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号,陕西延安中学有个学生跳楼去世了。明明是自杀,却能令无数网友私底下疯狂讨论。
一边是学校降热度删爆料,另一边是新消息接二连三的续上。
在这种震耳欲聋的沉默之下,4天后学校终于发布通报,对涉事的两名教师撤职调查。
这样的结果,基本说明了此前网上那些小道消息,大多属实。
一个女孩,因为不想参加学校为七一举办的活动,遭到一组组长和两名年级主任的联合羞辱(辱骂近一个小时)。并且在女孩第一次跳楼被其他班的学生救下之后,不仅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反而是联合起来继续骂她,嘲讽她“怎么没跳”,问她为什么不去死之类。于是如他们所愿,女孩再次跑到5楼一头栽下,当场死亡。
4天后的通报,以及期间还有一些威胁学生不准发帖、已经有人被派出所带走之类的风声,足见学校在出事后的第一时间仍是老一套手段。
但这次人们更在意的,可能是“撤职调查”的处理,能否避免以后同样的问题。“处理”的第一要义应该是震慑,否则效果就显得讽刺。
看到了一些说法,都在思考师德的问题。但那太理想化了,用道德来控制人们犯错,得靠一些自觉的成分。可自觉这种东西,又要建立在没有欲望的前提之上。
我们总是喜欢去考虑那些不现实的东西,然后忽略掉最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十几年前,跳楼的学生那么少?两相对比,区别在哪里?
被干预的私生活空间。
这么讲吧,十几年前的老师除了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之外,基本上不会过问学生在家里的其他活动。而现在的班主任,恨不得连学生家长的私人空间都要牢牢攥在手里。
昨天互联网上曝出了一段聊天视频,班主任在群里通知“因迎检需要,放学后需要有4名家长到校帮忙收拾卫生,能来的家长请在群里报名”,由于无人回应,下一条语音出现了,“一个多小时了,没有一个人……真的所有家长都没有时间吗?刚刚问了孩子,很多告诉我有时间,有时间为什么抽不出来过来帮忙打扫卫生?如果是这样,你们真的太令我生气了,那我们以后就各干各的,我讲好我的课,成绩怎么样与我无关,你们做好自己的事情,管好自己的孩子。”
这可以说是赤裸裸的威胁,但这种威胁实际上无比现实,有几个家长不怕这种威胁的?你的软肋在他们手上。
越界的行为越来越明显,家长的私人时间,老师都能试图干预,更何况学生的私人空间与想法。他们的职责本该是教书育人,现在就像八臂哪吒一样,干起了家庭监督员的活,简直就是一部现实版的窃听风云。
老师的主业不是教书,他们管学生的四季服装,他们管学生的口味和食堂,他们甚至要下乡走访,有时还得在家长群里督促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拒绝一个节目的表演,理应是学生拥有的权力,这就像家长拒绝放学后前往学校打扫卫生一样。然而一些老师、主任的,视这种决定为触犯自己、触犯规则的行为,动辄威胁,更严重甚至侮辱加身。
这不是德行的问题,这是隐藏在德行皮囊之下,社会新赋予他们的权力问题。可笑大多数时候他们还要将其包装成“爱心套餐”一样的东西,内在却如地沟油烹饪的食品,听起来看上去美好,实际则令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