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中将军是中国革命史上非常伟大的将军,他在世的时候有着高度的爱国热情和对国家民族的强烈的责任感。一开始的时候,张治中将军并不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党员,而是国民党军官,但是因为他是真真实实的为中国人民办事,他在意的是国家安稳而不是所在的党派。
所以在解放战争的后期,张治中将军就一直在促进两党之间的和谈,可惜国民党顽固派坚决不接受,张治中将军对他们失望后就转到我们共产党内了。而在张治中将军加入民革党后,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时刻以祖国统一大业为重。
而且张治中将军在各个地方面对各种人士都敢于发言,在1967年的敏感时期,张治中将军都敢于问毛主席:“老帅们都被打倒了,您该怎么办呢?”

张治中将军的出身是比较贫寒的,而也正因为出生在寒门,他更加清楚国家安稳对基层人民的意义,所以他在有能力的时候就一直致力于让国家安稳。
张治中出生在安徽巢湖市,家里面世世代代都是农民。虽然出生在农民家庭,还是家里面的老大,张治中还是得到了学习的机会,因为他的母亲是一个慈爱、厚重的女性,他的父亲粗通文理,所以他在父亲的教育下识得了一些字,也在到了读书的年龄去了私塾里面学习。
但是可惜的是,张治中在第一次科举考试里面名落孙山,而后因为觉得愧对家庭而开始了6年的流浪生活,最后在扬州巡警教练所受训3个月,毕业后成为正式警察。
1911年,已经是扬州警察的张治中得知上海已经易帜,他立马赶去上海参加学生军,之后就一直在国民党内为国效力。

“富国必须重视经济建设;重视经济建设,首先应重视教育,尤其应重视农村教育。”这是张治中一直坚信的理念,所以在他有能力后,他就在安徽省巢县创办了黄麓师范,主要为农村小学培养低年级教师。
这个学校为祖国培养了3万余名人才,这些人才活跃在我们国家的各个领域,有党的高级领导,有教授、工程师、企业家、医师、艺术家,更有大批坚持为农村服务的中小学教师。
这是张治中本人在土地革命时期在教育方面为国家复兴做出的努力,而在之后,他本人更是在黄埔军校以教育长身份主管军事教育与训练十余年,指导培养国民革命军初级军官两万余名。
抗日战争时期,在1932年的1月28日夜,日军突然袭击驻扎在上海闸北的中国守军。当时国民党第十九路军首先举起抗日旗帜,但是蒋介石的中央军却迟迟不肯出战,这让当时的社会上充斥着关于国民党中央军的各种不好言论。

张治中发现这种现象后,立马向蒋介石请缨:“我们中央的部队必须参加淞沪战斗才好,如果现在没有别的人可以去,我愿意去。”
而后在蒋介石的允许下,张治中带领第八十七、第八十八两师合成为第五军,由张治中任军长,开赴上海前线,以十九路军的名义对日军作战。
在这一次战争中,张治中带领着部队血战浏河,打破日军包围企图,让日本军队被迫于3月3日发布停战声明,提出议和。而张治中并不是只有这一次淞沪抗战。1937年,日军官大山勇夫在虹桥飞机场与国民党守军冲突被杀,上海的形势突然告急。11日,敌第三舰队驶集黄浦江及长江下游浏河以下各港口,有即在淞沪登陆发动战事的企图。
张治中灵敏的察觉到日本人的意图后,立即命令第八十七、八 十八两师,做输送前进的准备,而后接到南京统帅部的电话命令,将全军进至上海附近。

