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死马上不坠,一麾发伏雁行出,西夏党项人如何打造铁鹞子重骑兵

冷兵器的斗争 2023-11-09 08:25:07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披澜读史

字数:3524,阅读时间:约9分钟

编者按:北宋苏舜钦在他的诗作《庆州败》里详细地描写了庆州战役的全过程。作者痛斥北宋君臣的文恬武嬉,以至于被西夏所败。但同时,诗文里也提到了西夏军队中骁勇善战的骑兵部队,“一麾发伏雁行出,山下掩截成重围。”这支被称为“铁鹞子”的精锐骑兵部队,是西夏能以寡敌众,屡屡败敌的关键,而这支部队也是今天我们介绍的主角。

按照《宋史》的记载,西夏铁鹞子毫无疑问当属于重骑兵,其中甚至有不少应是具装骑兵:“以铁骑为前军,乘善马,重甲,刺斫不入;用钩索绞联,虽死马上不坠。遇战则先出铁骑突阵,阵乱则冲击之;步兵挟骑以进”。

不过不同于以往人们惯常印象中重骑兵笨重、缓慢的固有印象,铁鹞子却是一种行动极为迅捷的重骑兵,《宋史·兵制》称:“(铁鹞子)百里而走,千里而期,最能倏往忽来,若电击云飞”。虽然“电击云飞”的说法不免夸张,但基本上也能从中看出,这是一种冲击速度极快的重骑兵。这种特性也让我们得以一窥西夏战马的神骏与健硕。

众所周知,唐代骑兵之所以精锐,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所拥有数量众多的优质马场。欧阳修曾在奏折里总结过唐代养马地的辽阔:“唐世牧地,皆与马性相宜,西起陇右、金城、平凉、天水,外暨河曲之野,内则岐、豳、泾、宁,东接银、夏,又东至于楼烦,此唐养马之地也。”

在这其中,又以河曲牧群、陇右牧群、岚州牧群等西北牧群最为主要,这些规模庞大的牧场在我国西北方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环形区域,安史之乱后,党项诸部迁往灵、庆、夏、银、绥、延、胜等州,这些地区中,灵州为灵盐牧区中心,而如夏、银、绥等州处于河曲牧群之内,夏州为“北河之曲”牧群中心,昔日唐人更是在夏州设有群牧使,雍熙二年,北宋夏州行营破地处银州以北的悉利族,获“获马牛羊畜三万计”,可见夏州畜产之丰饶。

公元1004年,李德明“西掠吐蕃建马,北收回鹘精兵”,三十二年后,李元昊占据瓜、沙、肃三州,已然拥有河西走廊之全境,就连焉支山麓的山丹牧此时也归西夏所有,唐代所经营养马地,已近半归入西夏之手。在如此优渥的资源加持下,西夏骑兵所用战马的品质自然相当可观。

如今人们主要是通过西夏王陵和各类墓葬中出土的文物了解西夏马的特点,如王陵中卧座石马,“双耳上耸......额门鬃毛中分贴于脑际,颈上鬃毛较长,倒向后斜贴颈部”,而从甘肃武威西夏墓出土的彩绘木版画中来看,画中战马的神态动作酷似蹄踏飞燕铜奔马的对侧步步法形态,因此一些人猜测当时的西夏战马有着甘青马的血统,这一品种的马匹又称为契丹马,主要出产于祁连山南北两麓、青海湖周围等区域。

除了甘青马外,由于西夏北邻辽国,在长期对峙交流过程中,西夏也会获得数量可观的蒙古马。蒙古马适应力强,能经受恶劣的气候及粗放的饲养条件,极其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同时,由于西夏长期占据河西走廊,也有很大的机会引入西域地区的优质马种大宛马。

三种优良马种在黄河九曲之地繁衍、选育,最终繁衍出了闻名遐迩的西夏良马。宋夏战争中,西夏动辄调动数万骑兵参战,这些骑兵当然不全是所谓的“铁鹞子”,但这种战马的储备和使用水平,足见西夏良马数量之充足。而庞大的军马基数下,西夏人当然也就有底气优中选优,为其王牌部队铁鹞子挑选最为优良的战马。

除了战马之外,西夏的冶铁锻造业水平同样令人注目。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当属西夏瘊子甲。虽然名字有些奇怪,但瘊子甲却是当时少有的珍品。和宋辽金主要使用热锻技术不同,西夏铠甲多以冷锻法铸造,沈括对西夏甲有着极深刻的印象,《梦溪笔谈》里称:“(瘊子甲)铁色青黑,莹彻可鉴毛发,以麝皮旅之,柔薄而韧......凡锻甲之法,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锻之,比元厚三分减二乃成。其末留箸头许不锻,隐然如瘊子”。

昔日北宋名臣韩琦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时,主持泾原路防务,得知镇戎军珍藏着一副西夏瘊子甲,于是让人在五十步外用强弩试射,结果却“不能入”,唯一一支射入瘊子甲的箭矢是意外射入了甲片孔,却又被甲片孔周围的甲片生生刮起一层铁皮,可见其防护力之强。

