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在古都洛阳出差,一路有感,遂将途中所思所见略作记录。
民营智库的春天
这是我第一次到洛阳,为了一份重要的标书。
几天前,我意外收到一条中标通知。一家排名靠前的中国500强特大央企的子公司,既和我们不相识,也没有沟通过,仅仅通过公开招投标,就选择芯谋研究这样的民营智库来为它做半导体十五五规划。这个结果太出乎意料了。
一开始我都不知道有这个项目,直到我收到中标短信通知才知道同事投标了这个项目。特大央企、素未谋面、也没朋友介绍,就选择我们为它做十五五规划。如此信任,我门必须高度重视。
五年发展规划不是一般的商业项目,它决定着一家企业未来五年的走向和重大投资。肩负重任的央企对于这种项目有严格的审核流程,以前此类项目往往是国有智库和国际智库的混合双打。而现在交给芯谋研究这样的民营智库,是对芯谋研究的能力和口碑的高度认可,绝对不能辜负客户的信任与选择。于是我们组成专班,这几天和同事们在洛阳和客户深入交流。
同样在这个月,我们还参与了另一个北方国企的十五五规划的竞标,虽然最后客户选择了与他们一直合作的爱尔兰智库,但我们还是进入了最后阶段的PK。
十多年来,因为国际形势以及半导体产业的敏感性,国际化智库不接地气、难入产业(这也是十年前我从国际智库出来创业的主要原因),所以国际化智库在中国不断缩减人员,收缩业务。十年前,还没有创立芯谋研究的时候,半导体领域几乎没有民营智库,而现在民营智库多到开“卷”;平心而论,十年前的民营智库也没有能力和机会参与这么大的咨询项目,尤其参与央企/国企的重要项目。而现在民营智库不仅长出了一身肌肉,也获得了产业界的认可。
不得不说,民营智库的春天真的来了。
一路前行,继续奋进!
天津桥有感
这几天忙于工作,无暇去名闻天下的白马寺和龙门石窟,但一定要忙中偷闲到天津桥看看。我第一次知道天津桥还是从黄巢的《自题象》(真伪不探讨):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这首诗对人生境遇的起落写得太入心了,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后来还专门深入了解了天津桥的历史。
今天特意过来感怀一番,但天津桥只剩遗址,唯有悠悠洛水,脉脉无语。不知道一千一百多年前,是否真的有那样一位老人,在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之后,放下一切,看谈一切,在此处的夕阳中,“独倚栏干看落晖”。
这些年半导体产业迅猛发展,形势波澜壮阔,在时代洪流中,产业人的变动也层出不穷。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赴考场。有人急流勇退,有人坚持奋斗。
再看我们身边的人,或许今天寂寂无声,“功名藏尽拥僧衣”,但当年也曾是“四十年前马上飞”;或许今天风光无限,“三陷思明三突围”,但明天也会“铁衣抛尽衲禅衣”。
人生韶华短,江河日月长。无论职业生涯是波澜壮阔还是平平淡淡,每一个人最后都会“石榴园下禽生处,独自闲行独自归”。唯有通透豁达,方能沐夕阳而如坐春风。况且生平做事问心无愧,做人做事一派正气,你就永不孤单独行。
后记
短短两天的洛阳之行结束了,感谢洛阳朋友们的热情接待,无私分享,坦诚交流。虽然洛阳牡丹的花期到月底才到来,但我已感受了洛阳芯片的春天,期待下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