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防御已逐渐演变成以铁丝网、堑壕、地雷和火炮等等所共同打造的完备体系。由此,开辟通路和破障突击就成了陆军,最为经典的训练科目之一。


而小到班和排,大到旅和师。
在战术原则上,其概念相差不大。
,时长03:42
所有参战的兵力均需分为火力队、破障队、突破队以及可能的预备队。当然了,层级越往上,则构成上述各队/各群的力量组成,也会有所区别。
如是对陆军的班排一级。大多数时候,其破障更多依赖于人力或者说工兵进行抵近爆破作业。稍好一些,则是在主攻方向,加强若干破障突击车和其他特种作战车辆。
,时长16:14
而对陆军的师旅一级单元来说,此时摆在这一级单位面前的,则不仅仅是敌方的若干堑壕、龙牙、铁丝网,更兼有电抗分队、炮兵分队、防空分队、防化分队等等所组成的多维防御体系。
,时长07:43
,时长06:25
也正因为此,在美军所提多域战等概念中,就意在通过将空网电通炮工融为一体,来塑造对己方有利的战场态势。
在这一基础上,以火力主战的陆军分队,取得电磁对抗和通讯信道上的优势,往往是要比直接突击前沿来得更为重要的。
而对制空权的争夺,也并非旧有认为的,只要能阻止敌方空军上天就行。
,时长19:25
事实上,当代俄乌战场中,一个尴尬的局面是。打到今天,无论俄军还是乌军,都没有能力阻止对手的空军,甚至无人机上天。
当然了,有人会说,这正是因为俄乌双方的电抗能力比较差,才会导致无人机施虐。但这点我们之前也曾说过,其实恰恰因为双方的电抗能力不强,故而理论上反应促成优势方的空军发挥其价值。
不过这个话题比较广了,我们找空再聊。
今天我们所要讲的。
主要是一个步兵排,在进行破障时的基本操作流程。
如下面视频所演示的,首先你需要确保有火力队、破障队和突击队的基本设置。
对陆军连排级来说,这些单位有时候是战前就提前组织好的,但有时也可能是在仓促战斗中,临时由连排长所指定的。
,时长04:06
不过,通常,在可能需要进行破障行动的战斗前。连排长都会提前就下属各分队,做出编组和装备上的调整。且他们也还可能获得来自上级的工兵、破障突击车、坦克等等支援力量的加强。而上面的视频就属于这一情况。

此时,正如演示中的案例。
首先由与敌接触的班或分队,应立即与敌接火,并力争取得火力优势。其次,总指挥(视频中是排长)快速扫描战场,并确定作战计划。

然后,火力分队在排其余分队可能的加强下,通过火力来压制暴露的敌火力点,并掩护破障分队前出抵近前沿障碍所在的位置。

再接下来,破障分队以烟雾做掩护,利用爆破筒、单兵火箭爆破器,就障碍区和雷区实施爆破清除。
此时,一般来说,一个得到加强的排,大约可以开辟1-2条步兵通路,或1条坦克通路。

在通路开辟后,破障队以交替掩护方式,快速通过,并随后在道路的另一侧建立掩护。
完毕后,突击队转由后方移动到突破点,并从破障队打开的道路中,快速交替通过。

这里需要注意的几个点是。
1.理论上,在最终夺下目标阵地之前,火力队的压制都不应停止,否则不足以保证破障队的安全。
但在射击频率和火力转移上,应根据敌方火力点的位置进行调整。而并非像视频中呈现的,似乎火力队就只在一个地方进行压制了。

2.若障碍区较大,则可能需要通过分组连续爆破,来开辟通路。在这时,工兵及爆破组应清清楚自己手中器材的爆破距离。
3.如果突破口距离敌前沿较近,则一般后续的突击分队应在通过道路后,立即发起对目标的冲击。而这也就意味着,往往当破障队开辟通路后,突击队就应紧随突入了。
4.如果突破口距敌前沿较远,则这时突击分队应在通过道路后,率先与前出的破障队汇合。然后双方再利用火力与机动,并不断缩短距离,最终发起致命一击。

5.火力队的掩护位置随主力的转移,以及敌军火力点的位置进行调整。
这一点在理论教学上,敌方的火力点往往是固定的。而实战中,却往往存在多个敌方的火力点。
比如,部队在破障行动最脆弱的阶段,其实恰恰是分队在利用开辟出的通路推进之时(因为道路狭小易被集火)。
6.无论是演示视频亦或作战手册中,总会给人感觉按部就班、慢吞吞式的排兵布阵。
但事实上,这是为了分队能够正确掌握这些流程。在实战中,开辟通路必须要尽可能快地完成。

要知道,对于守军来说,利用障碍迟滞敌之攻势与展开,然后呼叫炮兵予以歼灭,乃是最为常见的战术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