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年蒋纬国去找宋美龄,看到一本禁书内容大惊失色,向戴季陶求证

红色记忆录 2022-12-15 09:17:01

蒋经国和蒋纬国都是蒋介石的儿子,但从历史记录上来看,蒋介石似乎更加偏爱蒋纬国,甚至一度对蒋经国比较冷淡。

而蒋纬国也非常喜欢父亲,做什么都是父亲的后盾。在蒋家军队中,很多人都抱怨蒋介石最大的问题就是越级指挥。

蒋纬国

对此,蒋纬国也向大家解释说:

“父亲不是不知道越级指挥是兵家大忌,但是一些中高级部长根本就不懂得指挥,父亲基于爱护他们的心理,就替他们指挥部队。”

然而就是这样疼爱他的父亲,却向儿子撒了一个弥天大谎。直到有一天蒋纬国在宋美龄房间的一本书上才发现了这个秘密。那么,这个秘密到底是什么呢?蒋纬国为何会大惊失色?

从小受宠

对于两个儿子,蒋介石就曾用“经儿可教,纬儿可爱”,来形容少年时的蒋经国和蒋纬国之间的不同特性。

长子蒋经国是由母亲毛福梅抚养的,而蒋介石对这段包办婚姻的不满,也导致他对毛福梅母子极其冷淡。

毛福梅

而对于蒋经国,蒋介石却非常关心,因为他觉得聪明调皮的蒋纬国更像幼年的自己,所以从不隐藏对蒋纬国的疼爱。

在蒋介石早年的日记中,也记录了大量关于蒋纬国的思念、教育以及在一起的时光。

1916年6月2日,蒋介石颇为烦闷,因为此时的蒋介石牵挂着蒋纬国的伤痛。幼年的蒋纬国很是顽皮,因为玩药水而受伤,手上和大腿上都起了很多水泡,而这也让蒋介石非常担心。

1922年蒋介石在游览家乡的法华祖奄山的时候,就曾记录道:“吾游此山之第一次即我祖父领我前往,跳跃放浪,无异今日之纬儿。”

蒋纬国幼年

字里行间,表露对蒋纬国的喜欢与疼爱。当然,幼年的蒋纬国对蒋介石也非常依赖。在1921年9月,蒋介石奉命南下广东,日记中也记录了5岁的蒋纬国依依不舍的细节。

“纬儿始则依依不放,必欲我同行,继则大哭,大叫爹爹,用力缠绕我身,不肯放松,终为其母阻放。及予出门,犹在门首作不愿舍之声。此儿聪慧过人,年长尤觉亲亲可爱也。”

一幅难舍难分的动情画面跃然纸上,而这一感人的场景也深深地刻在了蒋介石的脑中。虽然之后,为了公务蒋介石还是推开了蒋纬国。却仍然不断思念着纬儿,在日记中多次书写对儿子的思念:“近日甚想纬儿,恨不能与其同行耳。”

1922年6月,蒋介石奉命南下陪侍蒙难中的孙中山的路上,前路生死未卜,他尤为放心不下的却是家事和纬儿。

蒋介石和儿子

这年12月,蒋介石再次在日记中写下了父子在码头离别时的场景。开船时,纬儿在码头依依不舍连声呼唤,一直到船渐行渐远。

当然,为了儿子茁壮成长,蒋介石也十分关注儿子的教育问题。

不仅亲自为他制定课表,购买书籍。对于纬儿的学习,蒋介石在的时候是全程陪伴,外出期间也会给纬儿写信,在外面看到好的字帖,也会给他购买寄给纬儿临摹。

那些年,蒋介石的事业并不顺利,在外受挫回到家中,蒋纬国也成为了他放松的主要方式。而纬儿的聪明可爱也带给他不少欢笑,蒋介石在日记中记录道“反比在都市应酬有兴十倍。”“陪纬儿耍笑,心神渐乐。”

蒋介石和蒋纬国

之后,为了多和孩子待几天,蒋介石还专门把两个儿子接到了上海。8月16日,蒋介石准备去往俄国,两子都到上海送行。

但在日记中蒋介石只记录了蒋纬国。在路途中蒋介石昏昏欲睡,听到了小孩的声音,以为是蒋纬国在呼唤父亲,惊醒后才发现这是一场梦,而他也才知道自己是这样思念儿子蒋纬国。

蒋介石

在这之后,蒋介石公务繁忙,但还是在空闲时陪伴孩子。在北伐前夕,姚治诚带着蒋纬国到广州送行。然而在这么重要的场合中,蒋介石只是记录了“纬儿能送此行,我心甚乐。”

幼年时的蒋纬国的天真和活泼,也让蒋介石得到了许多的慰藉和快乐,也成为了父亲的开心果。那么在蒋纬国成年后,蒋介石还会一如既往对待他吗?

