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才能葬在八宝山?其中他的墓第一大,毛主席亲笔题碑文

冰心在玉壶 2023-12-29 16:57:04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北京西郊的八宝山,作为一座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变迁的革命公墓。在这里,安葬着许多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牺牲的英雄人物,他们的名字和事迹,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

在这座八宝山革命公墓中,有一座墓地格外引人注目,它占地300平方米,耗时一年多才建成,墓碑上写着“任弼时同志之墓”,碑文还是毛主席主席亲笔题写的。

这是八宝山革命公墓中面积最大的一块墓地,也是毛主席亲自题写碑文的一块墓地。这个墓地的主人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么大排场的呢?

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建立,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重大决策。当时,为了纪念革命烈士,周总理指示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北京修建一座革命烈士墓地。经过一番考察,最终选定了八宝山作为建设地点。

这里原本是明清两朝太监的养老之地,后来又被日本侵略者占据,建立了忠灵塔。抗战胜利后,忠灵塔被拆除,这里被改为忠烈祠。

解放后,这里被彻底改造,由著名建筑师林徽因设计,于1950年建成了八宝山革命公墓,从此成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主要安葬之地,也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想要葬在这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定得是对国家有重大影响力或者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行。任弼时逝世的时候,公墓才刚开始改造不久,整体规划都还没有确定下来,于是后面紧张赶工,花了一年时间才给任弼时修好了墓,让他从临时墓穴中迁进新的墓穴。

任弼时的早逝让中央领导人全都悲痛不已,他从16岁参加革命,到46岁英年早逝,30年的革命生涯,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展、壮大,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全部历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贡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呕心沥血到最后透支了自己的生命,他的无畏奉献受到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敬仰和爱戴。

任弼时在1920年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便去到苏联留学,1922年的任弼时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直到1927年,他在国内外都致力于青年运动和党的组织工作,参与了大革命的领导和指导,作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导师,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青年干部。

从1927年到1937年,他在国内领导和参与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卓越领导人之一,年纪轻轻的他已经是中共中央的核心成员了,可他整个人看起来却并不年轻。

不到三十岁的他并不是一路顺利地走在革命道路上的,他曾两次被捕,在狱中遭受了惨烈的严刑拷打,他的身体早已被折磨得不成样子,而他始终高昂着头颅。尽管后来成功脱险,他的身体也在这段时间落下了难以逆转的病根。

在延安的时候,他就经常抱病工作,毛主席怎么劝也不听,就连食堂想要照顾他,给他一个馒头,他都坚决拒绝,把宝贵的粮食留给更需要的士兵,而自己饥肠辘辘地坚持工作。

本来身体就不好,营养再跟不上,任弼时的身体就在他这样的“亏待”下,在枯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的样子永远跟真实年龄并不相符,比毛主席还小十一岁的他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老大哥。

毛主席就多次劝他,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多注意休息,治病要紧。可是任弼时满心满眼都是工作,根本就没有考虑自己的身体,他的房间永远亮着灯,如果不是实在需要睡眠补充体力,估计他连几个小时的睡觉时间也不会放过。

任弼时不仅参与指挥红军打败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和进攻,还组织和领导了广泛的土地革命运动,发动和组织了广大的农民群众,推动建立了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权以及红军的政治工作制度,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革命干部和战士,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坚决拥护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路线,反对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力促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 他在红二方面军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领导作用,参与指挥红二方面军突破四川的重重围困,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完成了长征的艰巨任务。

在任弼时的革命生涯中,他都表现出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革命事业无私奉献,与敌人坚决斗争,抱着对理想的坚定信念,面对所有的困难都是迎难而上,他的心中装着家国天下,装着人民同志,唯独没有他自己。

任弼时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积极参与了中共中央的工作,与周总理等一起,与国民党进行了和平谈判,力图避免内战的爆发。然而,国民党顽固派不顾人民的意愿,拒绝接受中共中央的合理建议,发动了全面的内战。

这时候任弼时的身体已经出现了很多不适的症状,但他没有惊动任何人,坚决支持中共中央发动人民解放战争的决定,与毛主席、周总理一起,转战南北,指挥和组织了一系列的战略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解放了大半个中国。

新中国成立前夕,任弼时还在为制定新中国的建设方针和政策,为筹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其实如果这时候他肯稍微放下点手中的工作,好好听从医护人员的安排,或许他就不会有那样一个遗憾了。

他还参与了中共中央的军事委员会的工作,为调整和改编人民解放军,为建立新中国的国防体系,做了大量的工作。可是这一年他的病情已经迅速恶化,甚至还出现了昏迷的症状,身体状况十分的差,也因此错过了开国大典。

他只能通过收音机去感受现场的氛围,去知晓革命真的成功了,新中国诞生了,人民从此不再担心会流离失所,会朝不保夕,会走向一个新的明天。

关于任弼时的病情,毛主席很是痛心,专门致电给斯大林,请他派一只医疗队前来为任弼时检查治疗,医疗队来了以后建议将他送到苏联去做全面的治疗,毛主席立马就替任弼时做了决定,临行前再三叮嘱他:到了苏联就安心养病,不要太过劳累,一切都要以身体为主。

听说任弼时在苏联的状况有了好转,毛主席还专程去苏联看望他,安抚他,鼓励他继续努力,争取早日回国,任弼时听了毛主席的话,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只盼着回国的日子能够早一点到来。

1950年的春天,任弼时感觉自己的身体好了很多,他着急地想要回到祖国去继续为国家服务,毕竟新中国刚刚成立,各个地方都需要调整和解决问题,此时的他巴不得自己有一双翅膀。

终于在5月的一次全面检查过后,苏联医护队的病情报告中写到:可以回国进行适当的工作,但一定不能够再过操劳。任弼时就像是拿到了特赦令一样的,兴高采烈地回国了。

他一回来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工作,毛主席仔细看过他的病情报告后,这才下了指示说,先试工作,每天不得超过四个小时。

可是这简直就是一个工作狂啊,只要摸到工作,他就完全停不下来,国家形势严峻,他完全无法松懈一刻,因为当时朝鲜战争爆发,时局紧张起来,任弼时不自觉地就调动起全身的精力去应对。

1950年10月24日的晚上,任弼时在工作中再次晕倒,医护人员不断地进行抢救,可终究还是无力回天,年仅46岁的他在凌晨去世。

得到消息的中央领导人们全都忍不住掩面痛哭,中共中央五大书记,参加开国大典的时候就少了他,如今新中国来了,他却走了,众人心中的悲伤根本无处可以存放。

叶剑英元帅称他是党和人民的骆驼,确实没错,这位劳苦功高的“骆驼”还没能见一见新中国焕发出来的新气象,就这么离去了,也或许是老天见他太过劳累,让他能好好睡一觉。

毛主席亲自担任治丧委员会的主任委员,迈着沉重的脚步,为任弼时扶灵,送这位革命战友最后一程。毛主席提笔写下:“任弼时同志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就连碑文也是毛主席亲自题写的,作为八宝山革命公墓的第一座墓,也是唯一一座占地面积如此之大的墓穴,但却根本装不下任弼时的功绩。

0 阅读:20

冰心在玉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