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研作者团队-狮陀林主
字数:4813,阅读时间:约13分钟
编者按: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出现了这样一种说法,中国把外来的锁子甲供为上品,并只给精锐部队特供,本土的札甲给底层士兵用,最后还不忘加上几句对“秦制”的批判,再赞扬几句西方骑士阶级和日本的武士阶级。那么西方的“锁甲”和东方的“札甲”到底孰优孰劣呢?
冷研之前那篇文章《中国古代锁子甲跟欧洲锁甲无关,有特殊含义?破解困扰多年的“山纹甲”问题》已经讲过,“锁子”在古汉语中所指的范围很广,并非是典型的一扣四的欧式锁甲,而是泛指一切呈现出“锁纹”的甲胄,比如说顺治皇帝的“锁子甲”仅仅是布料上拥有锁子纹而已。而一段明人的记载则更贴近事情的真相,那就是在古代部分皮甲也可以被称为“锁子甲”:“尝见虏人锁子甲、用薄皮造成、涂裹生漆。既轻且坚。造亦甚易。”
因而中国所说的锁子甲和西方的锁甲不是一回事。至于认为锁子甲在中国古代人眼里一定防御力很好的观点,更是站不住脚的,因为高级甲胄并不一定会与防御力挂钩,而更与身份象征挂钩。这在古文中可以印证,“锁甲”更多类似于一种身份礼仪象征物,而非严格意义的实战用品。你会发现正史中的“锁子甲”更接近一种身份象征,而不是具备高防御力的甲胄。对锁甲的赞美往往也是称赞其美观,而很少称赞其实用价值:《残唐五代演义》有:“甲挂龙鳞金锁甲,袍披红艳艳红袍。”
《大唐秦王词话》里也有更细致的描写:“贯一副银锁甲:五色明珠缀锦边,银铺雁翅绿绒穿。宝妆玉带牢牢系,杂彩绒条紧紧拴。欺柳叶,胜连环,玲珑乱摆响珊珊。翻波龟背经霜重,出水龙鳞带雪寒……”。
“岳少保既死狱,籍其家,仅金玉犀带数条,及锁铠兜鍪南蛮铜弩镔刀弓剑鞍辔,布绢三千馀匹,粟麦五千馀斛,钱十馀万,书数千卷而已。视同时诸将如某某等,莫不宝玩充堂寝,田园占几县,享乐寿考,妻儿满前,福祸顿悬,天道亦自有不可知者。”——《宋稗类钞》
当是时,契丹已盟,中国无事,大臣方言符瑞,而知节每不然之,尝言「天下虽安,不可忘战去兵」以为戒。自陈年齿未衰,五七年间尚可驱策,如边方有警,愿预其行,但得副都部署名及良马数匹、轻甲一联足矣。上以为然,因命制铜铁锁子甲以赐焉。
古代文献还是小说,对“锁子”的评价大都是“这个甲好帅啊,这个甲好美啊”。
要知道,在宋金时代,官方人眼里的“实战精甲”就是那种全装铁浮屠的形象,而不是身穿锁子甲的武士形象,要说宋金时代接触不到西方锁甲那必然是不可能的,如果说古人真的认为锁甲有多么大的优势,为何唐宋军事人员不想去普及呢?
就像很多人抱怨为什么明末只引入西方火器而不引入西方冷兵器体系一样,是因为没有引进的价值。古人也更没有觉得欧式锁甲是一种比本土札甲更优秀的外国甲胄。
在宋代,中国本土亦能生产锁甲,比如说宋代已经有专门的“拔条作”,也就是专门拉拔铁丝线的生产部门,而宋代士兵甚至可以得到穿在札甲下的锁甲:皇佑元年四月御崇政殿阅宋守信所献黒漆顺水山字铁甲至道二年二月戊戌诏先是造明光细网甲无里宜以紬裹之俾擐者不磨伤肌体。既然已经熟悉了锁甲,那宋人对其优劣是有认识的,但是宋人并没有人认为锁甲比扎甲更好。
很多人会认为中国古代不能生产出铁丝,也就是通过拉拔来生产铁丝,但要知道,公元前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世界各国对金属丝线的生产实际上是通过卷铁片卷出来的,比如说在《罗马不列颠的珠宝》一书中,古罗马的金属丝线并不需要完全靠拉拔来生产,书中提到:“人们对古代金属丝的制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现在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在这里所关注的时期并没有制造出拉丝。“
而兵马俑内铜车马马头上的铜丝一样是通过卷扭滚压出来的。因而是否掌握拉拔金属丝并非不能生产金属丝线,罗马锁甲也没有完全使用拉拔制成。
▲(宋石刻里面的锁甲,锁甲在宋代已经被中国熟悉)
▲(国朝五礼仪里面的锁甲)
那重头戏来了,古人不是认为“锁子甲射不可入”吗?诚然,《旧唐书》和明朝的方以智都认为,锁甲(五环相扣)是“射不可入”的,现代测试不是更说锁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骑枪冲刺吗?