书中发现身世之谜

自从蒋介石迎娶了宋美龄之后,一直在思考如何巩固宋美龄在蒋家的地位。

蒋介石深知,宋美龄没有给他生下一儿半女会威胁到她的地位,因此为了能让宋美龄在蒋家有主动权,他三番五次告诫蒋经国和蒋纬国,他们唯一的母亲就是宋美龄。

蒋介石和宋美龄

1934年7月5日,蒋介石在日记中记载了给宋美龄的第一份遗嘱,其中提到:

“余死后,蒋经国和蒋纬国两儿皆须听从其母美龄之教训,凡认余为父者只能认余爱妻美龄为母,不能有第二人为母也。”

而在西安事变中,蒋介石也特意立下遗嘱,要两个儿子在以后尊敬爱戴宋美龄。对于蒋介石的这一遗嘱,蒋纬国表现出了积极接受的态度,也曾多次向蒋介石表示以后一定会孝敬宋美龄。

而相较于蒋纬国,蒋经国的表示就没有那么明显了,蒋经国从苏联回国之后,仍然记挂着自己的母亲,因此对于蒋介石的叮嘱也似乎心不在焉,也没有作出任何表示。

所以,由此来看,蒋纬国的善解人意和所表现出的灵活态度也让蒋介石非常欣慰,因而也对这个儿子非常依赖和信任。

蒋介石和宋美龄

或许是蒋介石对蒋纬国的疼爱,也让宋美龄对蒋纬国也有了些许的防备。私下里,宋美龄也多次派人调查蒋纬国,殊不知却意外发现了一件惊天大事。

1941年,蒋纬国来到了宋美龄的书房请安,宋美龄不在,蒋纬国却看到了书桌上的一本叫做《亚洲内幕》的书。

这本书记载了很多当时亚洲国家高层的秘闻,当然其中也有关于蒋介石,所以这本书在当时的中国也是一本禁书,不允许流通。

蒋纬国看到这本书中有一页是折了角的,他好奇地翻开一看,没想到书中的内容让他大惊失色,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蒋纬国

那么,书中到底记载了什么呢?原来蒋纬国看到了自己的身世,上面写着自己的生父并不是蒋介石,而是戴季陶,母亲则是一个日本女人。

当时的蒋纬国思绪有些混乱,认为这本书就是在胡扯,可当他静下心来思考才发现,在他的生活中似乎总有戴季陶的身影。而种种现象也说明,他和戴季陶的关系不一般。

当时的戴季陶是蒋介石的亲信,蒋纬国也会经常叫他为伯父。

每当他去戴季陶家中时,戴季陶总会十分热络忙前忙后,而戴季陶的儿子和自己年龄相仿,相貌上也差不多。

自己和蒋介石、蒋经国长得也没有那么像,似乎一切都在指向一个事实:蒋纬国真的很有可能不是蒋介石的儿子。

戴季陶

于是,蒋纬国开始私下里调查这件事,他知道此事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到戴季陶当面询问。

这天,蒋纬国找到戴季陶,询问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戴季陶知道这件事也瞒不住了,却也没有明说,于是拿来一张蒋介石的照片让他站在镜子前,问他:“你觉得像谁呢?”

