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是醇亲王载沣的儿子,为了做皇帝,2岁便被送进了宫里,成为真正的“孤儿”。
不过,虽然被称为皇帝,但溥仪一点皇帝的威严也没有,没有母亲照抚,也没有父亲管教,身边围绕的永远是一群看似忠心实则混日子的下人。
根据溥仪在自己的自传里所讲的情况就可以看出来,他从小到大过得相当,这也让他养成了很多的坏习惯:“我在童年,有许多古怪的嗜好,除了玩骆驼、喂蚂蚁、养蚯蚓、看狗打架之外,更大的乐趣是恶作剧。”
折磨小太监,恶搞宫女,这样的事溥仪都没少做。只不过,这并不代表小太监与小宫女们好欺负,面对一个吃奶的孩子,他们根本不会害怕,相反还会用成人的手段来“虐待”他。
其中,吃不饱饭就是最让溥仪抓狂的一件事。他自己在书中就说过: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吃过一顿饱饭。
不是皇宫里没有,也不是他胃口不好,完全是因为小太监们有自己的法子,每次为溥仪做一大桌的饭菜,但他又吃不了几口,因为都是上顿剩的。
皇帝为什么要吃剩的?因为新饭菜的钱就省出来了,这样小太监们就有了捞外快的机会。所以溥仪每餐面对着一大桌子的菜,却实在没一点想吃的感觉,不是馊的就是坏的。
不知是因为母亲而心灵空虚,还是每天都吃不饱饭,所以溥仪长到9岁时还没有断奶,每天依旧按时要母乳喂养。
9岁还吃奶虽然不是什么独一无二,但对于孩子们来说也算绝对的“晚熟”了。溥仪对于自己的乳母非常依赖,当然,这是非常真实的孩子依赖母亲的感情。
溥仪的乳母姓王,嫁于焦家为妻,人称王焦氏。王焦氏本为河北人氏,因为家里遭灾,后来到北平投身醇亲王府,被选为溥仪的乳母。
王焦氏本身是很苦的,她本来有自己的孩子,可却得不到丈夫的宠爱。后来丈夫早亡,家里又遭灾,她只能扔下孩子独自一人出来谋生。
据说,当年王焦氏“乳汁稠厚,体貌端庄,家世清白”,所以才入了醇亲王府的眼,成为一个月可以挣二两银子的乳母。
但王焦氏挣的那二两银子要每月送回河北老家,因为家里还有孩子与公婆要生活。所以她从20来岁便一直生活在北平,从小喂养溥仪,几乎与自己的孩子一般。
直到溥仪被抱进皇宫,3岁的孩子也不能不吃奶,于是王焦氏也就直接陪着他进了皇宫。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溥仪从自己家里到皇宫,身边唯一能感觉到熟悉与亲切的人就是自己的乳母。
王焦氏为人非常低调,平时很少说话。但是,她对溥仪很上心,除了哺喂之外,平时也会规劝溥仪做事,比如在他恶作剧的时候,王焦氏只要看到都会正言规劝。
但就是在喂养这件事上,溥仪似乎一直断不了奶,而她也只能从1岁喂到9岁。而且,因为溥仪越来越大,自己会追着他要求“吃饭”。
但宫内的衣服相对繁琐,而且溥仪身边又人来人往,为了方便他,王焦氏只能自己亲自缝了一件又宽又大的外套。
每每溥仪想要吃的时候,就会自己撩起王焦氏的衣服,钻到里面吃。如此外面的人看不到,而王焦氏也不必解衣服。
只不过,一个9岁的孩子还在吃奶总感觉哪里不太正常,所以王焦氏也每每规劝溥仪,让他减少吃的次数,同时要注意在人前毫无忌讳。
可尴尬的时候难免依旧,有一次,溥仪正躺在王焦氏的怀里用餐,结果大太监张谦和走进来,一下撞了个满眼。
张谦和当时应该也有点晕,所以他看了一眼回头收拾衣服的王焦氏,笑着对溥仪说:“皇上,要改一改了,都已经9岁了可是要断奶了。”
没想到,张谦和刚说完,溥仪竟然一下急了:“大胆,狗奴才也敢管朕,给我拉下去重责100杖!”
吓得张谦和直接就跪了,王焦氏也连忙向溥仪劝解:万万不可,100杖打下去不死也残了。最终溥仪给乳母一个面子,打了大太监10杖,直接撵出宫去了。
不过,这件事也没让溥仪全身而退,隆裕太后认为溥仪这么大还吃奶实在有伤风化。于是趁着溥仪不在的时候,悄悄给送出府去了。
等到溥仪回来找不到乳母,那是日夜啼哭,从此真的锁起心门,再也没办法真正快乐地成长了。这种时光一直持续到他16岁,他结了婚,亲了政,依旧没办法忘记自己的乳母,便让人四处寻找。
后来王焦氏被再次接到宫中,只是大清朝也已经到了危如累卵的时刻。他后来从北平退位,去了长春又称帝,竟然依旧没有忘记王焦错。
其实当时王焦氏也没有很老,三四十岁的样子,溥仪却坚持要将她接到身边,称为其养老。如此,他们一起生活到1945年。
溥仪在带着大家辗转途中,王焦氏不幸被日军打死了。当时溥仪对着王焦氏的尸体,直接跪在地上叩拜,额头着地,痛哭不止,竟然有血流流出。
想必,王焦氏虽为溥仪乳母,但在他的心中早已经亲如母亲了吧?一个从小哺喂自己,陪伴自己的人,哪怕没有血缘关系,却早已经生出了切割不断的亲情。
王焦氏对于溥仪来说,早就不是什么仆从,乳母,她是溥仪身处后宫的港湾,是溥仪成长过程中心中的家人。
只是很可惜,身为皇帝的溥仪一生飘零,既保证不了自己的命运,也没办法让自己的家人得以善待。这样一辈子活下来,溥仪内心应该是至死都不平衡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