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半导体行业中美对等关税应对策略研讨会在上海成功召开。会议由浦东工商联、张江管理局指导;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上海保税区域协会、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上海泓明供应链有限公司、浦东工商联集成电路委员会承办。
浦东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姚琼;浦东区工商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孙怡俊;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副主任陆启星;张江管理局副主任胡伟;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奕武;上海保税区域协会首席专家应钧;上海保税区域协会执行会长、泓明供应链集团总裁曹明;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副会长、泓明供应链集团执行董事沈翊等出席会议。
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奕武致辞中表示,全球半导体产业面临变局,中美经贸关税措施考验产业链韧性与行业协同创新能力,需要从技术创新、合规管理、开放合作三个维度协同发力,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国产替代;企业要跟踪政策变化,完善法律法规和风险防范体系,建立专业化供应链体系,关注合规经营;坚持竞和思维,协会推动对话机制,参与团标制定,传递企业诉求。
上海保税区域协会执行会长、泓明供应链集团总裁曹明致辞时表示,美国关税升级,对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影响广泛,涉及设计、设备、材料等环节,导致成本激增、供应链中断、订单流失,供应链区域化发展趋势明显。上海保税区域协会搭建沟通平台,提出企业应梳理供应链、参与原产地规则认定、与政府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开展去美化供应链建设、推动供应链数字化等应对策略。
在主题分享环节,泓明供应链集团贸易合规部高级经理白沥做了题目为《对等关税下集成电路产业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报告,白沥回顾贸易战以来应对举措,提出进口货物操作方案,如利用保税优势、加工贸易手册、RCEP 和 FTA 优惠等。针对设备供应商、晶圆厂、设计企业面临的关税问题,分别给出无代价抵偿、开设加工贸易手册、利用香港流转等解决方案。还探讨了多芯片成品原产国认定、货物维修征税、加工贸易手册设立等问题及建议。
上海保税区域协会首席专家应钧做了题目为《上海保税区域转型升级与中美对等关税》的报告,应钧表示上海保税区转型升级工作因中美贸易战受影响,4 月 9 日海关规定对加工贸易、保税仓库等产生诸多限制,影响企业运营。目前上海保税区存在出口拉动不足、物流占比过高、领先优势减弱等问题,转型升级设想包括打造贸易中心、发展综合功能区、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多功能转型等,同时考虑应对贸易战的功能设置。
芯谋研究评论部研究总监柴宗盛做了题目为《对等关税下集成电路继续走出去的抉择》的报告,柴宗盛认为中美关税大战可能以有限妥协的方式结束,部分集成电路产业链走出去是应对美国关税的重要选择。中美在高科技领域长期对抗又不断妥协,可能在中美之外形成几块双方都认可的、既是“中国+”又是“美国+”的公共制造区域。这是中美在妥协中形成的新全球化,在这个新供应链形成过程中,中国应该按照有利于中国的模式来塑造新的全球供应链——以东盟为支点,积极拥抱欧洲,理性接触印度。
本次研讨会深入分析了半导体行业在中美对等关税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各位专家和企业代表分享了应对策略和经验。强调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做好合规管理、积极开拓市场、参与政策沟通,同时协会和政府应发挥桥梁和引导作用,共同推动半导体产业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