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来电”——论取消手机税的长短

科技有芯谋吖 2025-04-14 21:22:32

虽然特朗普说绝不首先给中国打电话,但这次取消部分对手机和电脑加征的关税,于实际影响而言,这就是一个最长情的主动来电。根据美国2024年的官方贸易统计数据,这些豁免涵盖了超过101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约占美国从中国进口产品的22%,而且事关芯片等高科技产业链,辐射深远,意义重大,足以将其视为美国主动明显让步的象征。此外,这次豁免对于预判难以琢磨、不可预测的特朗普也意义重大,暴露出他的能量边界和底层逻辑。芯谋研究对此有以下看法:

一,特朗普并非无所不能。对一个国家做脱胎换骨的改变,必须要有无上的权力,貌似特朗普权势滔天,但是依然远远不够。这里先讲个故事,北宋开宝九年(公元 976 年),宋太祖赵匡胤以西巡洛阳为名,试图造成迁都之实,来改变首都开封无险可守的局面。但被晋王赵光义带领大臣拦住马头,以国家安危“在德不在险”给否了。当时北宋建国区区16年而已,但形成的既得利益,已经让开国皇帝宋太祖都无力撼动。

特朗普发动关税大战,回归制造业,要改变二战之后80年来形成的格局,这是动摇美国国本的大事,但其权力远不及宋太祖。狂征关税不仅影响着美国科技巨头以及华尔街的利益,还影响到每一个美国人的钱袋子和价值观。据耶鲁大学的测算10%普遍关税+145%对中国商品关税,将导致物价在短期内上涨2.9%,平均每户家庭购买力损失约4700美元,约占美国低收入家庭年度支出的12.4%。这要撼动的是比迁都要大得多的既得利益。

特朗普几乎是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美国,对抗整个世界。尽管他长袖善舞,深谙交易的艺术,但是鉴于特朗普脆弱的权力基础,以及现代经济对未来趋势的灵敏指征,不待关税恶果变为现实,已经通过物价上涨、美国国债收益上涨、股市大幅震荡、科技龙头公司股价大跌、共和党中期选举看衰等,对特朗普形成强力“兵谏”。所以在外界对特朗普的突袭做出足够多的反应之后,还是有很多东西可以限制特朗普的肆意妄为。

二,决定关税最终走向的是市场。关税大战启动以来,中国首先理智地以流片地来认定是否为原产于美国的芯片,避免误伤中国电子产业。在几个小时之后,美国又赦免对手机和平板等。中美两个特大经济体,纵然矛盾重重,交锋激烈,但是在最重要的产品进港之前,都避免关税误伤泛芯片产品。同时,两大经济不约而同展开护盘行动,防止关税对金融市场的过度冲击,因为金融市场还直接关系着消费者信心的强弱。以上种种说明,关税真正的决定性因素还是消费市场和金融市场,半导体产业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独特性,无论哪一方都要慎重以待。

在消费市场,特朗普赦免手机、电脑等,也是充分考虑对个人消费市场与选情的冲击。145%的关税可能使iPhone价格从1200美元飙升至2300美元或更高,严重冲击消费者购买力。相比之下,家电(如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纺织品(如服装、鞋类)等单价较低,关税导致的涨价(如10-20%)对消费者支出的绝对影响较小。所以这些产品就没有被赦免。此外手机电脑的主要消费者是年轻人,这是特朗普票仓重要增量因素。2024年大选,年轻选民对特朗普的支持率较2020年显著上升(从36%增至46-47%),出现明显反转。

在金融市场中,苹果、英伟达等科技公司在标普500指数中的占比约为30%。科技巨头过不好,美国股市也不好过。从2025年以来,Deepseek打破了美国AI与芯片软硬加成,直线上涨的闭环逻辑。在英伟达大跌之后刚刚回稳,现在关税影响下苹果又开始跌跌不休。所以在科技巨子和华尔街大佬轮番游说,特朗普也必须回头。

与此同时,中国毕竟是14亿人的大市场,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大型企业对于中国市场还是保持高度的热情。中国半导体和电子产业链经过多年发展获得了强大的韧性,已经与全世界千丝万缕地联系在一起,如今想要一朝剥离也绝非易事。

