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2月12日19时,《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突破95.3亿元,超越《阿凡达2》成为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亚军。
猫眼专业版最新预测显示,其最终票房将达160.3亿元,有望冲击全球影史前五。
这部续作自大年初一上映便开启"狂暴模式",首周横扫48亿打破春节档纪录,上映第14天单日票房仍高达4.8亿。
在北美地区,提前点映场次上座率超过90%,IMDb评分稳居8.2分,海外媒体惊呼"东方神话正在改写好莱坞规则"。
当前95亿的票房成绩,已让《哪吒2》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第24位。若达到160亿预期,它将超越《泰坦尼克号》,直逼影史前五宝座。
更令人瞩目的是,这是首部冲进全球动画电影前五的亚洲作品,打破了迪士尼、皮克斯长达三十年的垄断。
然而在这片欢呼声中,导演饺子却陷入前所未有的困扰。
"这几天把几年的话都说完了",他在新浪财经的专访中无奈表示。
据不完全统计,自电影上映以来,饺子已接受47场媒体采访,平均每天需应对超过6小时的对话。
这种高强度的曝光节奏,让这位以"闭关五年打磨剧本"著称的导演坦言:"创作时每天只睡4小时,现在反而更累。"
由于电影大火,这位习惯在深夜修改剧本的导演,正经历着人生最不适应的时刻:47家媒体轮番专访、3档综艺邀约、12场商业活动......
最夸张的一天,他从早上9点到凌晨1点连续接受8家媒体采访。
这种曝光强度与他的创作习惯形成尖锐对立,在《哪吒2》制作的1600天里,饺子保持着近乎苦行僧般的工作节奏。
剧本推翻重写12次,哪吒形象迭代100多个版本,为3秒钟的"三头六臂"特效,他带着团队在机房连续奋战72小时。
如今,这些需要绝对专注的创作时刻,被切割成以15分钟为单位的采访片段。
电影的火爆也引发资本市场的连锁反应,出品方光线传媒股价6天暴涨153%,市值飙升428亿。
导演个人持股的动画公司估值突破80亿,联名盲盒溢价187%仍被秒空......但在这片狂欢中,饺子却要求团队在办公室挂起"媒体禁入"的警示牌。
"我们正在筹备的《哪吒3》,需要比前作多三倍的特效镜头。"制作总监透露,团队已启动"黑箱开发"模式:核心成员签署五年保密协议,所有资料采用军方级加密,甚至在成都郊区搭建全封闭创作基地。
这种近乎偏执的保密措施,正是应对过度曝光的无奈之举。
面对汹涌的媒体浪潮,团队制定了一套"生存法则":每周三、五设为绝对静默日,媒体问题库由AI助手统一应答,重要访谈采用VR技术一次录制多平台分发。
这些数字化手段,为导演抢回每天3小时的黄金创作时间。
更根本的变革发生在内容源头,《哪吒3》的剧本创作启用"碎片化保密"机制,每位编剧只能掌握故事线的特定段落,最终合成需导演亲自解密。
这种看似极端的措施,实则是应对资本过度介入的防火墙——已有7家投资方捧着支票簿等在会议室,但饺子坚持"只与理解慢工出细活的伙伴合作"。
《哪吒2》的成功打开了中国电影新的票房天花板,也让国漫有了跟世界巨头一比高下的底气。
这个成绩确实很振奋人心,大家对第三部的期待自然也非常的高,这些其实都是对导演的压力,但已经走到这个高度,想必饺子也有心理准备了。
幸运的是,这一路走来,他都不轻松,所以抗压能力肯定不成问题,现在就希望他能尽快觉下心来,有时间为第三部做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