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分享国学智慧。聚焦终身成长领域,我是董三自。
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
以前认为大文豪这话说的挺对,不过在读了一些国学典籍后,我发现,并非如此。
幸福的家庭与不幸的家庭,原因其实相似,至少在1个点上是相通的。
谈到不幸的婚姻,托尔斯泰自己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他34岁时,厌倦了浪荡公子的生活,准备迎娶18岁的御医之女索菲亚。
婚前,托尔斯泰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向索菲亚公开自己的日记。
索菲亚看完日记后,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一心倾慕的男人,曾有着近乎混乱的情史和糜烂的生活。
不过,她权衡再三,还是选择嫁给了他。
在48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先后生下13个孩子,但幸福并没有因此而加深。
两人婚姻的结局,令所有人唏嘘感叹。
82岁的托尔斯泰,离家出走,因风寒感染肺炎,在车站倒下。
弥留之际,他见了很多自己想见的人,却唯独把妻子拒之门外,直到他失去意识,索菲亚才得以见到丈夫最后一面。
很多人把原因归咎于索菲亚,认为是她的无理取闹和剽悍,导致了这场悲剧。
托尔斯泰曾在日记中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感激之情:
【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位好女人,我也不例外。我很幸福。索菲亚是我的一个认真而称职的好助手,还是我的好妻子。】
可以说,花心的文豪在婚后,收敛了很多,从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妻子是有着深厚感情的。
索菲亚也写日记,大概是不满丈夫沉浸于写作,忽略了她的感受;丈夫的博爱,引发了她的嫉妒,另外,她觉得自己在婚姻中奉献太大,心理失去平衡。她写道:
【我郁闷不乐,发脾气,是因为他事事都爱,人人都爱,而我要他只爱我。】
出于强烈的占有欲,她嫉妒丈夫身边的每个亲近之人,包括他妹妹、自己的女儿、丈夫的女编辑,甚至到后来,连跟丈夫关系很好的男性朋友,她都眼热!
索菲亚可不是简单的书面宣泄就完了。两人每每起争执,她都会翻出丈夫婚前的旧账。
她从一名甜美少女,变成了真正的泼妇,卧轨、服毒、溺水,这些招数都统统用过。
两人曾经甜蜜的婚姻,何以会走到后面不堪的结局?
我想,这其中,与索菲亚的心态和表现关系重大,不过,托尔斯泰本人也脱不了干系,毕竟,这场婚姻,他才是起主导作用的人。
他醉心创作,对妻子缺少温情与关怀,他轻视生孩子这件事,同时又漠视妻子的生育痛苦,拒绝妻子减少生育的要求。
那年头,医疗技术不完备,13个孩子,夭折的就占了5个,一面要承担丧偶式育儿的重担,一面要承受丧子之痛,这对索菲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到后来,两个相爱之人终成倦属,互相埋怨,互相折磨,互相惩罚,不难想象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内心会是如何的痛苦和混乱。
对于他人的婚姻和家庭,我们不便轻率地作出评价。
不过,前车之鉴,从别人的失败中,汲取教训,这对想要经营好自己家庭关系的人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讲真,这方面我们的古人,确实很值得学习。
中国的传统家庭,动辄数十人,上百人,不过大多却能做到其乐融融。除开一些制度因素,我想,有一个重要原因:素其位。
《中庸》: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其位,素是平素,一贯的意思。
这句话是告诫我们,一个人应该懂得守住本分的道理,每个人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要生出非分之想。
一个幸福的家庭,每个人都必然在正确的位置上,做好各自的分内事。言教不如身教,领头的人做好示范,其他人自然也会各守本分,各尽其责,家庭自然秩序井然,和睦相处。
一个不幸的家庭中,至少有一名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人。
当这个人是家庭中无关紧要的成员时,问题还不是特别严重,不过,若这是家庭中一个举足轻重的人员时,整个家庭必然会鸡飞狗跳,终日不得安宁。
毕竟,家庭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其中一个关键环节乱了,若没有人能够及时调整或顶上,后面一环扣一环,势必会全部乱套。
更多精彩:
国学智慧:不满意自己的性格,却又无力改变?咋办
国学智慧:和光同尘趣解,其中竟隐藏了2个秘密?事关永生
国学智慧:懂得了良知的妙用,你就明白,该怎样对待恶人
我是董三自。一切为了提升认知,开启智慧,开启自足、自洽、自在人生。
欢迎关注!诚恳邀请您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