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空调是时候与格力“脱钩”了

家电圈 2025-04-07 11:04:59

进入2025年以来,对于进军中国空调市场已经3年的飞利浦空调来说,是时候独立发展,主动选择与格力“脱钩”了。因为,在空调市场上,只有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才能找到通向未来的活路。

孙力||撰稿

日前,飞利浦空调官宣掀起品质革命,并特邀格力电器元老、可靠性泰斗陈建民到公司现场开讲。

公开资料显示:陈建民曾任格力电器原技术及出口副总裁,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原副院长等职,还出任过奥克斯集团、创维空调、TCL空调等企业的特聘技术顾问。此次受邀前往飞利浦空调,也正是因为其身上拥有的格力标签,正是近年来飞利浦空调在市场经营中最为看重的。

事实上,对于飞利浦空调而言,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拿“格力人”为自己脸上贴金了。在飞利浦空调于中国市场换了新东家,其品牌租赁权从陈立平控制的公司,转让给余方文控制的公司,最终进入徐自发控制的公司之后,就选择了“拿格力技术、格力人”为自身发展破局的主经营策略。

2023年,曾担任格力电器董事长的朱江洪,现身飞利浦空调滁州产研基地参观,并做了主题为“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分享会。随后,格力朱江洪成为飞利浦空调顾问,助力飞利浦空调的消息不断传出。

2024年,作为飞利浦空调创始团队成员,担当董事长、总裁、副总、市场总监等职务的黄辉、胡文丰、李鹏、刘乙蓉等,一大批来自格力电器技术、市场、制造等多个部门的负责人,在加盟飞利浦空调不过短短2年时间,就选择悄然退场。

在此之前,来自格力电器技术、制造、市场等高管团队,一手打造的飞利浦空调,这一市场故事,成功助力这个新品牌在中国空调市场实现“从0到1”的快速破局后,市场出货规模快速向百万台迈进。包括借助格力空调的渠道商家资源,快速建立全国性的市场营销网络等等。

如今的飞利浦空调,除了大股东徐自发曾经是格力电器河北区域的代理商,以及市场营销团队多来自原来河北格力经销商团队之外,与格力电器之间的联系可以说正在“渐行渐远”。

但是,飞利浦空调现有操盘手对于格力却是“情有独钟”:贴身格力、成为格力、超越格力,成为其目标。但是,在家电圈看来,飞利浦空调过度选择借力格力营销和推广,对于其未来发展“弊大于利”。

一方面,飞利浦空调作为中国商家租赁经营的外资品牌,过多过度与中国本土的领军企业进行品牌、基因的捆绑,存在生存和发展逻辑上的“缺陷”。毕竟,飞利浦是一个百年品牌,拥有其独有的品牌基因和价值观,也有其独特的文化,过度与中国本土品牌“纠缠不清”,很容易自我迷失。

这种动作背后,也很容易让外界认为:这是飞利浦空调自主发展的不自信和没底气,也会让外界生疑“这飞利浦空调难道离开格力”就没有牌可以打了?

另一方面,拿“格力品牌、格力技术、老格力人”,给飞利浦空调的发展“贴金”,提高市场上众多经销商,以及消费者对于飞利浦空调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在飞利浦空调发展初期,为了生存和活下去,无可厚非。

如今,随着来自格力电器的技术、研发、营销等创始团队人员的纷纷离开,飞利浦空调也全面回归大股东主宰下的自主经营和发展,就不能继续“拿格力给自己贴金了”。否则,飞利浦空调一直活在格力的羽翼之下,就很难活出自我。更为重要的是,飞利浦的品牌知名度丝毫不弱。

日前,多位业内人士透露,飞利浦空调运营方,正在与飞利浦品牌方沟通,谋求在空调品类之外,拿下飞利浦冰箱品类的运营权,相关的品牌授权已经进入尾声,并开始在中国寻找飞利浦冰箱的贴牌代工厂。

一旦未来,飞利浦空调、冰箱多品类运营,这将会对飞利浦空调现有的运营方,提出更多的要求,核心任务就是必须要走出一条自我发展、自我驱动,以及自有文化和价值观驱动的全新道路。

家电圈所有标注为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0 阅读:797
评论列表
  • 2025-04-07 12:00

    贴牌货,好像之前格力经销商跳出来买了牌子使用权

    用户98xxx77 回复:
    一个贴牌货又来碰瓷格力,飞利浦在国外根本没有空调业务。

家电圈

简介:覆盖家电企业商家的垂直一体化价值交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