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对华为落井下石,扣押华为7亿物资,如今垮台

粤城时刻 2025-03-27 09:03:02

一、企业与人物的起点

说起华为和伟创力(Flextronics,后更名为Flex),得先从两家公司的来头讲起。华为是1987年在深圳创立的,创始人任正非那时候43岁,手里只有2万多块钱,带着几个人挤在小办公室里做生意。最早就是个代理商,卖香港的电信设备,日子过得紧巴巴,连工资都发不齐。

任正非是个贵州人,家里条件一般,父母是老师,他自己学的是土木工程,后来在部队干过工程建设。退伍后赶上改革开放,他看准了电信这块蛋糕,就一头扎进去。

华为头几年磕磕绊绊,但到90年代初搞出了第一款程控交换机BH03,总算在通信设备领域站稳了脚跟。后来靠着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华为一步步从国内打到国外,成了全球通信行业的大玩家。

伟创力的故事得从1969年说起,那时候硅谷是科技的摇篮,乔·麦肯齐、芭芭拉·安·伯恩斯和唐·格林三个人在车库里捣鼓电路板,弄了个小公司出来。他们抓住了电子制造服务(EMS)的机会,专给别的公司做代工。

伟创力靠着自动化生产和成本控制,70年代就混得不错,到1981年在新加坡开了第一家海外工厂,算是迈出了全球化第一步。80年代末到90年代,这家公司靠着技术和服务扩张得飞快,成了EMS行业的头牌。2007年,他们花36亿美元买下竞争对手Solectron,地位更稳了。2015年改名Flex,想从单纯代工转型做全套供应链服务,野心不小。

进入21世纪后,华为在全球铺开业务,需要靠谱的代工厂来撑起手机和基站的生产。这时伟创力看中了华为的潜力,主动靠过来谈合作。华为这边也乐意,毕竟伟创力的生产线遍布全球,能帮他们把产品快速推向市场。

双方一拍即合,伟创力负责组装,华为提供技术支持,还分享了一些专利,合作初期挺顺畅。伟创力在中国的工厂,尤其是深圳和珠海的,成了华为的重要生产基地。那几年,华为的手机和通信设备卖得火爆,伟创力也跟着沾光,赚了不少。

二、冲突的导火索与物资扣押

美国2019年5月16日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说是华为威胁国家安全,禁止美国公司跟华为做生意。这一下把华为的供应链掐得死死的,尤其是芯片和技术这块,直接断了路。伟创力作为一家美国公司,立马就得表态:是跟着美国政府的禁令走,还是继续跟华为合作?

伟创力没犹豫,禁令一出,他们就停了跟华为的合作,不光是停产,还扣下了华为的物资。这些物资包括芯片、电路板、半成品设备,总值大概7亿元人民币。

华为这边傻眼了,这些东西都是付过钱的,合同也签得清清楚楚,伟创力却说不给就不给。扣押的主要地点在珠海工厂,剩下的还有些在海外工厂。华为没办法,派了几十辆货车去珠海拉货,结果工厂大门一锁,保安直接拦着不让进,货车队只能空手回去。

华为当然不甘心,又派人去美国找伟创力谈判,带了一堆合同文件,想把东西要回来。伟创力的高管态度很硬,说已经没合作关系了,禁令就是禁令,他们得听美国的。华为这边拿出合同条款一条条讲道理,伟创力就是不松口。

谈判没谈拢,华为只能另想办法。后来通过第三方辗转拿回了大概4亿元的物资,但剩下的3亿元愣是没影了。这事儿搞得华为很被动,生产线停摆了好一阵,紧急找别的供应商补窟窿,损失不小。

