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周总理最大的不公平,就是忽略了他在朝鲜战争时期的巨大贡献!

叨客文史吖 2025-02-03 14:38:02

周恩来总理是一位伟大的革命领导人,相信这一点所有人都不会否认。但对于周总理在建国之后所做的贡献,相信很多人所了解的内容也主要集中在了总理主持的政府工作上。

特别是朝鲜战争时期,很多人都忽略了,周总理在这场战争中的巨大贡献。

其实,周总理军委的工作是在1952年之后才结束的,而即便如此,周总理也依旧主持指导了朝鲜谈判的进行。

那么,周恩来总理在朝鲜战争中具体做了些什么工作呢?

朝鲜战场的后勤总指挥

早在1950年7月,朝鲜战争刚开始时,我党就已经对战争可能在美国的干预下扩大这一事态作出了研判,并且在毛主席在两次召开的保卫国防问题的会议上都作了详尽的论述。

随后在1950年7月中旬,周总理开始负责具体落实中央军委《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调战略预备队第13兵团及第42军和3个炮兵师等部在东北组成边防军,以确保朝鲜战争扩大化,我方不会被动。

从1950年7月上旬组建一支到10月上旬志愿军成军,期间全部的准备工作,包括领导组织机构的建立,部队的抽调,整训,部队运输、装备配给、后勤供应等方面的工作都是在周总理及中央军委的指挥下进行的。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志愿军能够在入朝之后就接连在几次战役中取得漂亮的战果,横推美国人到三八线附近,除了毛主席、彭老总对于作战的指挥外,周总理在战前的部署同样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而朝鲜战争爆发之后,周总理更是为志愿军出兵朝鲜进行了充足的后援保障以及部队协调工作。

在后勤保障方面,周总理尤为擅长。

在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之后,中央军委便决定以东北行政区作为总后方基地。

如此大规模的部队调动,后勤保障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周总理都做了事无巨细的部署,包括军政干部的调遣,车辆、物资、经费、铁路交通运输的协调等相关的工作都是由周总理具体负责落实完成的。

在志愿军出兵之前,周总理亲自到苏联协商订购武器装备,解决志愿军入朝之后的武器问题。

志愿军出兵朝鲜之后,在了解到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生火做饭难、缺少御寒衣物等相关的问题之后,也是周总理对政务院下达的命令,发动群众为身在朝鲜的志愿军准备生活物资。

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记得,在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与敌人作战的同时,全国人民为了帮助志愿军制作口粮,家家户户都架上铁锅炒面。要是没有周总理对群众的发动,这样由全国人民共同参与完成的举国保障,很难完成。

除了以上的这些事情之外,周总理还亲自点将,组织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和东北军区派出后勤保障机构对入朝作战的志愿军负责战场保障,筹划并组建了七个后勤分部,全面确保志愿军在朝鲜作战时的后勤问题。

在朝鲜战场上,我军相比于美帝,最大的劣势就在于运输手段的缺乏。不仅在于我们缺少汽车等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更在于抗美援朝战争初期我们由于制空权的缺失而频频被敌人破坏后勤补给。

但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客观条件下,我们依旧为前线的志愿军将士们及时地送去了御寒衣物、武器、药品、食品等物资。

很难想象当时后勤保障的压力有多大。

所以后来为了适应于战场的实际需求,周总理在与彭老总、聂帅、总后勤部长杨立三等人研究后决定,从1951年年中开始组建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以取代原先东北军区来做的后勤保障工作。

对于如何优化组织结构的相关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周总理的强项。

“第二战场”的角逐

除了为志愿军做好后勤方面的工作外,周总理对于朝鲜战争的另外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在“第二战场”上与美军的较量。

这里所说的第二战场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情报战场的较量;第二则是在外交与停火谈判上的较量。

作为我党隐蔽战线的创始人,周总理对于情报工作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说。从朝鲜战争开始之前,周总理就已经在留心搜集从隐秘战线上获取到的诸多信息,并汇总之后以供中央军委进行参考。

