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令夕改”已经不足以形容特朗普飘忽不定的政策走向了,这不仅对中国,对全球所有国家都是如此。根据美国能源部最新确认:美国在今年1月已将韩国列入“敏感国家”名单。我们知道韩国几乎是“唯美国马首是瞻”的,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弟”也被“区别对待”了;理由还是万金油“国家安全”。

这对于韩国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根据美国能源部消息,这份“敏感国家名单”将在4月15日正式生效。生效后,韩国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研究机构和大学参与核能、人工智能(AI)、量子技术等尖端领域研究的难度将会加大。这意味着,美国科技领域的“孤立主义”进一步扩大,在高科技领域不仅对中国“围追堵截”,现在对韩国也要关门了。
与此截然相反的是,韩国对中国出口却是一路高歌猛进;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2025年1月发布的《2024年年度进出口动向报告》2024年韩国对华出口金额为1,330亿美元,同比增长6.6%。其中,韩国半导体对中国出口比例最高占据33.3%,其次是石化产品和机械设备。具体如下表。

与此同时,2024年韩国对美国出口1278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因而韩国最大的出口国和贸易伙伴仍然是中国。
这意味着,中国市场对于韩国半导体产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韩国最大的半导体厂商三星;2024年中国成为其全球最大的收入来源。根据三星电子2024年财报,其在中国市场的收入猛增53.8%,达到64.9万亿韩元(约合4480亿美元),这也使得三星在中国的销售额超过了美洲市场的61.3亿韩元,中国成为三星最大的收入来源地;其次三星在韩国市场收入为20.2万亿韩元、在欧洲市场收入为29.1万亿韩元、亚洲和非洲市场收入为33.3万亿韩元,总计收入将近210万韩元;也就是,中国市场占据三星年度总收入30%以上。

从韩国出口中国数据,以及三星对于中国市场的依赖充分说明,中韩两国在经济、贸易以及科技领域的密切关系;尤其是在存储芯片领域韩国正在中国持续发力,三星和SK海力士在中国累计投资金额都超过200亿美元。
但在随着特朗普“飘忽不定”的产业政策,以及对《芯片法案》的极度排斥、暂停发放承诺的补贴款项,甚至扬言要废除芯片法案。根据韩国媒体透露,三星正在评估其在韩国平泽工厂以及美国泰勒工厂暂停投资的可行性。

因此,鉴于美国多变而又高度不确定的政策环境,韩国科技产业正在重新考量中美两大市场的重要性,或将做出更为亲近中国市场的相关决策。但我们也必须非常清醒的知道,无论如何由于“韩美同盟”的关系,韩国在经济上更为亲近中国,但在其他方面无疑还是抱着一种防范心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