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们的常识,如果一个地方年降水量超过10000毫米,那么此处必定不会缺水。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被称为“世界雨极”的乞拉朋齐,却时常面临干旱缺水的困境。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乞拉朋齐位于印度东北部的梅加拉亚邦,坐落在布拉马普特拉河南侧东西走向的卡西丘陵南坡的一袋形山坳中。这里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使其成为了世界上降雨量最多的地方,没有之一。
乞拉朋齐的年平均降水量,达到了11430毫米,而地球上大多数地区的年平均降雨量仅为300毫米至3000毫米。
1960年8月~1961年7月,乞拉朋齐的降水量更是达到了26461.2毫米,打破了由其自身保持的世界纪录。
从气候角度来看,乞拉朋齐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这里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每年的西南季风从印度洋上带来大量的水汽,当这些水汽遇到卡西丘陵的阻挡时,被迫抬升。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水汽凝结成云致雨,从而在乞拉朋齐形成了极为丰沛的降水。在雨季,这里几乎每天都在下雨,倾盆大雨如注,河水暴涨,大地一片汪洋。
然而,尽管有着如此惊人的降水量,乞拉朋齐却依然会出现干旱缺水的情况。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降水的时间分布极不均匀。这里的雨季主要集中在每年的 6 月至 9 月,在这几个月里,降雨量占了全年的绝大部分。
而在其他时间,降水则非常稀少,几乎可以说是滴雨不落。这种极度不均衡的降水分布,使得乞拉朋齐在非雨季时面临着严重的缺水问题。
地形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乞拉朋齐的缺水困境。虽然卡西丘陵的阻挡使得水汽在此大量凝结降雨,但同时也使得雨水迅速流向低处,形成了众多的河流和瀑布。
然而,这些河流和瀑布的水流湍急,难以被有效地储存和利用。此外,乞拉朋齐地区的地形多为山地和丘陵,缺乏大面积的平原和盆地,这也使得建设大型水库等水利设施变得极为困难。
除了时间分布不均和地形因素外,人类活动也对乞拉朋齐的水资源状况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当地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等都对有限的水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同时,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如过度开采地下水、森林砍伐等,也进一步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水资源涵养能力下降。
乞拉朋齐的干旱缺水现象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它让我们认识到,即使是在年降水量极为丰富的地区,也可能会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这提醒我们在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时,不能仅仅关注降水量的多少,还要考虑降水的时间分布、地形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