三,去中化缓慢与高科技产业链难以入美。从2018年开始苹果等科技公司就开始大规模地去中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印度市场2024年iPhone的生产占比升至15-20%;越南为苹果生产的非iPhone产品占比达到20%,AirPods生产周期从2020年的45天缩短至2023年的30天,接近中国水平;2023年中国大陆零部件占苹果供应链的比例从2018年的40%降至约30%。

但是中国供应链依然无可替代,苹果的去中化努力并没有取得颠覆性的成果。2024年,中国生产全球80%的智能手机,苹果90%的iPhone仍在中国组装。印度和越南缺乏类似生态,供应商协调成本高。因为生产苹果的工作要求严苛,生产场景不友好,需要当地比较有竞争力的工资才能让工人克服工作带来的不快。所以,只有人工比中国更便宜的地方才能获得足够数量的生产工人,即便如此,印度越南的进展也不如预期那么快。

基于以上,美国人也开始正视美国发展制造业的现实。由于手机等科技产品的生产对产业链和产业工人的严苛要求,据称美国科技行业直接游说白宫,将智能手机和其它产品的组装业务回流到美国本土是不可能的。

相对而言,纺织、家具和家电等供应链更短,生产难度更低的产品更适合在美国制造。这些产品单价更低,产品价值来源单一,可以享受一定的“made in America”的产地红利,有人愿意出相对高价购买。但是对于价值不菲的电子产品,动辄几十个上百个供应商,美国普通人很难有国货当自强的浪漫,一是消费者不愿意拿出不菲的真金白银为爱国心买单;二,苹果价值链漫长,普通人谁愿意去管CPU、NAND ,MEMS 、DDI等是在哪国制造。

目前苹果在继续做去中化的努力,正在印度和越南改善电网、物流等基础设施,同时设立培训机构训练工人。鉴于三星已经大幅降低对中国的依赖,假以时日,或许在三五年之后苹果也能够大幅降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届时关税大战可能就少了很多羁绊。

四,关税赦免是长期还是短期。美国官方表示,特朗普将很快对半导体启动新的国家安全贸易调查,这可能会导致新关税。但是目前推动特朗普赦免关税的主要原因是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9%升至4.5%。由于国债收益率的上涨将推高借贷成本,威胁经济稳定,反映了投资者对通胀、赤字的担忧。在与中国针尖对麦芒的时候,特朗普冒着颜面尽失的压力,赦免了中国最重要的出口产品,显然形势严峻到让他不得不如此。

摩根士丹利、JPMorgan等预测美国国债收益率维持高位或突破5%。但Bankrate、CBRE等预计通胀放缓或衰退将压低收益率,2025年底可能降至4.0%或更低。纵然美国国债收益有很大不确定性,但它与关税、通胀这些因素强相关,正是特朗普最近的操作才让其大幅上涨,所以它已经成为特朗普的紧箍咒,在加关税时会让特朗普束手束脚。除非美国通胀明显改善,否则关税大战的烈度短期内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但是鉴于特朗普的反复多变,而且他也喜欢以多变来对谈判对手施加压力。特朗普最新表态要启动国家安全关税调查,重点关注半导体和整个电子产品供应链,或许会给中国半导体制造新的麻烦。总之在其持续施压之下,中国半导体不能有太多幻想,只能保持底线思维,做好自己的事。

结语

虽然只是部分产品被赦免125%的关税,基础关税还在,其它产品也并未赦免,而且这也是特朗普不得已而为之,但被赦免的产品价值巨大,还是可以将其视为特朗普主动示好。拜登政府时,前财政部长耶伦在中美关系最紧张时访华,再三强调不希望中美脱钩。这应该是美国政商界的主流意见,毕竟中国在各方面的作用目前还无可替代。

中国作为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更理性的一方,也一直在为防止脱钩而努力。此前中国对等关税以流片地来确认原产地,就是避免伤害自身的理性之举。允许美国半导体相关产品在中国市场拥有合理份额有益于防止脱钩,一方面很多美国芯片、设备无可替代;一方面关税大战中,我们也要手中有牌。如果没有苹果产品,或许赦免也就不会发生。正如前文所述市场才是中美经贸往来的压舱石,中国市场越大,特朗普越不敢轻举妄动。

0 阅读:0

科技有芯谋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