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场本由乌莎·万斯率团访问格陵兰岛的“民间行程”,最后变成万斯率团的“官方访问”呢?万斯在格陵兰岛的一番希望格陵兰岛选择美国“安全保护伞”的言论,揭示了他们的真实目的:帮助特朗普做成一件大事!那就是促进格陵兰岛尽快归于美国的“安全保护伞”,或者说,被美国“购买”,甚至是军事夺取。
如果特朗普真的做成了这件大事,必将载入史册!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能成功吗?
一、格陵兰岛人怎么选择?
万斯的“希望”,遭到了格陵兰岛人的强烈反应。

在万斯抵达前,格陵兰岛宣布组成新一届自治政府,尼尔森将出任新一届自治政府总理。尼尔森直言,万斯此行对格陵兰岛“缺乏尊重”,尤其是在该岛的政治未来仍是敏感话题的背景下。尼尔森强调,格陵兰岛不出售,格陵兰岛无意成为美国的一部分。
然而,格陵兰岛人的“独立”主张,却事实上为美国的“购岛”愿望提供了契机。
因为夏威夷也是先独立最后成为美国的第50州的,这一“成功案例”或是美国政府对格陵兰岛努力的动力。
二、丹麦人怎么选择?
3月29日,很多丹麦人聚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美国大使馆前,抗议美国持续施压以图获取对格陵兰岛的控制权。
集会现场不断有人高喊:“格陵兰岛是非卖品”。

丹麦首相弗雷德里克森也发表声明,谴责美国不请自来,访问这个北极岛屿的决定是对格陵兰和丹麦“不可接受的压力”,并称万斯关于丹麦的言论是不正确的。
丹麦为了“阻止”特朗普的“购岛”想法,曾修改了自己的国徽,并立即向格陵兰岛拨款加强防卫,还多次声明不会出售该岛。
只是,100多年以前,丹麦将西印度群岛卖给了美国,似乎表明,100多年后未尝不能再来一次出售行为。
三、国际社会怎么对待?
假如真走到美国“购买”了格陵兰岛那一步,国际社会就会无动于衷吗?
也许会有反对的声音,但大概率于事无补。

且看美国在调停俄乌冲突中的表态,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要求乌克兰“分割”领土。这种表态有两个直接的影响,包括俄罗斯必须“领情”,也包括国际社会在二战后建立的领土秩序或会重构。
而其他的国家和组织,能在美国“购岛”一事上“拒绝”或“反对”吗?也许能,但没用。
结语:
也许,现在摆在特朗普面前的问题,不是能不能买下格陵兰岛?而是他能不能在他的第二任期内买下格陵兰岛?
如果他想将他的名字连同这一事件一起载入史册的话,他或许还需要更努力一点。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3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了获得格陵兰岛,他“不会放弃任何可能”,包括使用军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