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一毒计,不流血灭掉三国,两千多年后成美国杀手锏?

叨客文史吖 2025-02-07 11:12:08

中国历史头一个乱世——春秋战国时期,那可真是人才辈出。军事天才、政治家、经济学家,各种厉害角色纷纷登场。要说这时期的经济学家,管仲那肯定是大家第一个会想到的人物。

管仲在中国历史和经济学史上的地位,那可是相当高。正是在他辅佐下,齐国才成了春秋霸主。他的计谋厉害在哪呢?能不费一兵一卒就达到吞灭他国的目的。更神奇的是,两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管仲这计谋好像成了美国的“杀手锏”,这到底是咋回事呢?咱慢慢唠。

先说说管仲的“绨衣制鲁”。战国时期最后虽然只剩七个大国,但一开始天下可有一百多个国家呢,经过长时间的吞并,才形成战国七雄的局面。管仲被齐桓公看重,封了丞相。齐桓公对管仲有知遇之恩,管仲也发誓要帮齐桓公坐上霸主之位。

当时齐国周边的梁国和鲁国,那可让齐桓公头疼坏了。这俩国家一直盯着齐国,还老派人骚扰齐国边境。可按当时齐国的国力,又没办法跟它们硬刚。齐桓公着急啊,就问管仲咋办。管仲跟他说,用武力不合适,提倡用商业之道取胜。这在当时可是开了先例,毕竟那时候商人地位低,以前各国对战也没人用过商战这招。

管仲给齐桓公解释,鲁、梁两国兵力强于齐国,只能用商业手段扰乱它们。他让齐桓公下令,让大臣们都穿绨制成的衣服,百姓一看自然会效仿。邻国见了也会跟着穿,穿的人多了,物价肯定涨。齐桓公不太理解,但还是信了管仲,照做了。

没过多久,齐国官员都穿起绨服,供不应求,富商也跟着穿,绨服价格一路飙升。这时候管仲出手了,派人去鲁国和梁国,要跟它们做绨布生意,给出的价格那叫一个高,一千匹绨能换三百金,一万匹就是三千金。这俩国家的君主一听,乐坏了,心说齐国人傻钱多,赶紧让全国百姓都别种地了,都去养蚕织绨。百姓们也乐意啊,毕竟听说了齐国那高价收购的事。

结果呢,没过多久,这俩国家粮食不够吃了,因为都去养蚕了,没人种地。民以食为天,没粮食咋行,只能去别的国家买。可齐国这边呢,管仲又下令,不让穿绨服了,也不许对梁国和鲁国出口粮食,还不买它们的绨布。这一下,轻松就把俩强国给整垮了。齐国还出政策,只有本国百姓能买低价粮。不到三年,这俩国家就向齐国称臣了。

解决了梁国和鲁国,齐国又对上了楚国。楚国可是齐国称霸的最大阻碍,还老派人干扰齐国边境。齐桓公就想攻打楚国,把管仲叫来问意见。管仲没直接说行还是不行,而是问齐桓公准备用多少兵力。齐桓公说十万大军、五千万钱,管仲却表示有不用动武的办法。齐桓公一听乐了,说国库里钱随便管仲用。

管仲要了两千钱,让齐桓公用这钱高价买鹿,还秘密收购粮食。楚国可是盛产鹿的地方,很快“齐桓公好鹿,重金求之”的消息就传开了。楚国人听说后,都去林中捕鹿。这鹿本来就灵活,还得要活的,难度不小。楚国君主有点警惕,派人去齐国打探,可管仲早有准备,啥消息也没让他们打探到。楚国君主就信了,还鼓励百姓去捕鹿。

结果和前面俩国家一样,楚国百姓都不种地了,很快面临饥荒,全国还爆发了暴乱。楚王这时候才后悔,不该因为贪财掉进陷阱。

时间来到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美国也学起了管仲这一套,搞起了经济战。智利发展得不错,美国就盯上了,怕智利脱离掌控,想在经济上打击它。智利的天然硝石矿和稀有矿物质很出名,以前不少在美国手里,后来智利有了自己想法。美国为了控制局面,花大价钱买智利的铜矿,铜价疯涨。然后,美国又短时间内做空铜市,轻松控制了智利。智利经济命脉被抓在手里,通货膨胀,失业率大幅上升,想翻身都难,当年带领智利反美的阿连德也受到巨大打击。

那么,你说这美国学管仲的招,到底能走多远呢?咱普通老百姓看着这些历史和现实,不禁要问,以后还会不会有其他国家也用类似的招呢?大家觉得这种经济战手段对国家和百姓影响到底有多大?都来聊聊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