且不说“防箭”和“射不可入”仅仅是一种甲胄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完全不能防箭你还穿个锤子?),如此功能就连希腊亚麻甲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做到,而且某些人显然没考虑到古人的语境问题,因为“射不可入”其实更可能是一种古文中形容某些特殊甲胄(除了常见的铁札甲以外的甲胄)的防御力的特有虚文,这可以在很多文献中找到依据:
如新唐书记载“襞纸为铠,劲矢不能洞”要知道这里提到的纸甲还只是一种劣质货色,甚至不是什么高级货:“商表处山东宽乡,置备征军,凡千人,襞纸为铠,劲矢不能洞。”
而《明朝档案总汇·八十一册》第63页中记载:“纸甲虽极费工本制造,止利用於南方可当苗夷之毒弩、倭夷之铅弹,故闽浙之兵皆用纸甲,实不能抵北虏之强弓利锻也,且到京验试,不过二三十步之外以箭射之,无有不透之理”。
再还有《国初事迹》中记载“(朱元璋麾下)将士攻城时,系拖地绵裙,或红或青绿,以其虚胖,箭不能入,头戴阔檐红皮壮帽,插“猛烈”二字小旗,后地广,易用铁甲等器。”
也就是说,古书说锁甲射不可入,但古人同时还认为纸甲, 皮甲,乃至炮灰和穷鬼用的那种质量极低的棉裙也是一样“射不可入”的,至于实际效果恐怕并没有书中描写的那么理想,毕竟朱元璋后来有钱时就果断把棉甲换成铁甲了。至于锁甲是不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射不可入乃至能抵抗骑枪冲锋。
我只能说,如果它真的能有效抵抗骑枪,那古人还玩骑枪是干什么呢?至于防箭,在百年战争期间,就有很多骑士被长弓射杀的记载,比如说John Lydgate关于阿金库尔的历史记录里面就指出:
Our archers shot full heartily, and quickly made the Frenchmen bleed; their arrows went at great speed, and took down our enemies;through breastplate, haubergeon, and bascinet they went. Eleven thousand weres lain there all in a row; you know right well that it was so。我们的弓箭手奋力齐射,干净利落的让法国人血洒疆场,他们的箭飞快的射向我们的敌人,刺穿了胸甲,锁甲衣和头盔,1万1千人在被接连不断的杀死在地,你很清楚这是真的。
同样的,在波斯阿拉伯战争中一样出现锁甲被射穿的记载:
当阿拉伯人开始向我们射箭时,我们便高喊‘杜克!杜克!',这个词的意思是‘线轴’。这些‘线轴’如同骤雨一般持续不断地向我们袭来,我们渐渐支撑不住。我们的弓手射出的箭顶多只能挂在阿拉伯人的衣服上,但他们射出的箭却足以穿透我们身上的锁甲和双层护胸甲。
显然,你完全可以在文献中找到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然后根据需求再断章取义。因为战场上的未知因素实在是太多了,现代人僵化的测试根本无法还原古代的真实情况,更何况古代的“箭不能入”的描述带有一定的文学性,不能完全当真。
当然了,锁甲因为本身带有的一定防刺属性且因为柔软容易隐藏在衣服当中,作为生命的最后一套保险还是很有价值的,比如朱元璋在一次被人手持骑枪追杀的过程中,就靠衣服里面的连环甲保了一命,尽管这也有朱元璋跑的快的因素在里面。
更为荒唐是,欧洲锁甲流行的时代恰恰是步兵装备最为糟糕的时期,甚至于让军队自备军械往往是部队装备水平低下的罪魁祸首之一,比如亨利二世提到了残酷的事实,一支由100名来自什罗普郡的100名步兵军士仅仅4人装备了锁甲。
但是按照财富水平,这些人理因佩戴短锁甲,毕竟,军人们也是人,也要生活,吃饭,养孩子,就像很多人到社会中生活会被生活中的各种开销给整疯一样。因而我们根本不能用一种游戏思维去考虑现实情况。
也就是说很多西粉总是喜欢拿士兵的工资能负担甲胄,来说明东西方的差距都建立在一个荒唐的假设上,那就是中国古代士兵会自己负担军械,但现实是根本不是,历史更可以证明,秦制下的政权往往能给予士兵最优等的甲胄,很多人笑话宋朝的士兵披甲率差,训练差,却不知宋朝人的标准有多高,宋朝的三色甲(弩手,弓手和枪手)的重量则大都超过20公斤,枪手和弓手甲则超过30公斤,请问欧洲步兵的装备啥时候达到过这个重量?
