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在中国近代史上,蒋介石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历史人物,而蒋介石的成功少不了一个人的功劳,这个人就是谭延闿。
谭延闿是清朝最后一次科举的会元,也是民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大佬。他曾是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也是国民党的元老级人物,他的政治资本和人脉都非常雄厚。
然而,他却在关键的时刻,拒绝了孙中山先生的两个重要提议,把这些机会让给了蒋介石,从而为蒋介石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谭延闿为什么拒娶宋美龄,不当黄埔军校校长,反而拱手把美人与江山让给了蒋介石呢?
封建家族出来的革命者谭延闿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父亲谭钟麟是晚清重臣,曾官至两广总督。谭延闿于1880年出生,母亲李氏仅仅只是父亲的一个妾室,在当时那个环境下,侍妾地位极其低下。
连带着庶出的谭延闿也并不被人看好,母子俩时常遭到嘲讽和冷眼,这样的处境让谭延闿从小就反感腐朽的封建制度,这所谓的名门望族不过是虚有其表。
好在谭钟麟虽然妻妾成群、子嗣众多,但也不曾苛待子女的教育,不管嫡庶都有学习的机会,就连“帝师”翁同稣也被他请来执教。谭延闿聪明好学,小小年纪就被大学究翁同酥称赞此后必成大器。
谭钟麟
从小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精通经史子集,也喜欢诗词歌赋,谭延闿14岁时就下场考中了秀才,1904年清末最后一次科举考中,他又及第会元,填补了湖南清朝时期无会元的空白,殿试在即,谭延闿也是胸有成竹。
果不其然,谭延闿的文章文笔斐然,更别提那一笔一骑绝尘的好字,让一众考官都啧啧称叹,就连慈禧听说后都忍不住好奇,是怎样出色的少年郎,引得满朝官员称赞。
结果慈禧光是看到一个名字,立马就脸色大变,直言:“此子不可用。”竟是因为“谭”这个姓犯了慈禧的忌讳,“戊戌变法”的谭嗣同可不就是慈禧极为厌恶的人。
慈禧
谭延闿因此与状元擦肩而过,被列为二等第35名,赐进士出身,给了个一官半职。后来谭延闿听说了这件事情的原委后,直呼荒谬,心灰意冷之下,请辞回到湖南办学。
然而这个满目疮痍的封建旧社会实在刺眼,谭延闿的内心有愤怒、不甘、悲戚,他渴望一场暴风雨,将污浊的社会冲刷干净。
1911年,武昌一声枪响揭开了清王朝落幕的大轴,长沙获得独立,而谭延闿一直致力于推行新政,在革命派中呼声颇高,1912年,谭延闿出任湖南总督,最后由于讨袁被罢免。
谭嗣同
面临袁世凯和段祺瑞的相继弄权,孙中山先生站了出来,他高举护国旗帜,呼吁各界名士挺身而出,救国于危急存亡之际。
谭延闿果断响应孙中山先生的护国运动,公开指责段祺瑞及其亲信,彻底得罪了权势后,谭延闿的处境如履薄冰,只能无奈逃亡至上海,他一开始颇有“怨言”,护国运动是孙中山先生在挥舞旗帜,每次遭受打压的却是自己。
郁郁不得志的谭延闿总是与一些革命党人借酒浇愁,无意间透露出自己对于孙中山先生的“偏见”,杨庶堪看到谭延闿对于革命信念的不坚定,于是就郑重地给他讲述了“三民主义”,劝导他不要对革命失去信心。
而孙中山先生得知谭延闿的遭遇后,也主动写信慰藉他,一来一往,两人的书信来往日渐频繁,谭延闿也越来越钦佩孙中山先生,两人随即成为了交心的笔友。
1922年,孙中山先生因形势突变,不得不前往上海避难,谭延闿得知后,专程扫榻迎接,二人的交往更加密切,时常坐在一起交流国情民生,已是知己好友的模样,他对孙中山的革命理想和行动表示了衷心的支持和赞赏。
孙中山先生看中谭延闿的人品和能力,他认为谭延闿是一个有能力、有魅力、有人望的政治家,甚至还想要送他一段姻缘,外加一个远大的前程,然而谭延闿竟然拒绝了。
