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民族识别与划界:苏联对中亚化整为零分而治之的顶级阳谋

维达说 2024-01-06 19:34:18

我们都知道丝绸之路这个词汇,作为一条亚欧大陆不同文明互联互通、往来交流的代名词,这条线路的一端是“东方”,另一端是“西方”,而中间便是中亚。作为亚欧大陆的枢纽地区,中亚自古以来便是多文化、多民族的迁徙交融之地,这就使得中亚的民族分布格外驳杂,处在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状态,于是便有了苏联时期推行的民族识别,并深刻影响到了中亚五国的边界划定。

中亚民族识别前的危局

上期我们分别就中亚五大主体民族的族源和发展做了详尽讲解,这里就不再赘述,不明白的条友可以查阅上期。中亚的多民族虽然有差异,但差异多集中在所居生活环境以及经济生活方式上,且由于杂居和相同的宗教信仰,使得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差异并不大,而且彼此对这些差异也多习以为常。

中亚的民族分布示意图

就比如在费尔干纳盆地,主要分布在盆地腹地的乌兹别克人与分布在盆地出口处的塔吉克人在文化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是各自使用的语言截然不同,还有吉尔吉斯人和土库曼人,二者群体中又分为农耕与游牧两大类,二者在经济生活上存在差异,但也仅此而已。这种相似性多于差异性的现象普遍存在。

乌兹别克人

所以在沙俄统治中亚时,不管是布哈拉汗国、希瓦汗国还是取而代之后设立的突厥斯坦总督区、草原总督区,其境内都是多民族杂居,且并没有对中亚民族进行细致划分,只有一个总体的概念,那就是突厥语诸族在中亚的人口数量占绝对优势。相比对民族的认知,各族居民更倾向于家族观念,对民族差异观念相当淡薄。

中亚民族杂居的格局是各部族不断迁徙、融合的结果。

这种情况一方面是中亚漫长民族史中不断迁徙、融合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当时泛突厥思潮的影响,特别是原各汗国残留的上层贵族人士,他们认为中亚应该以以突厥斯坦为基础,建立所谓“中亚联邦”。在这种情况下,1922年苏联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联合体成立,于是在体制上加强集权就成了箭在弦上的一件事。

于是中亚五国在1920年列宁建议的哈萨克、乌兹别克和土库曼的民族划分上,历经三年的研究,民族识别方案演化成了对哈萨克、乌兹别克、土库曼、吉尔吉斯和塔吉克五大主体民族的识别,并以此为依据,重新划定了五国的边界和疆域。这就是1924年的中亚民族识别事件。

顶级阳谋,分而治之

中亚五斯坦成立后,地位逐渐上升为同原宗主国俄罗斯同级的加盟共和国,并于1936年正式成为苏联的一员。

具体变化如下:原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更名为哈萨克苏维埃自治共和国,1936年升级为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原属突厥斯坦的锡尔河州(塔什干除外)和七河州划入哈萨克,奥伦堡省划出;

原隶属于俄罗斯的吉科卡门吉尔吉斯自治州更名为吉尔吉斯自治共和国,1936年升级为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924年建立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辖布哈拉省、突厥斯坦的撒马尔罕州和费尔干纳州大部,以及塔吉克自治州,其中1929年塔吉克自治州脱离乌兹别克,升级为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管辖费尔干纳州的帕米尔高原和栗特州的苦盏等地;

1924年建立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则管辖阿姆河左岸的原里海省。

可以说,1924年的中亚民族识别和划界,彻底颠覆了中亚地区上千年来一直以地形、经济生活方式、政权力量对比乃至外来势力干预所决定的疆域。新的区划,以民族分布为准绳,虽然并不妨碍当地民众继续以原有的风俗习惯生活,但却是让许多原有的地缘格局和古城要塞失去了意义,最突出的例子便是费尔干纳盆地。

作为“中亚粮仓”的费尔干纳盆地,以中亚五国1%的土地面积,养活了22%的人口,原本属于同一个地缘板块,却被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分割得七零八落,三国边界犬牙交错。这里因民族识别和划界而产生的矛盾问题在苏联解体后格外突出,其错综复杂的关系堪称中亚之最。

还有原本依托历史名城和交通区位发展起来的首都,在划界后大多成为了“边境城市”,如哈萨克斯坦的原首都阿拉木图,距离吉尔吉尔斯坦边界仅20余公里;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距离哈萨克斯坦边界也仅约10公里,还有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距哈萨克边境约10多公里;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距伊朗边境约10公里;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距乌兹别克边境也约为30多公里。