戴季陶的一句话让蒋纬国瞬间明白,那本书上所说的原来是真的。

1916年10月6日,戴季陶在日本期间与当地的护士重松金子交往后生下了蒋纬国。而当时的戴季陶已经结婚,为了不让妻子发觉此事,便将他交给了蒋介石收养,自己的侧室夫人姚治诚为养母。

戴季陶

虽然在蒋纬国长大之后,蒋介石并未透露孩子的身世,但在蒋介石的日记中也有两处记载清楚地交代了蒋纬国的身世,他确实是戴季陶的儿子。

1921年3月11日,蒋介石在日记中记载:

今晨起床,接季陶信,知纬儿生母因难产物化,不胜哀悼。纬儿生长之不能见其生母,必为其终身之缺憾。上午致季陶信。

这则日记说明,蒋纬国的生母重松金子在这一年逝世,戴季陶便将此消息告诉了蒋介石。而蒋介石也为蒋纬国此生不能再见到生母而惋惜。

而在1949年2月13日的日记中,蒋介石也记载了戴季陶自杀当天蒋介石的感受。在日记的随后写道:

朝课后写安国侄唁函,命处理丧葬事宜。派立夫、希圣、纬国飞粤协助也。

戴季陶

一般来说,蒋纬国是很少被派出到这样的场合的,而此次去参加处理戴季陶的丧事,不仅仅是代表蒋介石为其吊唁,也是在给儿子和生父见面的最后一次机会,以此也算是了却了戴季陶没能说出口的遗憾。

由此也能看出,这两则日记是蒋介石所记述的实事,也能确认,蒋纬国确实是戴季陶的儿子。从以上的照片也能够看出,蒋纬国确实与戴季陶长得更像一些。

可在这之后,蒋纬国的从政之路却并不是那么顺利。

小时候的蒋经国和蒋纬国两人兄弟情深,但随着蒋经国留学苏联,两人整整16年没有见过面,再见面两人也已经褪去了稚气,关系再也不能恢复到从前。

蒋纬国

早在解放时期,蒋纬国就视装甲兵为第二生命,尤其是在蒋介石败退台湾之后,装甲兵也成为国民党军事上的重要支柱,蒋纬国成为了装甲兵的主要掌控者,装甲兵的内部成为了他一人独霸的势力范围,所有的军官晋升和人事关系都是以蒋纬国为中心。

然而,随着“湖口兵变”的发生,蒋纬国却背上了黑锅,蒋介石也对他彻底失去信任。

原本兵变发生之后,这件事只是被定性为赵志华的个人行为,但在第二天,蒋经国掌控的总政战部插手,将此事件定性为兵变,甚至将蒋纬国所有的亲信换了一批。如此一来,就等于给蒋纬国戴上了搞小圈子的帽子。

蒋介石和蒋纬国

这件事发生之后,蒋介石认为蒋纬国用人不当,识人太差。虽然蒋介石并没有公开处分蒋纬国,但蒋纬国已经失去了蒋介石的信任,彻底没有了带兵的资格。

之后,蒋纬国没能晋升军衔,也没有带兵,就这样,受到蒋经国排挤的蒋纬国只能从事了近18年的军事教育工作。

随着蒋纬国长期远离台湾的党政军权力核心,对台湾的影响力也逐渐式微。

可即便如此,蒋纬国也深深地惦记着戴季陶,所以几次派人去大陆代他祭奠。

蒋纬国大陆祭亲,两次涉及戴氏

吴神农去往台湾之后,也一直在蒋纬国的身侧服侍多年,担任国民党装甲兵司令部综合参谋的身份。然而,当两人晚年褪去戎装后,关系却更进一步,亦师亦友。

蒋介石和两个儿子

晚年的蒋纬国一直记挂着大陆,也因此在吴神农往来大陆时,多次拜托其代办私事。

1993年,吴神农准备转道香港去大陆探亲,此时的蒋纬国已经77岁,得知吴神农要回老家,蒋纬国拜托了他一件事:

“你到了湖州,能不能抽时间去戴山一趟,帮我到戴家的祖坟前上炷香,祭奠一下?”

而蒋纬国口中所说的“戴山”,就是戴季陶的先祖南迁到戴山落的根。

抗战以前,戴季陶每当清明的时候,蒋纬国和戴安国都会一起去陪侍,因此,蒋纬国对戴山也有很深的印象。吴神农将蒋纬国的嘱托记在了心上,来到湖州之后,特意找了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去到了戴山。

湖州戴山

他来到戴家祖茔,献上了花环,之后便恭恭敬敬地行了祭礼。祭拜的整个过程也都拍了照片。

之后吴神农将照片带回台湾,蒋纬国端详着照片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儿,长叹一口气,说道:“谢谢你。我好像做对了一件事……”

