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病逝后葬在安阳,建国后有人提议平掉,毛主席:留给后人吧

绍辉聊过去 2025-03-25 05:36:35

孙文发动辛亥革命后,民国肇始,但胜利果实很快就被袁世凯窃取了,孙文不爱权势让出了临时大总统职衔,结果后来又搅出许多事来。

袁世凯随后在操控的选举中就任了正式的民国大总统,集中权利后他就复辟帝制,年号洪宪,建立君主立宪制国体,改国号“中华帝国”,结果导致了护国战争的爆发。

蔡锷出兵北伐后接连打败袁军,各省见状纷纷响应,气得袁世凯一病不起,伪帝抱怨以前拼命劝进的人,但自己又无力改变现状,后来终于死了。

袁世凯的安葬在了河南安阳,新中国建立后,曾有人打算发掘墓葬,以示革命,但袁墓规模不小,事情报到中央,毛主席亲自批示,不要发掘,留给后人。于是袁墓得以留存至今。

青年袁世凯

袁世凯是河南人,生父袁保中,后来过继给袁保庆,小袁打小就不喜欢读书,尤其是八股文,每天都逃课,家人们也无可奈何。

小袁十分喜欢兵法战事,叔叔袁保龄得知后,便严加管束,白天让他读文,晚上看兵书,终于调动起了小袁的积极性,袁家一门上下都很高兴,认为后继有人了。

袁世凯很努力,但两次科考都不中,气得他投笔从戎,去淮军当了兵,在那里他如鱼得水,迅速升迁。

朝鲜在光绪八年发生了一次兵变,清廷立即决定对这个藩属国进行干涉,袁世凯也成为了远征军中的一员,在朝鲜,他十分勇敢,大彰天兵神威,得到了朝鲜国王李熙的接见。

袁世凯当时是随众一同观礼的,他远远望去,认为这国王不过是个普通人,于是建议清廷,不如直接把这个王废掉,设朝鲜省,从此中央直辖,不然将来可能就被日本人抢先了。

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认为朝鲜当无罪,当藩属这么多年也很忠心,但袁世凯的担心也不无道理,于是朝廷升了袁世凯的官,让他以同知的身份驻军朝鲜。

后来朝鲜果然爆发甲申之乱,日军立即冲进王宫尝试挟持国王,袁世凯临危不乱,下令不论是哪国人,只要参与变乱就一体擒拿,结果士兵抓获了很多日本人,气得日军污蔑袁世凯伤害日本侨民,让清政府把他查办。

伪帝

袁世凯于是被迫回到天津,之后在小站练兵,后来又参与镇压了百日维新,从此得到慈禧太后的重视,升任山东巡抚。

这时的袁世凯大致还是个正面人物,但不久辛亥革命,清帝退位,他就迅速转变为反面人物了。

他先是在革命时率军镇压革命,猛攻武汉三镇,又威逼清帝退位,双管齐下,为自己争取到了最大的利益,并在战后成为了临时大总统。

为了约束他的权力,孙文把原定的总统议会制国体临时更改为责任内阁制,尝试通过内阁分走总统部分权力,毕竟当时中国第一大党就是国民党,如果竞选总理会十分有利,消息传到北京,北京方面并无异议。

但随着党魁宋教仁遇刺,国民党势力被削弱,袁世凯又在北京建立了民主党来帮助自己独裁,但民主党一家尚不能与国民党对抗,于是袁世凯乃将议会败选的三党捏合起来成为进步党。

然后袁世凯又出卖国家主权,向外国进行了大借款,其实是用来整顿军备,结果遭到多方抵制。

于是,孙文决定再举革命,这就是著名的“二次革命”,但袁世凯早有准备,在战斗中将革命军打败,孙文等人被迫流亡海外,国民党也被取缔。

袁世凯的威信得到空前加强,为了得到更多钱财来稳固统治,他不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这又导致了空前的反对声,但袁世凯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

在大量金银的铺垫下,袁世凯决定称帝,儿孙和幕僚们都鼎力支持,冯国璋等人尝试劝谏无果,于是不再言语。

在袁世凯颁布改元称帝后,云南宣布独立,那里的督军正是蔡锷,他率军北伐四川,东征广西,连战皆胜。

资产阶级分子如梁启超等人对帝制强烈反对,声讨不已,孙文等人也立即组织起义,反对帝制,并组建中华革命军。

其他北洋派的要员冯黎段徐等人也纷纷设法离开北京,袁世凯此时也重病不起。

国际上对袁世凯也很不支持,在他称帝之前,英俄日意法等国就提交国书反对变更国体,但袁世凯毫不在意,仍然称帝,称帝后,各国均不承认帝制。

全国上下都是反对之声,他不得不取消改元称帝,没多久就病死了。

临死前,众人围在大总统身边,问有什么遗言?袁世凯张嘴说:“约法。“不一会儿又说:“是那个人害死了我!”说完就死了。”他说的是《临时约法》。

假如袁世凯不称帝,那史书上怎么也得写一个病逝,但他称帝了,那就只能是个死字了。

尾声

袁死后,全国各地不仅没有重新回到和平安定状态,反而更加分裂了,各地陷入了南打南,北打北的尴尬局面。

袁死后,副总统黎元洪依照《临时约法》成为民国大总统,段祺瑞成为总理,而蔡锷也被升任为四川省长兼任督军,民众夹道欢迎,他就此成为西南地区的实权派。

黎段随后爆发府院之争,搅扰不堪,而蔡锷不久病逝,让人颇为痛心。

府院之争最终被张勋渔翁得利,他拥戴清废帝爱新觉罗·溥仪复辟帝制,结果遭到了府院联合讨伐,而此时孙文又在广州起义,组建革命军政府,筹备北伐。

新中国建立后,对袁世凯的评价当然变得很低,毛主席曾经在安阳视察,提出参观袁林,去看看袁世凯的墓,当时随行的罗瑞卿很惊讶,因此袁林已经破败不堪,实在没有风景可以参观。

主席最终去看来袁世凯的墓,有人趁机向主席提出,要不要把这个“污点”抹掉?主席回答说,留着给后人当个教训吧,让大家知道开历史倒车是什么下场。

于是,袁世凯的墓葬被保留下来,今天已经成为了一个景点。

袁墓葬叫袁林,当时袁世凯对自己死后的万年之地十分重视,对标的是古代帝王,所以应该叫陵寝,这么算来,应该是袁陵。

后来的大总统徐世昌说,林和陵可以通用,更何况他死在大总统任上而不是皇帝位上,不应该叫陵,因此亲自提笔把这个字改掉了,所以现在叫袁林。

如今共产主义当然已经深入民心,假如再有人想要复辟帝制,大家只会当成玩笑,现在已经没有了帝制的土壤,即便想要复辟,又那里还有子民呢?

信源:

《袁世凯全传》——王忠和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