当然,此时由于中亚五国均在苏联这个大家庭之中,所谓边界不具备如今国界的功能,只能算是一级行政区域间的界线,有些类似于我们的省界,所以中亚各国也并非因为边界问题出现过严重的争议和冲突。但苏联解体后,随着中亚五国成为独立国家,苏联时代的“省界”变成了国界,在本国利益至上的理念指导下,大大小小的边境冲突几乎充盈了整个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亚。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苏联主导的中亚民族识别和划界在当时而言,毫无疑问地瓦解了当时泛滥的突厥主义思潮。因为自十月革命后,随着俄罗斯帝国的瓦解,庞大的疆域内纷争四起,不少民族主义者便借着混乱进入苏维埃政权,于是便在中亚催生了极端狭隘排外的民族主义思潮,这对新生的苏维埃来讲是有巨大威胁的,泛(大)突厥思潮在这个过程中又与泛(大)伊斯兰接触、合流,不但出现了反苏维埃倾向,而且还固执排斥现代文明,以教立国。

于是斯大林在1921年发表的《论党在民族问题方面的当前任务》一文中就提出,中亚当地的党员经历过民族压迫的苦难时期,但他们还没有完全摆脱民族压迫的魔影,往往夸大本民族特点在党的工作中的意义。这种民族主义有时具有大伊斯兰、大突厥主义的形式。所以为了瓦解这股思潮,破除企图在中亚建立统一的信仰伊斯兰的大突厥国家,便有了分而治之的民族识别和划界。

通过强化民族差异,将民族意识灌输到各民族的观念中,再将民族认同通过民族国家的形式上升为现代国家的公民认同,“中亚联邦”的构想也就完全被分化,中亚五国成为了同等地位的加盟共和国,谁也不会情愿再返回去“做小”,而苏联实际上成为了中亚五国的仲裁者和利益分配者,也强化了中亚各层面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1991年12月21日晚上,这是苏联国旗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的最后时刻了。在新年将被俄罗斯国旗取代。

可以说,这一招阳谋完全稳固了中亚作为苏联“后院”的地位。只是谁也不会想到,作为两大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会在数十年后黯然降下在克里姆林宫的旗帜。但即便是认识到解体已成定局,中亚五国也不同于赶着分家的俄乌白欢喜,而是在被动和纠结中踌躇独立,之后便匆忙投身到了边界争端中去了。当然那是另外一件事了。

上期回顾:谁控制了中亚谁就控制了世界?看懂中亚远不是你想象得那么简单!

备注:本文是《中亚合集》的第72章原创作品,仅为一家之言,转发请注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及出处】,抄袭必究。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网络,如有版权私联请删。

44 阅读:13137
评论列表
  • 2024-01-08 06:56

    苏联瓦解了一个隐约成形的突厥帝国,于我国有利,客观上帮助了我国。

    名字好难取 回复:
    又不是送你了
  • 2024-01-09 09:56

    中亚统一了,对于我国也没有好处

  • 曾仁 25
    2024-01-13 16:40

    这是高智商,大谋略,充分利用了伊斯兰教的弱点!

    绝世惊云 回复:
    然后中亚各地区都有了自己的主体民族,分裂势力彻底管不住了!
  • 书安 16
    2024-02-09 17:35

    成也民族,败也民族。苏联分裂的根本原因也是民族划分

  • 2024-01-18 08:58

    塔吉克说波斯话,属于波斯族群,和伊朗血缘近,和突厥不是一个族群。

  • 2024-01-20 08:19

    是不是害怕再出来一个金帐汗国[得瑟]

  • 2024-01-07 22:15

    博主发的文章很详细,特别是中缅边境划分那篇我仔细看了很久

    书剑飘零 回复:
    哪一篇?没找到呢 能推荐一下吗
  • 2024-01-09 14:28

    人为划分民族

  • Long 8
    2024-06-25 13:33

    人为划分民族并不会让主体民族的影响力扩大,相反这些按地域和文化划分出来的民族会变得更加团结,主体民族的影响力反而会下降……看看苏联和南斯拉夫的后果就知道了!

  • 2024-03-05 21:40

    毛子当年可是很懂的驾驭周边国家,以及少数民族为主的加盟共和国,软硬皆施!

  • I am 3
    2024-03-09 20:26

    [阅]

  • 2024-01-23 12:13

    这方面应该学习大毛子

    风语 回复:
    大毛是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我们是强少数弱多数。用优待和讨好来维持民族团结!
    名字好难取 回复:
    那最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