在这个战前的时候,张治中收到过三次“暂停攻击”指令,但是说出“望能以热血头颅唤起全民抗战,前赴后继,坚持战斗,抗击强权,卫我国土”的张治中并不接受暂停攻击。于是张治中带领着部队和日本人开始了历时三个月的“八·一三”淞沪会战。
战后的张治中因为伤势问题被调任湖南省主席,并兼任省保安司令。虽然没办法冲在前线,但是张治中知道更重要的是做好当下的工作,那时候“建设一个新时代的湖南”,是张治中主政湖南的目标。
在张治中治湘期间,他采取了许多措施,还将“廉正勤勇”四个字作为湖南的省训,并使伤兵、兵役和匪患有了一定的缓解,让湖南人民过了一段安稳时光。
1941年,张治中就“皖南事变”的影响,向蒋介石上万言书,力主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一直为促进国共合作而努力。

在抗日战争结束后,也是张治中为了避免国家再度陷于内战漩涡,一方面在主和人士中积极活动,一方面向蒋介石进言,劝其恢复国共和谈。张治中的努力连毛主席都忍不住说一句:“你为和平奔走是有诚意的。”
张治中一直是在为中国的和平解放而努力,这是很多人都看在严重的,因此两党的很多人都对张治中很友好。在张治中“弃暗投明”后,共产党也是非常欢迎张治中,让他参与各种政治。
而张治中是完完全全的一个为国尽心尽力的人,新中国成立后,他几次致电国民党新疆军政负责人陶峙岳、包尔汉,促成新疆和平解放;他还撰写了《台湾应主动抛弃美帝》《告逃在台湾的人们》等文告,呼唤在台湾的国民党军早日回到祖国怀抱。

因为张治中是有着坚定信念、为国为民的好战士,所以他做的很多东西都是站在人民和国家的角度看,也因此有了无畏的勇气。
在抗日战争初期,蒋介石有着“让共产党和日本军队打起来,他在背地里坐等渔翁之利”的想法,张治中看出蒋介石这个想法后立马进言,给他分析各种情况,一直劝说蒋介石出兵。
而在国共合作的前期,张治中也一直在做蒋介石的各种思想工作,一直进言。很多人都看出来蒋介石是不想合作的,后面也是被逼着合作,而张治中还敢不断地劝说,真是一个勇人。
而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张治中也在不折不挠的劝蒋介石和共产党和谈,这个行为直接惹怒了蒋介石,蒋介石经常骂张治中,但是张治中并不怕,还经常去见蒋介石去“找骂”。
甚至因为张治中极不赞成国民党不断制造反共摩擦事件的行为,他还暗搓搓的搞破坏,经常去骚扰蒋介石、劝退蒋介石。这让蒋介石在有一段时间看见张治中都害怕。

但是所有人都看出来张治中是没有私心的为国家和国民党做事,所以蒋介石也只是烦张治中,没有对他进行过什么惩罚。
而张治中的各种大胆事迹,很多共产党人都听说了,都非常佩服他。当时毛泽东主席听说了张治中的这些事件后都非常敬佩他,但毛主席也没想到自己后面也受到了这种“折磨”。
1967年,我们国家处在政治比较混乱的事情,张治中也是直接对毛主席大胆发言:“老帅们都被打倒了,您该怎么办呢?”。还直言不讳称主席走得太快了,大家都跟不上。这明显是在暗示主席有些决策太过于“前卫”。
当时会上很多人被张治中吓到了,有些人更是暗暗提醒张治中不要再说了,但是张治中还是说了很多大胆的话,希望能提醒到毛主席。

毛主席被这么一问也愣住了,但也拿张治中没有办法,所以就对张治中微微一笑,而后走下了会议。
当时张治中还想追着毛主席说更多,但是被友人牵制住了,张治中也就没能说更多了。
很多人会问张治中怎么这么敢,张治中其实也不是无脑勇,他自己是为国为民的人,他也能看出来谁是为国为民的人。很多人都会因为有时候一时想叉而做出不正确的举动,但这时张治中大胆说出不对,那可能就会让他们回到正轨,这何乐而不为呢。
而因为张治中完完全全是一位爱国者和救国者,所以他一直在实事求是的做事,敢于提出批评和建议,大家都知道他的为人,因此不会过多的为难他。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提出批评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