伟创力觉得自己是在执行美国政策,没啥毛病。他们还对外放话,说这是“市场情况和客户需求”导致的,意思是华为被禁了,他们也没辙。

8月初,华为忍不了了,直接发了律师函,要求伟创力赔偿损失,包括丢的货、停产的钱,还有替换设备的成本,总共好几亿。伟创力没正面回应,但这事儿已经闹得满城风雨。

媒体很快跟进报道,国内外的评论铺天盖地。网友在微博上骂得挺凶,说伟创力没诚信,昧着良心扣东西。行业里也有人看不下去,觉得伟创力这做法太损,合同都不认了。

舆论压力一大,伟创力有点慌,出来解释说是“依法行事”,还暗示华为故意搞他们。可合同是白纸黑字,伟创力的说法站不住脚,股价应声下跌,市场反应很直接。

三、后续的连锁反应与结局

华为一看这合作伙伴靠不住,立马把伟创力踢出了供应链,转头找国内的厂商,像比亚迪电子和立讯精密,赶紧补上缺口。伟创力丢了华为这个大客户,日子马上不好过了。华为那时候一年能给伟创力贡献25亿元的收入,占他们总营收的5%左右,这块没了,等于砍了一大块肉。

2019年下半年,伟创力在中国工厂的订单量直线下降。珠海工厂最惨,生产线空了一大半,工人没事干,三三两两收拾东西走人。8月份,珠海南厂开始裁员,给的赔偿是“N+1+8月工资+签字奖金”,N是工作年限乘以平均工资。

有些工人不满意,要“2N+7”,还在厂门口拉横幅抗议。网上还有人喊着要把伟创力放进中国的“不可靠实体清单”,声势挺大。伟创力一看这架势,赶紧调整,把一部分人调到北厂去,但没赔偿,愿意去的就去,不愿意的就走人。

2020年,伟创力试着降价拉客户,想把订单补回来,可没人买账。华为的事儿传得太广,谁还敢跟这种翻脸不认人的公司合作?到了最后,他们只能把珠海工厂卖给国内一家公司,套现点钱喘口气。伟创力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基本瘫了。

扣押物资的事儿让他们的名声烂了街,欧洲有家公司2021年直接拒绝跟他们合作,说是信不过。疫情一来,雪上加霜,裁员和重组成了常态。到2023年,他们的市场份额掉得厉害,从EMS行业的龙头滑到了二流,靠着老技术苟延残喘。新客户不敢来,老客户跑了不少,日子过得紧巴巴。

不过得说清楚,网上有些夸张的说法,说他们“垮台”了,其实是夸大了。Flex官网和财报显示,公司2024财年净利润为4.71亿美元,14万员工,业务覆盖30多个国家。但跟巅峰比,那是天壤之别。这“垮台”更多是形容他们在中国的失势,不是真倒闭。

四、深层原因与教训

伟创力为啥会走到这步?根子上还是中美博弈的大背景。2019年那会儿,美国就是要压华为,不光是技术封锁,还逼着产业链上的公司选边站。

伟创力作为美国公司,觉得听政府的没错,可没想到这一步棋走得太臭。华为不是小角色,全球市场那么大一块蛋糕,伟创力自己掂量错了分量,以为扣点货就能站稳脚跟,结果踢到了铁板。

禁令出来后,有些美国公司悄悄找漏洞,继续跟华为做生意,伟创力却硬邦邦地执行,合同都不管了。这说明啥?他们压根没把中国市场当回事,以为丢了华为还能随便找别人补上。可现实是,中国这块市场没那么好混,华为一走,伟创力的订单链直接断了。

反过来看华为,被伟创力坑了之后,他们没坐着等死,直接加大研发投入,自己搞芯片设计。2020年出了麒麟9000处理器,2023年又推5G新品。这不是运气,是硬实力。深圳总部那几年忙得热火朝天,研发团队加班加点,硬是把5G技术和自主芯片攥在手里。

华为还找了一堆国内代工厂,把供应链重新搭起来,尽量不靠国外。国内供应商也趁机崛起,填上了伟创力留下的空子,整个产业链反而更稳了。现在华为的市场份额又回升了,全球消费者还挺认可,算是从绝境里杀出一条血路。两家一对比,高下立判。

五、现状

Flex官网上还在吹自己多牛,但数据不会骗人,2023财年收入比巅峰时掉了一大截。他们想翻身,难啊,名声这东西毁了不好修。

Revathi Advaithi,这位2019年上台的CEO,接了个烂摊子。她之前在Eaton干得不错,可到了Flex,赶上这堆破事,估计也头疼。辞职后她去做顾问了,还搞点慈善,算是给自己找条后路。

华为2023年收入接近1000亿美元,比2019年低点强多了。任正非那句“活下来就是胜利”,还真不是吹的。

1 阅读:1056

粤城时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