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子结婚,丈夫提出给八万“心意”,她心生一计,丈夫改变主意

一念卿辛 2021-11-25 23:02:47

文/涵美一

图/来自网络

问大家一个问题:亲妹妹结婚,作为哥哥,应该要怎么表示?

可能有人会说,备一份厚礼,既是给妹妹的嫁妆,也表达了自己的心意。毕竟是亲兄妹,有一份亲情在里面,遇到的又是大喜事,不能表现得太过“寒酸”。

的确,兄弟姐妹的喜事,不说要给一些十分“厚重”的大礼,但至少要用心去准备,再怎么说,亲情,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割舍不了的一部分。

尤其是多子女家庭中的老大,可能从小到大,被父母灌输的都是“你要多为弟/妹考虑,给他们多点关爱。”

不可否认,一个人在自己有能力时,可以为兄弟姐妹着想,毕竟都是一家人,即便是看在父母的面子上,也不能让手足太过难堪。

只是,任何时候,表达心意也得讲究适当、适度的,至少要考虑到自己的情况,不能仅仅为了给兄弟姐妹“心意”,为了让他们过得好、有底气,置自己的生活,或者是小家于不顾。

过分看重自己的亲情,不重视、或忽略自己的小家,很有可能到头来,只是苦了自己。

01 小姑子结婚,丈夫打肿脸充胖子,执意要给8万块作为心意

31岁的许艳(化名)结婚已五年,有一个三岁的女儿,丈夫大她一岁,平日里和她感情也不错,但有一个前提是:只要不牵涉到小姑子还好,一旦有任何与小姑子有关的事情,丈夫立即就变成了另一副面孔。

说起来,许艳的小姑子比她丈夫大齐小四岁,以前大齐宠不宠小姑子,许艳不知情,但自从她嫁进来,大齐对小姑子一直很疼爱。

像最基本的生活费,尽管小姑子有工作,也能养活自己,但大齐总是时不时给她转点钱。

“他总觉得自己是哥哥,就应该关心、呵护妹妹,而且女孩子嘛,爱美,他担心就小姑子那点儿工资,根本就不够挥霍的,为了让她不至于过那么拮据,他声称自己能帮一点儿就帮一点。”许艳这样说道。

最初,对于大齐的做法,许艳也委婉劝过,只是,大齐嘴上答应得好好的,但小姑子哀求几声,他就暗地里偷偷转钱。想到一年到头儿,大齐给小姑子的钱加起来超不过五千,于是,许艳最终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后来,随着许艳怀孕生女,大齐逐渐有了些改变,只会在小姑子过生日和逢年过节给她点儿钱,但每次最多也就发200块红包。只不过,生活中小姑子若是遇到什么难处,大齐依然是二话不说就点头答应。

比如,小姑子裸辞过两次,期间因为交不了房租被迫搬了家,在许艳家断断续续住了大半年,虽说偶尔她和许艳也会有点摩擦,但基本上许艳也能忍受。

“我自己也有弟弟,明白兄弟姐妹之间的那种感情,所以,只要大齐不是太过分,我都能顺着他,总不能让他结了婚,就和妹妹断了往来吧?那不现实,也太难为人!”

好在对于许艳的包容,大齐也都看在眼里,虽然他从不会说一些好听的话,但有时,为了弥补自己因为妹妹和许艳的争执,他也会给许艳买点小礼物,大多是饰品或者衣服。

这几年,因为双方都懂得知足,小两口过得也算和睦。就在许艳想着,只要大齐疼爱小姑子不超过底线,平日里能多顾着点儿小家,她也绝不会无理取闹、一定会好好过日子时,一件事突然打破了她的“幻想”。

这个月的22号,是小姑子大婚之日,由于紧邻着中秋节,也算是“双喜临门”,一家人对此既激动又重视。

尤其是大齐,自从得知小姑子出嫁之日的那天起,他就不停嘟囔着要好好准备,绝对要让自己的妹妹难忘,“以后的中秋节,妮妮就在婆家过了,我们一家人能凑齐着过节就不那么容易了,趁着她还能陪陪娘家人,能提供的就都满足她。”

大齐自然是说到做到,为了表示他这个哥哥的诚意,小姑子新家的家用电器,床上用品,以及小姑子的婚纱、敬酒服(价格都在两千上下),甚至还有三金,他都陆陆续续地置办妥当。

如果说大齐“就此打住”,许艳也能接受,毕竟当哥的,亲妹妹结婚,多少也得准备儿点嫁妆,虽说没有花太多的钱,但终究是一个心意。

然而,大齐并不这样想,他觉得礼品太少,担心小姑子会被婆家人看轻,于是,提出还要再给八万块钱,以表心意。

许艳目瞪口呆,“咱们两口子一年能攒下多少钱啊?这刚给女儿幼儿园交过一年的学费,平日里还要还房贷,再加上一家人的花销,你这随口一句的大手笔,咱们一家人接下来可就要喝西北风了!”

大齐拉下脸,嘴上不饶人,“我就这么一个妹妹,她一辈子可就结这么一次婚!给她这点儿钱,以后就不会再管她了!而且我妈在咱们家帮带了孩子三年,就算是帮妈和爸分担一下了!人家男方给我妹妹十万彩礼,总不能娘家人不给嫁妆吧?”

