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为什么不赶快申遗?端午被韩国人“抢注”的教训还历历在目

科学奇妙知更鸟 2024-09-17 04:31:55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当明月高悬,清辉洒遍大地之时,我们又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中秋节。这个承载着千年历史文化的节日,如今却面临着一个紧迫的问题:为什么还不赶快申遗?

回想起端午被韩国人抢先申遗的教训,那一幕依旧历历在目,让人痛心疾首。

端午节本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俗活动。据史料记载,端午节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一天,人们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喝雄黄酒,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然而,在 2005 年,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国人震惊不已。

我们不禁反思,为什么我们拥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却让别人捷足先登?

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虽然与中国的端午节在名称上相似,但在内容和形式上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江陵端午祭主要是祭祀山神、城隍等神灵,举行假面舞、荡秋千等民俗活动。而中国的端午节则以纪念屈原为核心,赛龙舟、吃粽子等活动更是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色彩。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韩国在申遗过程中,对其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挖掘,并且在保护和传承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相比之下,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如今,中秋节也面临着同样的风险。中秋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同样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据《周礼》记载,早在周朝时期,就有中秋夜迎寒、祭月的习俗。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逐渐演变成了一个以团圆为主题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玩花灯,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关于中秋节的优美诗篇。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诗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中秋节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此外,中秋节的月饼制作工艺也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代表之一,它融合了绘画、书法、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然而,尽管中秋节有着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我们在保护和传承方面却还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避免端午节被抢先申遗的悲剧再次发生,我们必须尽快行动起来,将中秋节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0 阅读:15

科学奇妙知更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