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研作者团队-狮陀林主
字数:6019,阅读时间:约16分钟
编者按:之前网络上经常流传一种观点,那就是秦汉军的甲胄无论是从形制和装备率上,都完全无法和罗马军团抗衡。特别是头盔的装备率上更是不如。那么,实际上真的如此吗?
要承认的是,现代人复原的罗马军团在外形上很容易给人一种“现代感”,尤其是环片甲更是给予人们一种机械战士的感觉,与之相比,汉军的札盔和札甲则给人一种土包子味。但是,现代文明承袭于近代欧洲,现代审美也极其容易被欧式审美所绑架,因而我们在分析历史的同时绝对不能先入为主,自己预设一个前提去探讨历史,这样无助于得到历史的真相。
我们先从头盔去解答这个问题。
秦汉军队的头盔装备率真的很少吗?这恐怕得看跟谁比,不少人喜欢举出古代的各类武士俑和武库的例子来说事,比如说兵马俑K9801号坑内出土石铠87领,石胄43顶,而有人也指出《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其中记录的成套铠甲总计有20多万套,相关的铁甲零件也储存了58万个。
但与如此庞大的铠甲存量相比,全部的头盔相加也仅有9.8万余顶,而秦代的迁陵武库内的兵器502人有370件甲和67件头盔,披甲率为74%,装备头盔率为13.3%。而《肩水金关汉简》中则记载:革甲一绳八札十二孔 鞮瞀一绳四札八孔
可见汉代的“鞮瞀”甚至是一种札盔,在结构上也比罗马一体盔重。也就是说,秦汉军队装备头盔的数量较少且结构根本无法跟罗马士兵相比,但这种看似严谨的论证却存在大量问题,且不谈,东海郡内的武库兵马俑的k9801坑等带有武库战略储备性质的资料内,头盔占盔甲的一半,这样的比例是否是在世界范围内是很低下的还是有一定的疑问。
以帕提亚帝国为例,帕提亚帝国绝大多数的步兵和弓骑兵并没有足够的防具进行武装,其骑兵中占大部分的弓骑兵更是几乎没有甲胄装备,而后期的萨珊帝国也类似。如此看来,即便假设秦汉军队的头盔装备率真的仅仅只有甲的一半,如此头盔装备率在世界范围内被说成低下恐怕是有失公正的。
实际上,从我国的历史来看,的确很难得出中国士兵不重视头盔的结论。因为我国古代对士兵防具的看法大都是“甲胄并举例”的:
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
秦带甲百馀万,车千乘,骑万匹,虎贲之士跿跔科头贯颐奋戟者,至不可胜计。秦马之良,戎兵之众,探前趹后蹄闲三寻腾者,不可胜数。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史记张仪列传》
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荀子议兵》
而召孙子,问以兵法,每陈一篇,王不知口之称善。其意大悦。问曰:“兵法宁可以小试耶?”孙子曰:“可,可以小试于后宫之女。”王曰:“诺。”孙子曰:“得大王宠姬二人以为军队长,各将一队。”令三百人皆被甲兜鍪,操剑盾而立,告以军法,随鼓进退,左右回旋,使知其禁。乃令曰:“一鼓皆振,二鼓操进,三鼓为战形。”于是宫女皆掩口而笑。孙子乃亲自操枹击鼓,三令五申,其笑如故。孙子顾视诸女,连笑不止。《吴越春秋》
而即便古文只提到“甲兵”,比如《唐六典》内的“甲六分”。但实际上在考古发掘中这些“甲”往往也是配备盔的,如曾侯乙墓的简牍就证明了这一点,虽然简牍内提到了各种甲而无盔,但在考古发掘中发现这些“甲”实际上也包含了头盔。
▲曾侯乙墓简牍反映的陪葬甲胄和复原品
显然,在史书中阅读如下片段,我们恐怕很难得出东周和战汉时期的军队在实战中不喜欢戴头盔的结论,但是或许又有人指出先秦战汉俑群和艺术形象内的士兵确实较少穿戴头盔,有人举出“免胄礼”来反驳,但问题在于,既然见天子免胄,那为什么汉俑内也会陪葬有戴头盔的甲士呢?与之对比,兵马俑坑里面虽有大量石胄出土,但是大部分秦俑显然未装备头盔。
