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了解蛇在中国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不无裨益,也可沾份吉祥

大树作笔啊 2025-02-02 13:44:33

每到一个属相年,人们都会把象征这一属相的动物抖搂出来,极度地渲染一番。

或作为耀眼的年画,四处张贴;或作为对联中的关键词,敬奉于门头。

唯独在蛇的属相年,不少人还忌讳这一凶神恶煞的形象,少有蛇的图画,更无对蛇的赞美与崇拜了。

文物:人面蛇身俑

实际上,蛇在中国文化中拥有吉祥、富贵、长寿、重生的美好寓意。无论是在早期先民的创世神话、图腾崇拜、祭祀活动中;还是在后世社会中的殿堂壁画、小说戏曲、市井生活里,都以绚丽多姿的蛇文化述说着中华民族的深层信仰和集体观念。

伏羲、女娲图

以伏羲、女娲、盘古为代表的创世人物,皆与“蛇”有着紧密的关联。

《史记》如此记载伏羲:

蛇身人首,有圣德。

《楚辞》这样描绘女娲:

人头蛇身,其体如此。

《山海经》形象地说夸父:

把两黄蛇,名曰夸父。

伏羲女娲人手蛇身绢画

这幅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绢画,既是人蛇合一的力量象征,也是生殖崇拜的内涵,表现出人们对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的美好祈愿。

华夏文明就是在这种人蛇交融中,构建起始祖文化至高无上的精神内涵,开启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前行之路。

伏羲、女娲蛇身拓片

这张拓片中的伏羲与女娲更是全蛇形象,可见我们先祖对蛇的崇拜胜于对其他动物的态度。在他们的心目中,唯有借助蛇的神力,才能捧日托月,开天辟地,创造历史。

商朝时期的蛇头青铜器

商周时期盛行青铜器与玉器,拥有这些器皿就是一种富贵和身份的象征。器皿上自然少不了蛇的形象,而且更细腻、更精致、对蛇的崇拜也更虔诚。

正在热映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中出现的青铜大鼎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蛇的图像,这正是蛇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战国时期的蛇像玉器

春秋战国时期的铸造技术已趋成熟,形式多样,给蛇文化的展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名为两头蛇纹钟的珍贵文物,蛇头与蛇身清晰,蛇纹细腻,表达了那个时代人们对蛇的敬仰。

那个时代流行佩件,刻于佩件之上的蛇形象随身可带,随时可以观赏与敬奉,使蛇文化浸透到人们的骨子里。

身身青铜器挂件

您看这枚青铜佩件巧妙地将蛇头做成钩状,挂于人的腰间,形成了蛇与人体的高度贴合。

汉:蛇身瓦当

汉代期间,蛇的形象出现在建设使用的砖石上,使蛇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形影不离的伙伴。今天出土的汉瓦当、汉方砖等文物,蛇的图案清晰可见,也能看出我们的先辈对蛇是如何地虔诚。

身身唐三彩

唐宋时代流行兽首人身生肖俑,蛇自然也少不了。

您看这个唐三彩是蛇缠绕在龟身之上,蛇头与龟头同咬着一只碗,构成一幅很美的图画。

可想那时候的蛇年把蛇供奉到了何等神圣的地位。

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剧照

明清之后,蛇的灵瑞、吉祥、富贵在民俗故事中广为流传,其中小说《白蛇传》最为出名。它用人、蛇相恋的故事,弘扬了女性追求自由与真爱的勇气。

自这部小说改编为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后,蛇的善良与美好更是广为流传,老少皆知。

可爱的蛇年生肖画

所以,蛇不是凶神恶煞的猛兽,而是维护生态平衡的益虫。蛇的形象光明正大地出现在生肖图像中,显得格外的可爱、可亲、可敬。

可爱的蛇年生肖画

无论是蛇年出生的朋友、还是生活在今天的大众,都可沾一份蛇的吉祥与喜庆,健康长寿......

0 阅读:1

大树作笔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