除了瘊子甲这种防御力极高但却极其耗费工时人力的稀有铠甲外,西夏骑兵最主要的铠甲当是锁子甲。值得一提的是,从内蒙古额济纳旗附近出土现保存于西夏陵博物馆的铠甲实物来看,西夏锁子甲是以小铁环缀合而成,胸背甲皆两层,处于方便行动的目的,掩臂为单层甲,且无甲裙前缀,甲身较短,是典型的骑兵甲形制。

和骑兵甲一样,西夏马甲的形制也较为成熟,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马甲往往流行用“寄生”作为装饰,这种饰品同时还能保护骑乘者的后背,可以说,“寄生”是当时具装甲骑的标志性部件之一。

而从西夏史学者史金波对西夏晚期黑水城军抄中诸多军籍文书的翻译整理来看,西夏马铠护具中并不包括这一配件,相反,其部件中多了一件专门用于防护战马咽喉的“护喉”。由于没有“寄生”,铁鹞子在骑乘时的防护力有所下降,但马上的灵活性却要高一些,这也是这一时期辽金宋三朝马铠的主要特点。

不过,虽然同样是重骑兵,西夏人在使用铁鹞子时,其战法战术与宋辽金皆有所差异。以金国骑兵为例,其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可以顶住伤亡一次次发动冲锋,相比之下,西夏重骑兵部队就显得没那么硬核了,南宋名将吴阶在总结西夏和金国骑兵的差异时提到,“屡战西戎,不过一进却之间,胜负决矣。至金人则胜不进,败不乱,整军在后,更进迭却,坚忍持久,令酷而下必死,每战非累日不决”。

但也别小看西夏,作为一个长期与辽金宋交战的势力,西夏也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武德充沛”。虽然讨论铁鹞子时经常有人援引《宋史》“遇战则先出铁骑突阵,阵乱则冲击之,步兵挟骑以进”的说法,但西夏人却也不是只知道骑兵一波流莽到底的憨货。西夏军最善于利用骑兵的机动性,以“诱敌深入,设伏聚歼”的方式在局部形成优势军力。宋人评价西夏李元昊“用兵多立虚寨,设伏兵包敌”,就是这一战略思想的体现。可以说,大多数情况下,当西夏敢于用重骑兵突阵,就代表着双方的军队实力已经强弱分明了。

事实上,北宋和西夏都清楚其骑兵的短板,徽宗政和三年,北宋秦凤路经略安抚使何常就提到了一种名为“陌刀法”实际为斩马刀法的对夏战术:“又步兵之中,必先择其魁健材力之卒,皆用斩马刀,别以一将统之,如唐李嗣业用陌刀法。遇铁鹞子冲突,或掠我阵脚,或践踏我步人,则用斩马刀以进,是取胜之一奇也”。在面对宋人长短远近、多兵种配合的军阵时,西夏若是一味以骑兵打头阵就显得有些头铁了。

与之相对应的,西夏崇宗乾顺时,庶弟察哥建议设立强弩军以对抗北宋的重步兵方阵。并称:“自古行师,步骑并利。国家用铁鹞子以驰骋平原,用步跋子以逐险山谷。然一遇陌刀法,铁骑难施;若值神臂弓,步奚自溃。盖可以守常不可以御变也。夫兵在审机,法贵善变,羌部弓弱矢短,技射不精,今宜选蕃汉壮勇,教以强弩,兼以标牌,平居则带弓而锄,临戎则分番而进。以我国之短,易中国之长,如此,则无敌于天下矣。”由此可见,即使西夏以骑兵见长,在实际作战时也会根据兵种、地形乃至多寡来确定合适的作战方案。

当然,西夏虽然善于多兵种配合作战,其作战核心依旧是数量众多且骁勇善战的骑兵部队。在与北宋的交锋中,一旦步兵占据主导地位的宋军不能利用地形或者其他方式有效遏制西夏骑兵的驰突纵横,那么胜负的天平就会迅速倒向西夏。

宋夏永乐城之战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元丰五年,西夏军进犯北宋永乐城,宋军接连犯下致命错误,先是在兵力明显弱势的情况下据守城小池浅甚至没有备用水源的永乐城,又在夏军大军压境之际选择城下列阵御敌,最后又错失夏军军阵未整的良机,一系列令人窒息的失误后,西夏大将叶悖麻“纵铁鹞军渡河”,趁宋军士气低迷之际践冲乱了宋军军阵,之后再以步兵蚁附攻城,永乐城旋即沦陷。

永乐城之战一开始本就强弱悬殊,因此统军的文臣徐禧的进退失据只是加速了这一过程。相比之下,好水川之战的失败就更加令人扼腕,此战中,西夏国主李元昊充分利用了西夏骑兵的机动优势诈败,引宋将任福在好水川入伏,待宋军人困马乏之际,先是以当地生羌部队与宋军接战,最后再纵铁骑驰突,为了战功“倍道趋利”的宋军在惊惧和疲惫的双重打击下最终难逃全军覆没的命运。

总的来看,西夏虽然并不缺乏优质战马,但在骑兵的使用上依旧相当克制,除了优势极大的情况以外,铁鹞子这类精锐仍然是在关键时机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汤开建《关于“铁鹞子”的几个问题》

2、姜歆《从<天盛律令>看西夏的军事管理机构》

3、高仁《再考西夏的马》

4、尤桦《<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武器装备条文整理研究》

5、许生根《西夏马政及畜牧业探析》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披澜读史,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