显然,这个问题的确非常复杂,但是并不一定是难以解决的。这时候,有人指出,实际上古代的“冠”实际上也是胄的一种,而他也很聪明的找到了“证据”,那就是古代一样有免冠来表示尊敬的礼节,比如说楚灵王见右尹子革,“去冠被”,所以表示敬大臣;孙文子和甯惠子到园囿中去见卫献公,献公“不释皮冠”,二人就发怒。
由此认为,秦汉时期的皮弁和各种冠也是“胄”的一种,因而古代的“甲胄”应该也只是只甲和冠而已,此说法看似有道理但实际上又犯了个明显的错误,且不谈预设这种礼仪是否被归为军礼的一部分,那就是古代的“冠”并不能完全指真正意义上的帽子,因为冠的功用有三:固发、饰首、示礼。
所谓饰首,即作头上美饰,此为其装饰性。所谓固发,因中原的汉人留发、结发,冠可以“絭发”,即以约束发,此为实用性。《古人之“冠”具有礼仪性》。而古代的“免冠”同样是一种道歉和谢罪的礼仪,比如说《战国策.齐(六)》:“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而君王对臣子免冠则一样有近似的道歉和接受贤臣劝谏的含义。
也就是说,古代的“冠”和“弁”并不是现代人意义上的帽子,因为冠跟汉人的束发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在史书中,免冠和披发也有一种表达地位卑下和谦卑的态度,常用于道歉等行为,与士兵的免胄礼多半是无明确联系的。而另一种记录也暗示了,秦军实战中除了少部分“特种部队”之外,大部分也是装备头盔的,比如说《战国策》中“秦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虎挚之士,跿跔科头,贯颐奋戟者,至不可胜计”,且不说这段记载中的“跿跔科头”也就是不戴盔的军队也只是所谓的“虎挚之士”,这样的士兵在军队中占的比例存疑。
再加上古代就有“科头裸身、科头箕踞、科头袒体、科头徒跣、科头赤足”等众多成语,而对“科头”则指的是光头,比如说《来果和尚自行录》中所记“科头赤脚苦行禅师”的话和《红楼梦》里“萧疏篱畔科头坐”的诗句,因而,科头更可能指的是光头,但由于这类打扮不太符合“礼法”,因此此种士兵恐怕并没有出现在兵马俑内。显然,秦军中可能确实有部分光头裸身不着甲胄的军士,但是否能代表秦军的主流还是个严重的问题。
那为什么秦俑中为何没有戴盔呢?事实上已经有人指出,早在商代时,中国的兵器和甲胄便不是陪葬在一起的,而是会单独放在一个地方来进行储备,象征武库,比如从考古发现看,在殷商时期,便有大量胄或铠甲成堆葬于一处的实例,如安阳侯家庄M1004在南墓道口便出土了大量青铜胄,总数超过了140顶。而秦陵的埋葬方式可能即采用这一传统习俗,亦可能兼有武库的象征意义。
《秦汉军俑服饰之变化及服装的供给问题》。因而兵马俑没有盔可能是丧葬习俗和免胄礼仪综合导致的,正因秦汉兵马俑代表的是一种丧葬礼仪,是否一定能代表实战,恐怕是个严重的问题了。而古代艺术形象本身就有严重的“复制粘贴”的问题,那就是不停的用一种人物形象代表一种抽象化的士兵,是否能反应到现实中还是个严重的问题,故古代军队复原应当全面的参考武库档案,实物和绘画加以综合复原。
▲胡汉交战图内的汉军有全甲和具装,却无头盔可能只是一种美术形象而非实战形象
▲此图一样过于严重的抽象化问题
而在档案和历史里面,汉军同样是有着不小数量的头盔装备,比如说《马王堆汉简》内记载了三百个“卒”的武备,而此内的汉军都是头戴兜鍪身披战甲的武士:
而汉代戍卒一样有甲胄装备,而有意思的是与甲胄相比,头盔的数量甚至是差不多的,可以想象比戍卒更强的中央军装备的头盔更多:
而至于一顶头盔的价格,甚至只值50钱,无论是否是铁质还是皮质,无疑价格较为低廉,显然汉军没必要特意在头盔上节省:
