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个标题,相信很多人都会纳闷,甚至大惑不解,啥意思?咋断的句?苹果四斤就苹果四斤,为何生拉活扯跟街扯一块啦?世间哪有不问价,不讨价还价的街?
还别不信,世间真的还就有不问价不讨价还价的街,苹果四斤街就是!
至于苹果四斤街究竟怎么讲,且听老倌从头道来:苹果四斤不是四斤苹果,苹果是苹果,四斤是四斤。
啊,不不不,苹果不是苹果,四斤不是四斤,苹果是个女人,四斤是苹果的男人,但千万不要顾名思义,以为街就是她们的孩子。
不过话又说回来,一定要说街是苹果四斤俩口子的孩子,那也不是不行。为什么呢?就因为要是没有苹果四斤,街可以是大理街漾濞街,平坡街顺濞街,可以是任何街,唯独不可能是苹果四斤街。

说简单说生动具体点,苹果四斤就像早年间的走村货郎,街就如货郎肩膀上的担子,只是苹果四斤不挑货郎担子,开车,因而准确点说,街是苹果四斤的货车。
按说,苹果四斤不是咱们村的,甚至都不是咱们镇的,而是邻镇的,把她们和她们的货车纳入咱山村的脸谱,似乎不大合适,可苹果四斤街多年来早已和山村融为一体,成为山村生活的一部分,真正成为了山村的一张脸面。
咱们村和附近众多的山村一样,住户不满百,需要有个街,但又不具备设集市的条件。不具备设立集市的条件,没有街,小卖部倒是早年间就有,从最初很多东西有人买去送礼,收礼人家又拿回来寄售,兜兜转转,甚至一包饼干或是一把面条都“几进宫”的小卖部,到后来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的小超市,从绝无仅有到几家竞争,只是最终无一幸免,只留下一些诸如此类的笑柄:

“打壶酒”、“你等一下,酒才运回来,还没兑水”;
“你咋往酒里撒洗衣粉?”“不撒点酒不冒泡,没酒花的酒都不是好酒”;
“小明家一样东西总卖几个价!”“哪能一个价嘛?老人家十元的紫云卖十五,二十的软珍卖十元!”
……
又是星期六,天亮明还没多大会儿,也就约莫八点刚过的样子,村子下盘山公路上,一阵阵长长的汽车喇叭声时断时续。
不用问,村子里的人都知道,那一定是苹果四斤又早早上山了,在沿途提醒山间分布的独居人家进村购物。
没多大会儿,苹果四斤的车开进了村子里石虎家宽敞的院坝,车刚停下,苹果四斤就忙着开始卸车,一边下车一边把卸下的货物,沿车两旁车后面,分门别类呈四溜顺整齐摆放。

卸完货,四斤把车移出院外,而苹果在原本车头的位置放下电子秤,再拿出个椅子坐定。
也就在这当口,闻讯赶来的村邻们陆续赶来了。
“老板,洋芋咋卖?”
问话的是桃树,他常年在外打工,这是回家过年,一大早被媳妇撵出来买菜啦。
“这个兄弟面生得很嘛,怕是很少在家吧?要买什么,想买多少你自己拿过来一起过秤算钱就得了,不会多少你钱。”苹果微笑着冲桃树应完声,又对着旁边的香婶笑了笑。
“桃树,不用问了,都这样的。”香婶看出了苹果那眼神的意思,帮腔道。
说话间,移车回转来的四斤,又往苹果跟前码放了一朵物件。
桃树看着四斤搬过来的东西,眼睛一亮,不去拣菜,而是捧起一个电磁炉,喜形于色:“东西齐全得很嘛,就连电器也有卖!刚巧我家电磁炉老化了,这个电磁炉我要了,多少钱?”

四斤摇摇头,笑着回绝:“不好意思,这个电磁炉是帮石龙爷爷捎的,要是你不急,等下周六可以捎来给你一个。还有刚刚搬过来的这些都是帮人捎的,卖的货物是那三排。”
桃树听了禁不住由衷赞叹:“哦,是这样子啊?真好!”
桃树说罢,顺着苹果的眼神看去,看到阿珍和阿秀一人手里拿着一棵大白菜,正在剔除菜叶,阿珍剔除了两三片不能吃老叶子就停住了,而阿秀则要挑剔得多,又接着接连剔除了一些嫩叶。
桃树只当苹果肯定会跟阿珍和阿秀急眼,没想到苹果不仅没出声,还神色平静地把目光转向了别处。
很快,阿珍和阿秀来到了苹果跟前,相继过磅,一起付钱,阿珍三斤三元,阿秀二斤也是三元,两人都一声不吭,付钱走人,好像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倒是桃树暗暗纳闷。

按照媳妇的指示,桃树也没买别的,就买了六斤洋芋,洋芋都精挑细选,个个个大不说,还光鲜。
递过去十五元,拎着一提袋又大又好的洋芋,桃树心底暗道一声“值”,喜滋滋地正准备离去,却见下一个刚好也是洋芋,恰恰也是六斤,苹果却只收了九元。
桃树不淡定了,一句话脱口而出:“老板,不对啊,都是六斤洋芋,咋收我十五元,她的只收九元?”
苹果笑着说:“兄弟,你再看看,都是六斤洋芋,不过洋芋跟洋芋它不一样啊!”
桃树一看:可不是吗?那袋洋芋个头小,跟他提袋里的相比,品相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啊!
接下来,桃树站在一旁,留心观察了一会儿,见没东西的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可就是没看到有人问价,不管买的种类多寡,数量多少,都是拿了提袋径直走过去挑拣,挑拣好拎着过来过磅,算账付钱,没人问价,就更别说讨价还价了。

也就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买东西的人都散去了,看看再也没有人赶来,四斤把车倒回来。
而苹果把一个装了些水果蔬菜的提袋递给石虎媳妇,石虎媳妇推辞一番,盛情难却,还是接了。
再往后,苹果四斤一起把东西逐一装上车,摆放好,又向下一个村子进发。
苹果四斤街,可不止是我们一个村子的街,是附近很多山村共同的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