这次祭拜并非是蒋纬国唯一一次拜托吴神农。在第二年四五月间,吴神农想要去大陆宁波转转,包括去蒋家故居看看。蒋纬国再次请求:“那你帮我到我祖母坟上祭奠一下,献个花。”

就这样,吴神农带着蒋纬国的嘱托再次启程了,那天也是一个晴朗的天气,他请人买了一捧鲜亮的花束打车来到了溪口。

蒋介石母亲之墓

吴神农来到蒋纬国祖母的坟墓前单腿下跪,献上花束三鞠躬。身旁的游客也帮他将他三鞠躬的全程全都摄入了镜头。

回到台湾之后,吴神农再次将照片交给了蒋纬国,蒋纬国一张一张看得很是仔细,不久之后抬起头望着远方,陷入浓浓的哀伤。良久,才对吴神农说道:“照片真清爽。看起来,你还蛮郑重其事的。”

吴神农笑着回答:“这是将军您交代的事,我只怕做得不够好,能不郑重吗?”

吴神农带回的这些照片不仅没有解除蒋纬国对大陆的思念,反而看着照片里的场景思念更甚。于是在1995年,吴神农再次去往大陆去旅行前,不愿错过每个祭亲机会的他第三次向吴神农提出了请求。

蒋纬国

当时他的身体已经难以好转,自从前年的心脏大手术之后,他已经紧急住院过好几次,身体早已不堪重负。

然而身体上的难受并不能阻碍蒋纬国思念家乡的心情,当他得知吴神农此次旅行会经过成都时,他忽的眼睛一亮:

“你可不可以到昭觉寺去一下,替我到亲伯亲姆的坟上拜拜?我想此生是没有机会去的了。你就代表我去尽点孝吧!”

蒋纬国口中所说的亲伯亲姆实际上就是戴季陶、钮有恒夫妇。

1949年2月,戴季陶在广州逝世,之后经过几经周折被送到了昭觉寺接纳。

戴季陶坟墓

吴神农遵照老上司的嘱托,来到了昭觉寺,这天下午刚刚下过雨。一个小和尚以前给吴神农准备好了蒲团,他规规正正地在坟墓前磕了三个头,并托人全程拍摄。

这一次,吴神农照旧把照片带给了蒋纬国。这个时候的他因被病痛折磨得憔悴不已,就连坐起来都十分困难。但他仍然细细地看完了全部的照片。

吴神农代替蒋纬国三次祭亲,也让蒋纬国的心中没有了任何遗憾,他一边看着照片一边微笑着说道:“真难为你了……”

从这三次祭亲来看,两次涉及戴氏,也能说明,蒋纬国对生父戴季陶还是很有感情的。

不过,对于自己的身世之谜,蒋纬国也一向看得开,颇为豁达。在私下里也曾和吴神农谈及此事,吴神农看着蒋纬国书房墙上挂着的蒋介石和戴季陶的照片,觉得老上司有三分像戴季陶,三分像蒋介石。

而蒋纬国也曾对吴神农说出了自己心底的看法:人们认为我是蒋介石的儿子也好,是戴季陶的儿子也好,反正我就是我,如果我对国家、民族有贡献就是光宗耀祖,否则就是对不起祖宗。所以,我姓什么不重要,我自己心安就是了。

晚年的蒋纬国对大陆的思念溢于言表,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有想回大陆的念头。当然台湾的党政军人一向对回大陆这件事讳莫如深,所以当台湾的记者得知后,好像听到了什么大事一样,询问:“将军,连你都想回大陆?”

蒋纬国与蒋经国

面对这样的质问,蒋纬国极为不满,自己原本就是中国人,自己为什么不能回自己的家?他当场反问:“我想回大陆有罪吗?”并告诉在场的所有记者:“我是中国人,我连做梦都想回大陆!我想大陆都想疯了!”

话毕,这位老人早已泪流满面,那份思念大陆的拳拳之心令人感动不已。

蒋纬国的一生跌宕起伏,因蒋介石的宠爱一度站在政治巅峰,但也因“湖口兵变”从巅峰坠入谷底。

不过,对于自己的身世之谜,他的超脱心态和豁达大度也是无人能及的。但唯一让他遗憾的是,此生也没能踏上大陆的土地,回到他魂牵梦萦的故乡……

2 阅读:86

红色记忆录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