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雨水是晴天”,今日甲辰龙年正月初十“雨水”,有何预兆?

地锅菜香四溢 2024-02-20 17:41:28

今日甲辰龙年正月初十,“雨水”节气,老人说“最怕雨水是晴天”,雨水晴天为啥可怕?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怎么说?

雨水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

古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雨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也”。意思是说,雨水是正月中的节气,立春之后万物复苏,需要雨水的滋润,因此立春节气之后就是雨水节气。到了雨水节气,随东风送暖,冰冻的积雪和水面,开始融化解冻,蒸发升空后,降雨开始增多,故名“雨水”。

古人把雨水的十五天,分为三候:

一候獭祭鱼。雨水节气正处在七九,老话说“七九河开”,此时封冻的河面开始融化,水獭开始下河捕鱼,它们会把捕到的鱼,放到岸上再食用,就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

二候鸿雁来。雨水节气五天过后,北方的天气开始变暖,在南方越冬的大雁,也感觉到了天气的变化,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

三候草木萌动。雨水节气的后五天,随着阴气渐退,阳气渐盛,天地相通,万物生机,草木开始萌发出新的生机,到处是春光明媚,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应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传统农耕文化,对于节令天气变化的反映,古人都是根据节令的天气变化,来指导农耕作用。

在看天吃饭的年代,人们对于节令的天气变化非常重视,人们都是通过节令的变化,来预测未来天气走势和年景。

今日甲辰龙年正月初十“雨水”节气,农村有经验的老人说“最怕雨水是晴天”,意思是说,雨水节气晴天,对于种地的农民来说,是件可怕的天气现象。

雨水节气有何预兆?晴天有多可怕?咱们就一起看一下,古人的农谚是怎样预测的?

一、雨水雨淋头,一年雨不愁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出现降雨,这一年的雨水都不用发愁。

老话说“雨水有雨百日阴,沥沥啦啦到清明”,意思是说,雨水出现了降雨,在接下的日子里,雨水不断,连绵阴雨到清明节,预兆着整个春天雨水充足。

老话说“春雨贵如油,雨多五谷收”,春天雨水充足,有利返青小麦生长和春耕春种,为粮食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民间还流传着“雨水落雨动了流,六月三伏雨水稠”,意思是说,雨水当天降的雨比较大,雨水在地上到处流动,到了六月三伏天,雨水天也会比较多,降雨比较稠。

老话说“不怕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六月正处在炎热的三伏天,地面水份蒸发快,地里容易出现干旱,连续的阴雨天,有利庄稼生长,粮食的产量才会高。

二、雨水晴天多春旱,种田老汉去讨饭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雨水是个大晴天,春天雨水稀少容易出现春旱,造成粮食减产甚至于绝产,种地的老农,为了生计只能去讨饭。

老话说“雨水不见雨,干旱到谷雨”、“雨水无雨春雨少,庄稼收成不会好”、“雨水天晴地要干,六月三伏地冒烟”。

这些农谚,就是告诉人们,雨水晴天,这年雨水少,粮食就会出现欠收。在看天吃饭的年代,就会出现农民去讨饭的现象。

这些农谚,都是古人通过多年对于,雨水天气变化规律,总结出来的生产经验。这些农谚就是告诉人们“雨水有雨是丰年,雨水无雨去讨饭”,虽然说的有夸张,但还是有一定道理。按照正常的天气,到了雨水出现降雨,属于天气正常,预兆着这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是个好年景。雨水没有降雨,说明天气反常,会带来极端天气,造成粮食减产甚至于绝产,在看天吃饭的年代,就会出现饥荒年,雨水晴天,对于人们来说是可怕的天气。

今日雨水节气。您们那边会是晴天吗?有哪些关于雨水的农谚?留言分享一下。

0 阅读:0

地锅菜香四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