1923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成立了国民党,开始了北伐计划。为了培养革命军队的骨干,他决定成立一所军事学校,即黄埔军校。这所军校的校长一职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军校的教育方针,军队的政治立场,以及军校毕业生的忠诚度。
孙中山先生希望找到一位既有军事经验,又有政治信念,又能得到苏联顾问支持的人选,来担任这个要职,孙中山先生的第一选择就是谭延闿。
他曾经在湖南办过学校当过省长,在北洋政府工作过,而且与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和理念非常接近,是孙中山先生的心腹之一。相比蒋介石,孙中山先生认为,谭延闿是最适合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人选,于是亲自向他提出了邀请。
然而,谭延闿却婉言谢绝了孙中山的邀请。他觉得,军校不同于普通的学校,需要有专业的军事知识和技能,而他自己并不擅长这方面。他担心自己能力不足,不能胜任这个职务,也不能满足孙中山的期望。
孙中山对谭延闿的拒绝感到非常失望,但也没有强行逼迫他。他尊重谭延闿的个人选择,也理解他的难处,于是这个校长的位置就落到了蒋介石的头上。
蒋介石知道,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对他的事业和声望都有很大的好处,可以培养自己的势力,提高自己的地位,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时候蒋介石的野心已经初见端倪。
蒋介石作为“捡漏王”,政治联姻也好,阴谋诡计也好,蒋介石无孔不入,成功为自己夺得权势。
孙中山先生在闲聊中提起了自己的小姨子宋美龄,这个时候他已经有打算让谭延闿坐稳国民党头把交椅的位置了,与宋氏家族联姻,再加上黄埔军校校长的位置,谭延闿前途不可限量。
彼时的宋美龄刚从美国留学归来,风华正茂、出身显贵,是多少青年才子求之不得的伴侣,宋家对于谭延闿的为人也很是满意,愿意促成这段姻缘,于是让孙中山牵了红线。
谭延闿对宋美龄的美貌和才华印象深刻,但他觉得自己与宋美龄之间年龄差距太大,不适合结婚。再加上他的身份和地位都不稳定,随时可能遭到政敌的攻击和排挤,更不想牵连宋氏家族。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有个早逝的妻子,谭延闿与亡妻育有6个子女,夫妻俩举案齐眉,琴瑟和鸣,亡妻走后,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要续娶,再加上从小的遭遇,他深恶痛绝“一夫多妻”,所以最后他还是婉拒了。
蒋介石知道后很是高兴啊,谭延闿傻不代表他傻,有了宋氏家族这颗大树,他前面才真是一片坦途,于是他开始对宋美龄展开了疯狂的追求。
宋家一开始也看不上蒋介石这么个“花花公子”,可蒋介石很会见缝插针,一边对宋家老太太大献殷勤,一边鼓动宋家大姐替他说媒,另一边再疯狂展示自己对宋美龄的一片用心。
甚至还央求谭延闿去做了说客,最后蒋介石断绝了之前的婚姻关系,保证只有宋美龄一位妻子,表明了决心后,宋家也松了口,为了融入宋家,蒋介石也跟着一起信了基督教,做礼拜。
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蒋介石成功娶得美娇娘,宋美龄风光大嫁,帮助蒋介石夺下半壁江山。
谭延闿拱手把江山和美人都送给了蒋介石,可他一点也不后悔,比起政治斗争,他更向往人间烟火。谭延闿尤其好美食,去世前也是饱餐一顿之后,才突发急性病,不治身亡。
蒋介石还记着谭延闿曾经的“恩情”,下令全国降半旗致哀三天,禁娱三天,还在国民政府礼堂设奠堂,哀悼和缅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