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晋这一代,出了不少的文人,他们自诩“清谈学说”,大多都在山水之间筑有竹楼,每日游玩,虽有文人之名,却也只是为了等待更高的价格,这与嵇康等人为了政局的缘故,被迫归隐,与儒门的修身思想完全不同,这一点,在这一代,却是相当的盛行,再加上大家都爱用炼制的药物,比如“五服散”,这种药物不但难喝,还会让人上火,严重的还会导致人的身体出现问题,所以这位郭嘉便是如此。而在东晋王朝短暂的时期,北边可谓是千军万马,前秦国符坚雄才大略,一统北边,出师江南,出其不意地一统了整个大陆,又有王猛那样的军师坐镇,但最终还是被攻破了淝水城。八公山,处处都是敌人。这一战,让谢安扬名立万。
谢安,字安石,乃是江南谢氏一脉的嫡子。年轻的时候,他出身名门,受过良好的教育,又在王导座下求学,可以说,他的名头和出身都是极好的,可是谢安也知道,靠着这点,他虽然可以做官,但也不可能一步登天,所以他婉拒了朝廷的邀请,来到了会稽郡东山,在这里潜心求学。自然,他也会关注世事,与当世有头有脸的人物交往,作诗词歌赋,偶有佳作流出,只是在之后,朝廷几次想要招揽谢安,却都被谢安给婉拒了,也就放弃了这个念头。那时谢氏在朝堂上的代言人就是谢安的亲弟弟谢万,不过谢万的名气不如谢安,许多人都以为谢安乃应该是一位贤明的丞相,将来必定能够治理国家。
三百五十九年,谢万在战场上失手,谢家顿时陷入了危机之中,朝堂上人才凋零,谢安被自己的夫人,朋友说服,这才重新回到了官场上。曾有一首词:“谢公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首先,他成为了恒玄手下的一员,恒玄很看重谢安,可是谢安一心想着当个丞相,没过多久,他便以谢万的葬礼为借口,,前往了东晋朝中。其后沉着冷静,在欣赏他的人面前,不卑不亢,终于保住了自己的小命,保住了官府的颜面。恒温死后,谋逆之心虽消,却仍缺乏对秦国的威慑力,此时谢安又一次采用了制衡之策,委任恒家子孙为荆襄守将。三百七十七年,谢安被封为三公之一的司徒,为了对抗秦国,他的侄子谢玄奉命建立了北府军,包括刘牢之在内的许多著名将领都参与了进来。三百八十八年,有胜有败的两国在淝水之畔爆发了一场大战,当时秦国大军势大,对他们虎视眈眈,而东晋又有地理优势,加上北府大军大获全胜,正是士气高昂之时。布置妥当,谢安与人对弈,谈笑间击败了前秦百军千万,战况一到,谢安便平静的告诉对方,这是孩子们的胜利。但那份欣喜,却怎么也掩饰不住。此役之后,谢安的威信登峰造极,被册封为太保,随即率军出征。短短的数年时间里,他们一路横扫,征服了黄河一带。
此时,谢安被许多人嫉妒憎恶,以会稽王为首的一伙人一直在栽赃陷害谢安,最后谢安与皇上闹得不可开交。后来谢安知道自己的功劳过大,便告老还乡,在新城闭关不出,不久就病死了,被封为太傅,谥号文靖。可以说谢安的人生,就是一个急进猛进,最后终于享受到了人生的最后时光。与恒温,恒玄等人相比算是一个好的结局。至于谢家,则是靠着谢安,才能与对东晋有贡献的王家并驾齐驱,被誉为魏晋时期最有权势的读书人,后来谢家更是一跃而上,成了江南各大家族的领军人物。而谢安,不但在兵法和政法上有着极高的造诣,而且处变不惊,治理国家,也是一把好手。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文化方面取得了成绩。
古籍上有一段时间,谢安与自己的侄女和侄儿共进晚餐,天空飘着雪花,谢安让他们拿一首诗来比较,侄子的一句撒盐空中差可拟,这句诗很好,但也只是一般,而侄女的一句诗,则是未若柳絮因风起,这首诗很好,谢安一边喝酒,一边说:“还好还好。”不止如此,谢安与那些士族对孩子的教导方式迥异,往往谢安更爱言传身教,用行动去教导孩子,对于自己的前途也十分清楚,每当夫人艳羡他人荣华富贵,谢安便说日后难免如此,后来,果真卷土重来,大放异彩。放眼整个魏晋,能与谢安相提并论的,少之又少,这才是真正的魏晋气概,一人独守江南,又有自保之力,一个读书人能有这样的成就,实是难能可贵。
。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