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疯狂抢人!年薪126万起,AI人才岗位暴增三倍

科技确有核芯 2025-02-14 20:58:48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莫婷婷)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从自动驾驶到生成式AI,从智能制造到医疗诊断,AI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推动了对AI人才的巨大需求。

当前,企业对AI人才的需求如何?一则公开的招聘信息显示,DeepSeek正在用百万年薪招AI人才。智联招聘的报告显示,2024年三季度企业招聘薪酬T20职业中,人工智能工程师的平均薪酬月薪高达2.19万元,超过芯片工程师、大模型全栈工程师等岗位。

全球AI竞赛中的人才争夺战:百万年薪岗位频出

作为全球科技巨头之一,Meta一直在AI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特别是在元宇宙项目受困的情况下,Meta加码自研AI芯片,以提高在AI芯片竞争优势。进入2025年,Meta进一步加大了在AI领域的投入,包括在今年1月宣布推出第四代自研AI芯片MTIA v4,该芯片专为Llama 4大模型优化,单卡算力达2.5PFLOPS,能效比前代提升400%。

AI赛道新品频出、竞争激烈,Meta的布局也表现得尤为迫切。Meta在招聘方面大张旗鼓,在宣布裁员5%(约占3600名员工)的同时,急招加速机器学习工程师。该岗位的基本年薪约为17.3万美元到25.1万美元(126万-183万人民币),另有奖金、股权和福利。

业内招聘网站显示,DeepSeek公布近40个在招职位,包括全栈开发工程师、深度学习研究员、核心系统研发工程师、资深UI设计师等关键岗位。

在薪酬方面,多个岗位全年14薪,面向在校/应届应聘者的核心系统研发工程师岗位、深度学习研究员-AGI岗位的月薪为6万到9万元,年薪可达126万元。面向在校/应届应聘者的核心系统研发工程师岗位的月薪为5万到8万元,年薪可达112万元。当然,在高薪的背后,对应聘者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面向AI机器人领域,宇树科技也高薪求才,从招聘软件上看到,宇树科技招聘的岗位包括AI算法工程师(大模型)岗位,月薪2.5万到5万元,机器人控制算法专家岗位月薪7万到10万,全年13薪,年薪可达130万元。

从招聘要求看,宇树科技更加看重应聘者的跨学科背景和实际项目经验。AI算法工程师(大模型)岗位负责大模型(视觉或语言)的预训练开发和调优工作,要求熟悉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机器人控制算法专家岗位要求有3到5年工作经历,精通C/C++,且有丰富的多关节机器人控制经验,精通机器人动力学、运动学等。

从全球范围来看,AI人才市场也呈现出需求旺盛、薪资攀升的特点,同时企业对于高质量AI人才的高度认可和迫切需求。互联网大厂、科技公司和智能制造企业成为AI人才的主要需求方。

AI技术人员高薪拉高半导体行业薪酬水平,AI技术人才缺口近300万

智联招聘公布的2024年三季度行业招聘薪酬排行榜中,人工智能行业招聘薪酬排名第二,仅次于基金/证券/期货/投资行业,平均薪酬为12768元/月,中位数高达10500元/月。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也能凭借11426元/月的平均薪酬在国内排名第九。

图源:智联招聘

从职业来看,国内有三种职业的平均薪酬高于2万/月,人工智能工程师依旧是国内平均薪酬最高的岗位,平均薪酬21930元/月,接下来是高级管理、芯片工程师,芯片工程师的平均薪酬为20127元/月。

图源:智联招聘

在薪酬增长的同时,AI技术岗位招聘数量也呈现明显增长的趋势,企业发布的职位数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AI 大模型对我国劳动力市场潜在影响研究》显示,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算法、深度学习、智能驾驶系统工程师、导航算法这五大职业中,招聘数量增速最快的是自然语言处理,2024年上半年的增速高达111%,机器人算法和深度学习岗位的增速分别提到76%、61%。

自然语言处理岗位的竞争最为激烈,招聘数量的快速增长表明该领域正在经历快速的技术进步、市场应用扩展。可以看到,近年来AI技术在智能助手、机器翻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AI大模型的应用需求带动了自然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等相关岗位的需求。当前,vivo、京东集团、华为等企业均发布了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工程师的招聘,vivo提供的月薪高达6万。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达5381亿美元,预计近三年的复合增速为19.21%。从当前AI人才市场的现状来看,整个市场似乎又回到了2年前。2023年,在ChatGPT热潮下,业内开启了一轮抢人大战,ChatGPT相关岗位的薪酬均大幅提升,某企业要求3年及以上经验的大模型nlp算法工程师月薪为5万到8万元,14薪。百万年薪似乎从两年前开始就逐渐成为资深AI技术人员的标配。

电子发烧友网曾统计了2023年国内42家半导体上市公司的研发人均薪酬情况。2023年包括思达、四维图新、韦尔股份、寒武纪在内的56家公司的年平均薪酬约为51万元。超过这56家年平均薪酬的有17家,包括汇顶科技、晶晨股份、海光信息、寒武纪、思特威等,其中寒武纪的研发人员平均薪酬达到91万元,恒玄科技的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56.4万元。

图:2023年42家上市半导体企业研发人员薪酬情况(电子发烧友网制图)

随着技术的发展,AI技术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不仅限于传统的软件领域,还扩展到了硬件领域,如视觉芯片、MiniLED显示芯片等。这种趋势促使企业加大对AI相关岗位的需求,以满足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的要求。当前各家上市半导体企业的2024年财报还未完全发布,但从AI芯片人才市场的需求来看,预计2024年的半导体企业的研发人员年平均薪酬将被AI技术相关岗位的薪酬拉高,出现一定的涨幅。根据企业数据信息平台ZoomInfo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2024年第二季度新增了10万个AI领导职位,是2022第二季度的3倍。2024年前三季度,高薪岗位刷新纪录。

需要提及的是,与AI技术人员需求强劲同时出现的还有人才紧缺。脉脉在发布的《2024年度人才迁徙报告》中提到,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多个头部公司AI人才紧缺,涉及深度学习、大模型算法、语音算法、算法研究院、人工智能工程师等岗位。业内报告指出,到2030年,中国AI人才缺口将达到400万。

但与两年前,半导体行业的“抢人大战”有所不同,如今的半导体行业趋向理性,大多数企业在高薪聘请刚需岗位的同时,采取了降本增效的管理策略,这意味着人才市场不再盲目“抢人”。从前文提到的部分岗位需求来看,企业在亮出高薪招牌的同时,也拉高了门槛。某国内机器人大厂的招聘人员表示,公司目前关闭了一些岗位的投递渠道,投递的简历看不过来,需要仔细筛选。

小结

随着全球范围内AI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对AI专业人才的需求进入新的阶段。各家公司纷纷抛出高薪橄榄枝,力图吸引顶尖AI技术人才加入。然而,在这场激烈的抢人大战中,AI人才缺口依旧显著,尤其是深度学习、大模型算法等领域的人才更是供不应求。你认为,未来AI技术人才的薪资还会继续上涨吗?

0 阅读:55

科技确有核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