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城寨曾是香港的一个飞地,曾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密集的居住地。
它是香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存在,九龙城寨总共0.026平方公里,里边密密麻麻挤满了350栋楼,而其中居住的人口也是相当的多了,据说最多的时候居住了五万人。
这里高低不一却乱中有序的建起了一座又一座高楼,像是巨大立体迷宫,阳光难以抵达地面,而孩子们却在天台自在玩乐,五万多人于此密集空间前舖后居。
如今,这片神秘之域已被拆除,但那些浮夸的违章建筑与庞杂的水泥丛林,却从未随著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遗忘,而遗留下的城市传说,仍持续发散诱人气息,使人意图一探究竟。
这座城市独特的建筑自然而然地出现,没有任何正式的规划,形成了相互连接的建筑迷宫。
因此,在1994年清拆前的它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一个地区。
在上世纪四十至五十年代,香港政局动荡不安,局势尤为混乱,在此背景下,大量难民涌入香港,由于这些难民缺乏合法身份,且其他地区不愿接纳,他们被迫聚集于九龙城寨这一特殊区域。
因为彼时的九龙城寨游离于外部法律体系之外,尽管为这些难民提供了暂时的栖身之所,但同时也给当地治安埋下了隐患,各类社会问题频发。
由于土地有限,居民不断向上加建楼层,形成了高达十多层的密集建筑群,楼宇之间几乎没有间隙,建筑物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立体迷宫”。
事实上,香港政府曾有意拆除九龙城寨,然而,这一计划却因多方势力的阻挠而屡屡受阻,进展缓慢,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
据说,每当有人尝试进入城寨进行清理或处理相关事务时,城寨内的居民便会奋起反抗。
为避免正面冲突,政府最终选择妥协,使得九龙城寨逐渐成为香港一个独特的存在,几乎无人能够撼动其地位。
然而,伴随香港社会的持续进步与城市规划的迫切需求,九龙城寨的拆除已然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
1993年,香港政府正式启动了针对九龙城寨的全面清拆工作,历经一年多的努力,至1994年,整个拆除工程圆满结束。
这一历史性的拆除行动,不仅标志着九龙城寨长达数十年的独特自治时代的终结,更为香港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未来发展开启了崭新的篇章。
周星驰就是在香港九龙城寨出生的,当时的九龙城寨是著名的贫民区,而且处于三不管地带,周星驰的妈妈叫凌宝儿,是内地移民,周星驰还有一个姐姐和妹妹。
小的时候周星驰家里条件不太好,不过他妈妈特别疼他,每次吃饭有肉的时候,妈妈都会把肉夹到他碗里。
但周星驰小时候挺调皮的,他会把肉咬一口再吐出来,还有一次直接把整个鸡腿都扔到了地上,妈妈看到后气坏了,实在忍不住就打了他。
可是周星驰并不是真的顽皮,他看到妈妈舍不得吃肉,所以才用这种方式让妈妈能够吃上肉,所以在鹿鼎记中周星驰大吃大喝,这些桥段多多少少都和周星驰小时候吃不上肉有关系。
尽管九龙城寨拆除已逾二十载,但其传奇色彩始终萦绕在大众记忆中,这座曾经的"城中之城"俨然成为香港文化的视觉符号,尤其在影视领域持续焕发新生。
周星驰导演的《功夫》中"猪笼城寨"的原型便取材于此,王晶执导的《追龙》更以1:1实景还原手法重现了城寨街景。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超过30部影视作品及电子游戏将九龙城寨作为创意源泉,涵盖《寒战2》《拆弹专家》等港片,《攻壳机动队》等日漫改编作品,以及《热血无赖》等欧美游戏,形成独特的"城寨美学"现象。
但同时,我们可以想象,三不管的地方,连个规矩都没有,那这地方不就乱套了吗?那九龙城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生活呢?
这是九龙城寨还没拆的时候拍的一张实打实的照片,照片里能看到,这儿的巷子特别脏乱,垃圾就那么随便堆在角落,也没人来打扫。
时间一长,就出现了“破窗效应”,越来越多的人跟着在这儿扔垃圾,结果这巷口就变成了一个大垃圾堆。
九龙城寨的人们生活的环境也是糟糕透顶,那里的房子拥挤得令人窒息,仿佛每一寸空间都被压榨到了极致,人一旦踏入其中,便会立刻感到胸闷气短,仿佛连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
更令人咋舌的是,即便是身材高大的成年人,走在狭窄的街道上,也得时刻留意头顶上方那些杂乱无章、随意散落的电线,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冷不丁地碰到你的脑袋。
说实在的,用“人挤人、头碰头”形容九龙城寨真的一点都没说错,那些住户为了多塞点人进去,楼上楼下跟搭积木似的,一层一层地往上加盖,本来地方就窄得要命,后来更是连个转身的空儿都没有,感觉空气都变得黏糊糊的,让人喘不过气。
人一多,麻烦事也跟着来了,整个城寨的生活全乱套了,三天两头停水停电,跟家常便饭似的,政府那时候压根不管这儿,店家没办法,只能偷偷摸摸从别处拉电线,喝水全靠那几口破水井,井水又浑又少,排队打水的人能排到巷子口。
图片上的这个男子正在九龙城寨的某处水井打水,尽管墙上已将写了“此处水井不宜使用”,可能是受到了污染或者别的原因,这里的水是肯定不适合再用了。
但这名男子仿佛没看到一样,直接无视了墙上这段文字,还是自顾自的使用着那里的水。
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而言,偶尔能登上楼顶,静静地眺望日出日落的壮丽景象,或许就是他们唯一能真切感受到自由与宁静的珍贵时刻了。
图片里的几个小孩,因为生活在九龙城寨,没有空旷的地方可以让他们跑闹玩耍,只能来到天台上玩,但是在无数根天线和晾衣架之间穿梭,确实挺危险的,不过孩子们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或许他们已经这样的环境习惯了吧。
虽然这些孩子们生长在九龙城寨,可是从他们天真的表情可以看出来,他们并没有觉得生活在这里是一件糟糕的事,反而因为小伙伴的陪伴他们的童年丰富又多彩。
而且此时的香港正是蓬勃发展的阶段,相信他们的前途并不会因为出身而暗淡。
这是九龙城寨的一个食品小作坊,可以看到这里的卫生条件极差,图片上的男子貌似在制作鱼丸类的食物,但我们可以从图片中看到屋内的环境,墙壁已经被长期不清理的油污熏得黢黑了,这样的环境生产出来的食品,质量着实令人堪忧。
这里的房间几乎都是这样,居民们居住的面积大部分都只够放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他们已经尽可能的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就连墙上也挂满了物品。
由于室内空间局促且缺乏阳台设计,众多家庭默契地将晾衣杆探出窗外,衣物随风轻扬的景象竟意外地构成了一幅别致的生活图景,令人不禁感这一幕竟然还有些独特的韵味与壮观。
如今,九龙城寨原本所在的地方,已经被香港政府改造成了一座公园,叫九龙寨城公园。
这座公园不仅保留了九龙城寨的那些老故事、老记忆,还成了市民们休闲放松的好地方。
现在九龙寨城公园已经成了香港的一个标志性景点,吸引了好多游客来参观。
虽然九龙城寨的实体已经不在了,但它的精神和那些故事,永远都留在香港的历史里,这里见证了香港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也承载了无数人的回忆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