害人裴振庆在撒谎陷害,自然也会相信她,而不会再被裴振庆的滤镜迷惑。

因为警长和女主曾经遭到陷害,阿萁提醒他们,能陷害你们的人也能同法陷害我;蓝思红的智囊、女主的前男友律师杨源辉又以炫技为乐为荣,对陆平儿说自己有本事证明阿萁无辜,等陆平儿告诉女主了,被女主当面对质时又承认一次,导致女主更坚信漏洞存在,并最终发现漏洞,完成翻盘。先前阿萁因为身在大华集团而在打官司时与女主对立,这样一来,二人互信了,联手到最后了,等真相揭示,陷害阿萁和女主的还真是同一伙人指使的同一个人。

大结局时因为真相曝光,裴振庆和蓝思红先后被捕,但表现并不一样,虽然蓝思红是在准备跑路,但裴振庆还在准备开会,对警察的到来也很意外,说明并没意识到要翻车了。没有裴振庆的怂恿,蓝思红未必会堕落,整个计划也是裴振庆提出和主导的,如果这时候蓝思红是知道自己要翻车了却想丢下裴振庆自己跑,岂不比剧中表现得更可怕?至少这样的蓝思红肯定是没有自首的念头的,即使打退堂鼓了,想的也是跑路去夏威夷,她的暗黑程度不至于高过了真的直接动手杀人的裴振庆,生出跑路念头更像是因为伤害到了曾经相依为命的养女,真的良心过不去,而不是意识到翻车的把柄已经被阿萁掌握了,虽然前期裴振庆提醒过,但在她这里,警察没抓她无非说明阿萁没发现她是boss,或者发现了没说。

然而如前所述,阿萁是在等时机,不是要保她。

有一件事阿萁是有信息差的,她最初以为如果不能证明蓝思红参与谋杀徐晓晴,蓝思红就有可能活。注意,这里是不能证明参与,不需要严格的能证明没参与,因为这是举证责任逻辑,如果是参与但不能被证明,仍然对蓝思红有利。

但事情的发展是,蓝思红在没有获得谋杀罪的情况下,还是因为贪腐被判了死刑。她说自己贪腐有一部分是为了阿萁,但当阿萁说自己根本不会想要这样的不义之财的时候,她也只能认错。其实更早时她就知道阿萁不会支持她贪腐,但她只想到如果暴露了阿萁不会维护她,却没想到她没暴露时阿萁也会举报她。

而阿萁也以否认自己就是红色康乃馨、为出卖蓝思红而哭、探监交心并和陆平儿一起割下头发的方式表达了对蓝思红的歉疚,但这是歉疚,不是后悔,举报而蓝思红不死这种理想化的结局是很难达成的,她内心的首要任务是追回流失的国有资产,那就不可能为了蓝思红不死就放弃举报,或者等蓝思红跑路了再装后知后觉。

原著这里还有交代,她本来正在上诉,等阿萁走后,她就打电话表示不上诉了。原著结局时她已经去世,默认是被执行了死刑。

——相比之下还是徐晓晴二十岁就能做跨国集团的财务的bug更大。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