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只知道曾国藩对朝堂和中华的历史有很大的贡献,却不知道,他也是一个被逼无奈而去贪腐的官员。
曾国藩刚进仕途的时候,就给自己立了许多戒律:不得结党,不得营私舞弊,不得收受贿赂,等等。
像一切老一辈的官员一样,他最初也是抱着一种崇高的信念,一种热忱,一种对国家的贡献。
一开始的时候,他的确是按照自己的原则,按照自己的目的去做,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却是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曾国藩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但他为人处世不够圆滑,也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靠山,所以他走到哪里,都是一事无成,就是因为他不会搞政治。
以他一个月50两银子的月薪,一年也就600两银子。
而且,他在官场上,既没有一步登天的能力,也没有赫赫战功,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官。
他一直以来都是能省则省,所有的花销都被他压了下来,所以日子过得很艰难。尽管如此,他的事业还是一落千丈。
而且在那个时代,当官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收钱,要么借钱。
自古以来,借钱还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贿赂不需要,而且更加的方便,更加的快捷。
曾国藩为人正直,自然是借了不少的债,没办法,时间一长,债台高筑。
曾国藩每个月的俸禄都是一样的,这点俸禄,还不够他一家人吃饱穿暖,还得借债,没有别的办法,哪有余力还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清朝内部已经开始腐朽,到处都是腐朽的味道。
如果你不送礼,那么你将不会得到你上司的信任,甚至会被你的同事排斥。
他所说的清廉,只不过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对他的政治理想没有任何帮助。
若是一意孤行,只会让自己身败名裂,一事无成。
他本以为升职后,自己的生活会变得更好,却没想到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上级与下级之间的收入差距。
可以说,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同时,清廷也没有提供足够的军费来平定叛乱,这种情况下,曾国藩只能“贪赃枉法”,纵容军中掠夺民财。
他虽然有心报国,可是在那个时代,他不得不加入这个腐朽的社会,否则也不会被清朝执政者所重用。
混迹于上流社会,曾国藩更是明白,做人不能不贪,要不然就会被孤立。
晚清官场中,清政府为增加收入,容许用钱买官。
而官员们,虽然薪水不高,但也不是一无所有,甚至可以说是很有钱。
毕竟,在官场上呆上一年,就能捞到一大笔钱。
这就是官僚们的奢侈和腐化,难怪他们的直接领导是慈禧太后也是如此的铺张浪费,这种种的行为,导致了大清的衰败。慈禧太后贪赃枉法,用足够买下四艘现代化战舰的军费,给自己建造了一座行宫。
慈禧六十岁的时候,清政府已经花光了所有的钱财,但慈禧还是执意要在她的生日宴会上大摆宴席。
慈禧甚至还把自己原本打算花在边关上平定叛乱的六百万两银子都拿了出来。
慈禧的一己之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清廷的腐化。
而这其中也有光绪父亲的“功劳”,他用扩充海军的钱去修葺颐和园,以此来博取慈禧的欢心,希望借此让自己的儿子掌握更大的权力。一看就知道,清朝的官场上,没有一个不贪财的,也没有一个不自私的。
这股腐朽之气,已经发展到了极致。
与之相比,最初的曾国藩,甚至还得借钱过日子,这样一比较,真是令人不寒而栗。
曾国藩的贪腐,是由清廷一步一步地逼迫而来的。
[流鼻涕][流鼻涕]人类历史长河中唯一一个卖国皇族满人和它们的狗曾国藩竟然还有后人?!?天地有私,天地有私,天地有私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