02 眼看劝说不了丈夫,她心生一计:我弟要买车,我也得给点儿心意

看到大齐的态度,许艳是一肚子火气:大齐作为哥哥,给小姑子备嫁妆她没话可说,但总要认清现状吧?她一个月工资8500,大齐一个月11000多点儿,两个人除了所有的开支,一年都还攒不了十万块钱,这下倒好,小姑子结个婚,大齐拿出了大部分的家当!娘家人给嫁妆是没错,但可以让公婆拿大头,她和大齐再添一点,大齐如此打肿脸充胖子,可怎么行?

“按理说,我们当哥嫂的,准备电器和一些日常用品,再拿个一两万块钱就可以了,像婚纱、三金,未来的妹夫都会准备,你与其买这些,还不如给妹妹钱!你疼妹妹我可以理解,但咱们现在没那么大能力,自己都活得那么难,还有一个女儿,真不能这么不切实际!”

纵然许艳再耐着性子做大齐的思想工作,他依然不为所动,“你说得我都懂!我不是说了吗,就这一次!以后我妹过得好不好、难不难,我绝不会再多管闲事!钱,咱们可以慢慢攒,这亲人,嫁了人、离家远了,以后可就再难见到了!”

眼看劝说不了丈夫,许艳既生气又无奈,她想了想,心生一计:

“好吧!你那么疼妹妹,那就随你吧!不过,我也要告诉你一件事,我弟刚好也要买车,半个月前他就给我说过,只是我没想好而已!既然你说咱们攒钱那么容易,那我就给我弟五万聊表心意吧?为了避免你说我拿着你的钱帮我弟,咱们这样,查一下转入共同账户的资金记录,每月谁攒多少就拿多少,你给你妹妹嫁妆,我给我弟弟买车钱,若是不够,那咱们都自己再想办法,反正钱嘛,花了还可以再赚!”

听到许艳这样说,大齐瞪大了眼睛,“你发什么神经?这样的话,咱们日子还过不过了!再说了,你弟买车又不当紧,我妹妹结婚可是等不了的!你不要乱凑热闹!不明事理!”

许艳笑了笑,“我弟不管啥时买车,我都得给他钱的,与其如此,现在咱们先划分一下,省得以后你再说我背着你!对小家不负责!

本来嘛,共同账户里就是咱们夫妻的共同财产,不能你可以给你妹妹,我就不能给我弟弟了吧?这么些年,你断断续续给你妹妹钱,我可是一分都没给过我弟,除了给他孩子买些衣服、玩具,就连给我父母的钱,也和给你父母的一样多。如今你再这样只顾你妹妹,是不是对我太不公平了?我是想踏踏实实过日子的,但你再拎不清,那我就只能照着你学了。”

也许,是自知理亏,许艳说完后,大齐也不再辩解,他撇了撇嘴,叹了一口气,最终无话可说。

03 夫妻之间,凡事一定要有商有量,互相理解与体谅

最终,大齐改变了主意,他同意了许艳的提议,给妹妹包了一个两万的大红包,再加上父母给的四万块钱,作为给妹妹的陪嫁。

而许艳,也表示对弟弟买车一事,自己一定会量力而行,和大齐好好商量,看“资助”多少钱合适。

“既然是夫妻,不管做什么事,总得让对方知情、听一听对方的意见吧,哪能一个人拿主意呢?这两口子过日子,要是心都不往一处想,各顾各的,那还不如单着过!夫妻之间,遇事商量着多好!双方都多理解一下,多体谅一点,日子才能过得下去,婚姻才能长久。”许艳笑着说。

我很佩服像许艳这样的女人,遇事不吵不闹、也不生闷气,而是想办法去解决,同时,她也有自己的底线,不会过多“干涉”丈夫,但也不一味地妥协。

当然,我也很认同她的说法:夫妻之间,凡事一定要有商有量,互相理解与体谅。

其实,作为夫妻,最简单的莫过于此,只是,大道理谁都懂,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

原因无非是:很多人虽然看似结了婚、成了家,但心理上依然没能与原生家庭做好“分割”,没有一定的分寸和界限。

可能有人会说,我没结婚之前,对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兄弟姐妹都不错,为什么仅仅因为结了婚,就得和他们保持距离呢?

我想起周国平的一句话:“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人际交往,要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

家人之间也是如此。

和家人保持距离,不是意味着不管家人,不再和家人亲近,而是指不能只知道顾念自己的亲情,无条件为原生家庭付出,从而忽略了对小家的承担。

换言之,夫妻两个人,若都是各顾各的原生家庭,不为小家考虑,那么,婚姻关系还能得以维系吗?

婚姻的结合,不但是一种新生活的开始,而且更是一种新的责任,对自己负责,也得对伴侣负责,做好男女主人该做的本分。

有时候,你若对小家没有尽到该尽的责任,那么,也就不要责怪伴侣“有样学样”了。

9 阅读:7016
评论列表

一念卿辛

简介: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人生苦短,爱恨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