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下,我国沙尘暴治理路在何方?

嘉慧浏览趣事 2025-01-14 01:26:50

网友们心生疑惑:我国植树造林成果显著,缘何仍有沙尘暴肆虐?难道我们在蚂蚁森林中种下的树未能发挥作用?难道三北防护林无法阻挡沙尘暴来袭?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此,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沙尘暴的形成机制。

沙尘暴的形成,需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大风、沙尘源以及不稳定的大气层结。

大风,堪称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地面上丰富且松散的沙尘源,则构成了沙尘暴形成的物质基础。而不稳定的大气层结状态,作为重要的局部热力条件,能够将沙尘输送至高空,实现远距离传输。此外,适宜的地形条件,对沙尘暴的形成与加强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若要消除或减缓沙尘暴的影响,就必须从其形成条件入手。然而不难发现,大风、干旱、不稳定的大气等因素,多为自然生成。人类唯一能够有所作为的,便是针对沙漠和沙地,致力于减少松散沙土区域的面积与规模,同时不遗余力地改善耕作方式,切实保护土壤。正因如此,三北防护林工程成为我国应对沙尘暴的关键举措。

所谓 “三北”,指的是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在三北地区,分布着中国的八大沙漠、四大沙地以及广袤的戈壁,总面积达149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风沙化土地面积的85% 。在过去40年里,我国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00多万公顷,工程区的森林覆盖率从1979年的5.05%提升至13.59%。活立木蓄积量由7.4亿立方米增至33.3亿立方米,治理沙化土地33.6万平方公里,营造防风固沙林788万公顷。重点治理的科尔沁、毛乌素两大沙地,实现了土地沙漠化的逆转。其中,毛乌素沙漠更是被联合国评为全球沙漠治理的典范,沙化土地治理率超90%,绿洲面积大幅增加,有望成为首个消失的沙漠。

尽管我国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国春季频发的沙尘暴表明,相关工作仍需持续加强。三北防护林工程自1979年立项,规划期长达70余年,分八期工程推进。目前已进入第三阶段的第六期工程(2021-2030年)。预计到2050年本世纪中叶,情况将大为改善,这仍需大家继续不懈努力。

另一方面,跨境输送的沙土量显著增多,主要源自蒙古国南部的大规模戈壁干旱区。蒙古国的大范围区域属于极端干旱区,降水量不足50毫米,呈现出荒漠化地貌。此外蒙古国过度放牧问题极为严重。该国人口仅300多万,牛羊蓄养总量却超7000万头,是人口数量的20倍以上,远超该地区可承载牲畜总量的5至10倍,对地表造成了严重破坏。目前该国3/4的国土面临荒漠化,约40%已沦为沙漠,且暂无改善迹象,形势不容乐观。

气候变化更是让这一问题雪上加霜。蒙古国气候变化剧烈,增温幅度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同时降水减少,进一步加剧了干旱化趋势。春季气温回升后,表层裸土解冻时间提前,在高温环境下,大气的不稳定性增强,更易引发沙尘暴。据近年来发表于《科学》杂志的文章指出,蒙古国地区的气候变化或许已突破气候临界点。这一临界点恰似山顶,推动石头越过山顶前,虽需付出艰辛努力,但一旦越过,石头便会自行滚落,难以阻挡。

蒙古国春季气温显著升高,加之处于极端干旱区,当地层因升温而变得不稳定时,沙尘可被大风带至4千米以上的高空,随后顺着蒙古气旋后部的北风,向我国输送。由于沙尘输送高度远超植树造林的冠层高度,因此三北防护林难以阻挡高空的风沙传输。由此可见,探讨我国的沙尘问题,需综合考量整个中亚区域的生态与环境变化。

我国的沙尘暴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天气,但数百万年来,沙尘沉降却是我国北方深厚黄土层的来源。此外,来自中亚的沙尘暴还滋养了日本海及北太平洋区域的渔场。

我们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沙尘暴的影响,无法将其杜绝或根除,必须学会与沙尘和谐共处。过去,我们秉持人定胜天的理念,试图彻底消灭沙漠;如今,我们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认识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沙漠亦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地形地貌特征。我们要学会与戈壁滩、干旱区和谐共处,更好地运用自然规律。理念的转变,必然带来相应措施的调整 。

【文本来源@返朴的视频内容】

0 阅读:0

嘉慧浏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