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男生隔空猥亵多名未成年女孩被判5年,聊天记录触目惊心

北方故事说社会 2025-02-15 20:34:39
导读

网络时代,未成年人在社交软件上“混迹”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你可曾想过,这背后隐藏着多少安全隐患?尤其是隔空猥亵这种新型犯罪手法,正在悄悄威胁着孩子们的安全。检察官李思瑶的调查揭示了许多孩子因缺乏沟通而无法求助的悲惨案例,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个严峻的现实,看看家长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孩子。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在社交软件上“混迹”。

虽然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到很多知识,但网络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尤其是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

隔空猥亵作为近几年新出现的犯罪手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未成年人面临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尤其是网络安全教育同样重要。

家长要及时关注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及时沟通了解真实情况。

及时沟通,关注孩子网络行为

检察官李思瑶在调查舒某案件时发现,舒某的案件有40多人,但没有一个人报警。

李思瑶对此感到疑惑,经过深入了解才发现大多数人年龄都很小。

有些家长一味觉得网上交友是“浪费时间”并且对孩子很严厉,导致孩子很害怕和家长分享自己的真实情况。

有些家长则觉得只要孩子不和陌生人聊天就不会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忽视了对孩子的沟通和教育。

舒某在社交软件上假装成小女孩,吸引那些有心结的人聊天。

在聊天过程中,舒某引导受害者将私密照片发送出来。

再之后以受害者发送出去的照片为把柄威胁对方进行视频、语音等行为。

舒某控制对方实施隔空猥亵行为,直到某平台发现并报警为止。

从案件可以看出,家长对网络安全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同样重要。

不仅要及时关注孩子的社交软件使用情况,还要重视实施相关教育。

防性侵教育应从小开始

家长应以适当的方式引导孩子了解性知识以及应对策略。

确保孩子能够识别、抵制潜在侵害,并及时向他人求助和报警。

专家提醒:要及时关注孩子的网络行为,要及时进行性安全教育,才能有效预防隔空猥亵行为的发生。

防性侵教育应从小开始,从简单的身体认知开始,再逐步开展更深入的性知识讲解,让孩子了解生殖器官、身体、隐私的重要性。

让孩子学会设置身体边界,拒绝他人触碰自己身体任何部位,同时要认识到不舒服、不喜欢就是拒绝的信号,要及时说出来并且离开。

教育孩子遇到类似情况时要遵循“3不要原则”:不要怀疑自己、不要听信对方、不要不及时求助。

让孩子记住自己是唯一的、重要的,并且教会他们一定要爱护自己。

网络安全教育与交通安全教育同样重要

2024年3月,门头沟区某小学11岁的小陈通过社交平台寻找“学习搭子”。

结果被某大学大三学生周某以“监督学习”进行隔空猥亵行为。

小陈向老师求助后报警,周某因犯强制猥亵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2019年至2022年,舒某通过网络平台诱骗多名7岁至14岁的未成年人实施隔空猥亵行为。

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足以可见未成年人在网络环境中面临越来越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网络犯罪行为越来越严重。

犯罪分子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和匿名性实施犯罪,受害者很难找到犯罪分子并且及时举报、报警。

互联网时代给未成年人带来便利,也给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条件。

隔空猥亵犯罪手法比较隐蔽,大多数受害者在犯罪分子手中无力反抗,同时受到对方威胁,进而导致不报警、不抵抗的现象发生。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新型犯罪手法也层出不穷。

尤其是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手法也越来越多,其中隔空猥亵行为就比较严重。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自2018年起至今已起诉利用网络隔空猥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超过1000起。

结语

这篇让人深思,未成年人在网络上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家长的沟通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网络行为,更要及时进行安全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大家觉得家长应该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别忘了点赞支持哦!

0 阅读:16

北方故事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