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2月11日晚8时,《哪吒2》总票房(含预售)正式突破90亿元,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票房破90亿的影片,并跻身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前五!
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国产电影的票房天花板,更打破了《星球大战:天行者崛起》的全球票房纪录,成为非好莱坞影片中的唯一代表。
从大年初一上映开始,《哪吒2》便以日均4.7亿的票房增速横扫春节档。
影片延续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逆天改命"精神,却将格局从个人成长扩展到神界群像的史诗战争。
1900多个特效镜头、4000余人的制作团队、近三年的"死磕"打磨,最终成就了这场视觉与情感的双重盛宴。
不过整个电影圈还没来得及开香槟庆祝,豆瓣页面上《哪吒3》上映日期从2028年跳到2030年的截图就刷爆了热搜。
最近有细心的网友发现,之前哪吒3豆瓣页面的上映时间还是2028年,2月11日,上映时间已经改为2030年。
有网友调侃:"这哪是导演饺子,分明是时间刺客!"
坐在成都可可豆动画公司的工作室里,导演饺子对着满墙的分镜稿苦笑。
这个医学生出身的动画狂人,五年前用《哪吒1》炸开中国动画天花板时,恐怕也没想到续集能掀起如此狂潮。
现在《哪吒2》每天4亿票房的进账速度,让所有人以为第三部会趁热打铁,他却反手给观众泼了盆冷水——再等五年。
"不是故意吊胃口,是真不敢糊弄。"饺子摸着后脑勺说。
他电脑屏幕上还留着《哪吒2》制作时的崩溃记录:为了30秒的海底炼狱镜头,团队和12万条数字锁链较劲了461天;
两军对垒时2亿个数字角色的运动轨迹,让20台渲染电脑集体罢工。
更别提那些被毙掉的400多版申公豹武器设计,"现在回头看看,当初以为最难的特效,反而是最简单的"。
这种近乎偏执的较真,让《哪吒3》的难度直接拉满。
原本计划让哪吒大闹天宫的剧情,在饺子团队反复推敲下,变成了重构整个东方神话宇宙的野心。
光是厘清封神榜、西游记的时间线矛盾就花了八个月,更别说要设计出既符合现代审美又不失传统韵味的十万天兵造型。
"现在剧本里埋的坑,比陈塘关的锁妖塔还多。"执行制片人陈喆边整理资料边叹气。
网友们的反应倒是充满中国式智慧,有人把哪吒成长图P成"从魔童到退休"的年龄梗,有人发起"每天存1元,2030年包场"的攒钱计划。
更有机智商家推出"等待哪吒生存三件套"——降压药防催更焦虑、眼药水防催泪剧情、速效救心丸防跳票暴击。
B站上甚至冒出个"民间哪吒3制作组",用AI生成的分镜视频三天点击破百万,逼得官微连夜发声明:"同人创作虽好,可别当真啊!"
面对"五年后电影院还在吗"的质疑,饺子倒很淡定:"当年做《哪吒1》时,全行业都觉得动画片破亿是天方夜谭。"
他指着窗外春熙路熙攘的人群,"观众愿意为《流浪地球》等四年,为《三体》等十年,中国动画为什么不能有这种耐心?"
这话倒是不假,猫眼调查显示,72%的观众选择"多久都等",有人说:"等的不只是部电影,是想看中国动画把好莱坞按在地上摩擦。"
不过资本市场的反应就没这么浪漫了,虽然光线传媒股价随着票房数字节节攀升,但私募圈已经开始算账:5年周期+超10亿制作成本,相当于同时押注三部《流浪地球》的风险。
更现实的是,追光动画、彩条屋已经挥舞着百万年薪挖角《哪吒2》的核心画师,这场人才争夺战比电影里的神仙打架还刺激。
或许正如网友说的,当哪吒踩着乾坤圈冲向2030年时,他扛着的不仅是观众的期待,更是整个中国动画工业对"快餐时代"的温柔反抗。
至于这五年值不值得——看看现在满大街cos敖丙的00后,答案早就写在那一张张为国产动画骄傲的脸上了。
没去看过,不作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