同时对于美军的军事动态做了细致地收集。朝鲜战争开始之后,我们之所以能够对美军的战术战法快速熟悉,并做出针对性的作战部署,这都少不了隐秘战线上的角逐。

情报工作不单单只是在信息的获取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根据情况进行研判,并指出作战参考。在这一点上,周总理做了很多工作。

从战争一开始,周总理就是中、苏、朝三国军队作战协调的联络员。由于当时苏联空军是秘密出兵的,因此对苏联空军的作战指挥,尤其需要注意保密工作。

原本在中、苏、朝三国空军联合作战之初,毛主席致电斯大林时是建议由金日成、彭德怀和苏联驻朝鲜大使斯蒂科夫组成三人小组来进行统一指挥的,而最终斯大林的回电中确实点了周总理的将,明确答复道:“由中国周恩来统一指挥”。

斯大林之所以会这样要求,就是了解周总理在外交协调与隐蔽战线工作上的优势,交给周总理便能确保苏联出兵的隐蔽性。

后来,狗急跳墙的美国人在被志愿军狠揍之后,竟然不顾国际公约在朝鲜战场上使用了细菌武器。周总理对于这一情况立刻拟定了反细菌作战的细则,并下发部队指导一线部队的反细菌作战。

同时整理收集美军在朝鲜战场上使用细菌武器的情报和证据,及时配给药品,其次将这些证据向国际社会公布,从舆论上对美军进行谴责,公布美军在战争中的恶劣行径。

谈判,朝鲜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总理在“第二战场”与美军较量的另外一个方面就在于朝鲜的和谈。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目的是维护半岛的和平,从这个意义上说,出兵的目的就是“止戈”。

从宏观上来看,军事上的较量,更多视为政治上的谈判作保障。因此,停战谈判也就成为了整个朝鲜战争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当时,我军与朝鲜方面经过磋商成立了“三线”班子,分别是:

第一,以中朝代表组成的一线班子,主要负责在联大与联合国军进行争论,打好国际舆论战。

第二,是由外交部副部长兼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李克农指挥,乔冠华协助在朝鲜的前方停战谈判指挥部。

第三,是由毛泽东、周恩来、金日成作出停战谈判的最高决策层。

而在最高决策层这一级,毛主席的工作基本都是委托周总理来完成的。可以说周总理就是中方在停战谈判工作中的最高主持者。

在为期两年零十七天的谈判工作中,由总理起草或者主持起草的相关谈判文件多达300多份,平均不到3天就是一份文件,可见当时总理的工作量是多么的巨大。

停战谈判不单单只是协商两方停火这么简单。实际操作中涉及了权益保证、军事划线、战俘遣返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而这当中的每一个细则都要逐字逐句地进行敲定,每一条细则都是经过周总理亲自审定后才会出现在谈判的协商条款内。

而在实施谈判的过程中,与美军谈判代表在谈判桌上的角逐,周总理也会根据一线反馈的情况进行指导。无论是在朝鲜的谈判桌上,还是在联大的辩论席上,我方代表都是在严格执行周总理及中央军委的谈判要求和决议。

在谈判这件事上,周总理的作用绝对是别人不可替代的。在这一点上,毛主席对于总理也是十分的信任,可以说当时除了周总理,其他人都很难担此重任。

其实,周总理对于朝鲜战争的贡献除了以上所列举的方面外,还有很多。只不过,当人们在回忆起朝鲜战争时,更多的时候聚焦的是志愿军在正面战场上的军事胜利。

但事实上,忽略了周总理在非军事较量上的努力,这对于这位呕心沥血的领导人来说是不公平的。毕竟主导一场战争的胜利,不只是军事因素,更多时候非军事因素也是战争胜利的充分必要条件。

况且,在朝鲜战争中,周总理在军事上做出的工作同样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朝鲜战争的功劳簿上,不能少了周总理。

0 阅读: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