事实上,东汉和三国时期,头盔的记录非常之多,而且是强制性携带,在三国时代,曹操做的《破袁尚上事》中,记录了缴获的战利品:臣前上言逆贼袁尚还,即厉精锐讨之。今尚人徒震荡,部曲丧守,引兵遁亡。臣陈军披坚执锐,朱旗震燿,虎士雷噪,望旃眩精,闻声丧气,投戈解甲,翕然沮坏。尚单骑遁走,捐弃伪节钺鈇,大将军、冗阝乡侯印各一枚,兜鍪万九千六百二十枚,其矛盾弓戟,不可胜数。可以看出仅仅“万余人”缴获了“兜鍪万九千六百二十枚”,说明此时头盔装备率是极为巨大的,而三国时期编撰的《晋令》明确规定:军列营,步骑士以下,皆着兜鍪, 因而认为汉代的中国军队不重视头盔是荒谬的。
另外,就《里耶秦简》记载的13.3%的较低的头盔装备率,实际上是一些在偏远地带且多战乱很容易出现的情况。以唐军为例,敦煌文书的《开元间州仓及军械账目》中记载,一百四十五副甲身,但是“头弁”才六十五顶,对应的长枪则多达一百九十五条,我们但显然不能根据这段记载来说唐军带盔率较低,因为《通典》内记载的正常情况下的唐军是“六分支甲,八分支头牟,四分支戟,一分支弩,一分支棒,三分支弓箭,一分支枪,一分支排,八分支佩刀”,盔甚至要比甲多两成,因而边远地区出现战乱和武库管理不善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兵器丢失或者残损,而头盔保护重要部位,损坏率也相当高,因此我们并不能简单的通过武库内的只言片语就武断的推断中正常情况下士兵就一定戴盔率少。因而对秦汉军队头盔少可能只是一个巧合造成的错误印象。
▲《唐代武库记录》
▲新亚述时代一体铁盔
至于说罗马军队什么防具最吸引人,恐怕罗马一体式铜铁胄说第一,无其它防具敢说第二了,网络上一些好事者甚至将其称为领先远远领先中国的“一体盔锻打黑科技”,但现实中真的如此吗?非也!
目前最早的锻打深钵一体盔出现在古代的亚述地区,如此领先的“黑科技”就连数百年后的西征东方的马其顿大量装备的铜盔都显得相形见绌,莫非这说明亚述领先西方几百年吗?显然不可能!因此,我们就要好好探讨探讨所谓的一体式铁盔的锻打技术到底是什么所谓的黑科技。
其实,一体盔的锻打技术就是知名的捶揲工艺,而这种锻打技巧在人类历史中出现的非常久远, 并谈不上是一种了不得的技术。事实上,人类最早掌握的金属技术正是锻打,自然铜制品的加工工艺就有所谓的锻打和退火,这些技术都来源于旧石器时代,就是在打制石器石器之前利用火烧等处理方式改进石材的性能。而铁质器皿的锻打技术汉朝也一样掌握,比如说刘胜墓内出土的铁质暖炉就是用块炼铁锻打制成,因此认为中国因为锻打技术落后而无法制作出一体盔毫无疑问是荒谬的。
事实上,在我国南北朝时代,作为边陲小国的伽耶和日本也能制造出较为优秀的锻打式一体胄。那什么时代中国拥有带有钢性结构的铆接一体盔呢?个人认为当是东汉三国和西晋时代,毕竟出土了此时的铆接式片札盔和一体式铁盔,考虑到罗马对应的是中国这个大概念,那此时罗马那些所谓的一体式盔恐在中国军队面前并无太多优势。
▲魏晋时代的一体式胄
▲铆接盔残片(三国)
▲刘胜墓铁暖炉,由锻打工艺制成
▲日耳曼地区出土的罗马盔
▲“重达0.7Kg”的希腊铜胄
▲“重达2.65kg”的科林斯铜胄
事实上,地中海的一体式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恐怕就是太薄和太轻了,类似的薄头盔案例非常多,比如迈锡尼的铜盔被考古队员戏称跟纸一样薄。而到罗马时代,Axel Guttmann对他收藏的头盔给出了厚度和重量的详细信息。范围如下:Montefortino早期版本厚而重(例如AG 425 2-3mm, 2204g),后来的版本似乎更薄更轻(AG266 1-1.5, 680g)。大多数头盔的重量在1kg±20%左右。单个早期Coolus (AG 538)为0.7-1.6毫米和864g。