只要阅读史料,你就会发现唐宋时期对甲士标准之严格,比如说《北征录》内,正常的正规步兵(步人)必须装备全装甲,这一切刚好可以跟《武经总要》内的步人甲对应,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宋朝官方的标准是每个步兵必须身披全装甲,身穿短甲甚至都不会被算在“带甲”范围内:
▲衣甲亦定长短为三等,量人材大小给之。
马燧镇太原,燧以晋阳王业所起,度都城东西平易,受敌时天下骚动,北边数有警急,乃引晋水,架汾而注城之东潴以为池。寇至,计省守陴者万人。又决汾水环城,多为池沼,植柳以固堤。太原承前政鲍防百井败军之后,兵甲寡弱,燧乃悉召将吏牧马厮役,得数千人,悉补骑卒。教之数月,为精骑。造甲者必令长短二等,称其所衣,以便进趋。《武经总要后集》
臣闻马军与步人之甲,有四不同。步人则直身起立,马军则蹲坐低控。马军腰圈若依步人皆用五吊,则上柱两腋而不容低昂,下擦双胯而不堪转动,所以独用四吊。
步人则两足循行,左掩则背安结项而穿扣不顺;马军则缓急上马,右掩则搐定左足而跨蹬不及。马军甲身所以独用左掩。步人则直身行立,短则露足;马军则曲膝蹲坐,长则绾绊。马军甲裙所以独用过膝三寸。步人则甲身腰圈、吊腿连成一片,名曰全装,而易为披带;(北征录)
夷狄之兵自来以全装衣甲士自来止于前后掩心副膊有皮笠子而无兜鍪故怯战(三朝北盟会编)
甲士自来止〔有〕前后掩心,而无副膊,有皮笠子,而无兜鍪,近岁军中方知带甲之利。而类似的记载则说张俊军三万人有全装甲一万套,宋人描述的合格甲胄时大都是全装甲。
▲(壁画中的宋军,身穿短甲,头戴皮笠的军队虽然按照西方的标准是有甲的,但在宋人眼里却和无甲差不多)
也就是说,宋人眼里的不合格步兵,放在西方甚至可以被归为“极重装步兵”的行列,这下大家也大概可以理解,为什么张俊的军队中三万人只有全装甲一万副了,无它,此全装甲标准过于反人类而已,同时代的欧洲也没有能做到人均一套重量超过20乃至30公斤的甲胄。更重要的是,古人还记载:
凡全装甲一副费钱三万八千二百马甲一副费钱四十千一百弓一费钱二千八百弓矢百费钱七千四百弩矢百费钱六千五百提刀一费钱三千三百应鼓一费钱六千五百皆有奇凡鍪甲一副率重四十有九斤(大约30kg)此其大略也
以一个宋朝平民日得100文的收入来看,一副重达30kg的全装甲大概折合宋朝一个普通人1.04年的收入。而欧洲重量和防御面积远不如全装甲的锁甲衫价格高达10镑,同时期英国平民年收入不过1.79英镑一年。
也难怪国王发现本应该自备锁甲的士兵阶层却根本无力负担盔甲装备,毕竟人家想生活好点,当然只能牺牲装备了,而“费拉的中国士兵”则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更有甚者,甚至因为甲胄不合身而自己割一部分扔掉:
长者不过膝腕而矢石可及,短者垂及脚面而泥泞不前。小有不便,则拆去甲叶而遗弃不收;大有所妨,则割去全段而抛掷不顾。制作之艰,耗费之广,不几于徒费乎?故君子谨其微于制作之初焉。是谓甲制。(北征录)
显然东方的札甲依托着制度优势,在防具装备领域,全面压制了西方的锁甲。
在秦制下的宋朝,官员们为了在士兵中普及重量在20kg到30kg的全装甲而焦头烂额时,同时期欧洲却连铠甲的有无都无法有效解决,不知有何脸皮去嘲笑秦制?有何脸皮去嘲笑秦制的札甲?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狮陀林主,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