Weisenau头盔的范围为0.8-1.5毫米,重量约为1kg±20%(例如AG 503: 1-1.3, 1kg, AG502 0.8-1.2, 1225),尽管重量并不是真正决定性的,因为大多数头盔都经过了大量修复, 虽然头盔厚度不均匀,但是大部分罗马盔实物重2到3磅之间,而现代复原品则普遍较为沉重,尤其是平均厚度1mm以上的盔重达4-5镑,因而大部分罗马盔的平均厚度要低于1mm。
以克鲁斯盔为例子,可以发现除了边缘之外,盔体大部分区域厚度低于1mm在古罗马作家塞内卡的笔下,恺撒的老兵曾经向恺撒哭诉,说他被人用西班牙剑隔着头盔打得头骨骨折,就连眼珠子都被打得掉出来了。
▲厚度不均匀且薄的罗马胄很容易在实战重被轻松重创
除此之外,同样有不少此类的“一体盔”厚度极不乐观,如日耳曼出土的的Xanten的头盔(91.8.002):0.39mm厚,日耳曼的Xanten的头盔(91.17.0081):0.9mm厚,日耳曼的Xanten的头盔(91.17.008):0.4mm厚,另一盔帽仅仅(87.7.016):0.64mm厚。显然,在如此薄的厚度之下,哪怕钢再硬恐也对防御力无济于事。
与之相比,汉代甲片厚度则普遍在1mm以上,而汉代风帽盔的盔顶厚度竟达3mm厚度,考虑到古代鳞片甲因为叠压的关系会显得很薄,因而汉代甲片普遍的1mm以上的厚度着实惊人,更何况札盔除了靠甲片厚度之外,还有甲片之间叠压的厚度。而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内出土的汉代风帽式铁胄重量则达到了恐怖的5kg, 与之对比,一顶较重的科林斯铜胄重量仅仅2.6kg。
而且此套甲胄的甲片大部分厚达2mm-3mm,即便考虑锈蚀,也可以看出其厚度达到了可怕的地步。另外,汉军的风帽盔的甲片之间捆绑十分紧密,而且甲片之间以硬札的形式编札,在抗击钝器上是比起所谓的罗马一体式盔差恐怕也并不一定会差到哪里去。
▲秦汉风帽式铁胄↑
而在汉代后期,中国出现了一种新型头盔,谓之“纵长板兜”,在抗击打能力上也更加出色
也就是说,即便罗马一体盔具有更强的刚性结构,但是并无证据表明汉代同时期罗马盔的厚度能足以支撑发挥并这种刚性结构的防御力。因而,两种结构谁更强其实并说不准,无非是取舍而已,而以罗马为尺度,三国魏晋时代的中国军队也能生产出优秀的一体式铁盔。
事实上,札盔和一体盔是否存在谁先进谁落后的关系,因为札盔依然生产方便,厚度更好控制等因素在秦汉经常出现,比如说敦煌地区的唐军在壁画中戴的片札或者鳞札盔出镜率也绝对谈不上低下,因而并没有证据表明一体盔完全超越札盔,相反札盔和一体盔一直共同存在。
▲敦煌壁画内的唐军,即便是强如盛唐时代,中国也并未完全抛弃札盔
另,罗马盔之所以被人认为先进,与其接近现代的审美有较大联系,但我们要知道审美是主观的,因此我们不能用我们现代人的审美去认为汉代头盔在汉代人眼里是很挫很丑的。也就是说,古代文献并没有表示先秦士兵是排斥头盔这种防具的,实战中配盔率在世界范围并不小,而设计上,汉军的札盔跟罗马比起来也是是各有取舍,各有千秋,并无必要互相贬损。
参考资料:
《破袁尚上事》
《马王堆汉简》
《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
《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补正暨车马制度研究》
《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
《秦俑坑根本就没有科头军》陈景元
《古人之“冠”具有礼仪性》
《秦汉军俑服饰之变化及服装的供给问题》
《战国策》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狮陀林主,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