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之中对峙双方如果有一方进行撤退,那么另一方很大概率会进行追击,但是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南面对中国的回撤,却并没有追击,难道是将领没有发现这个绝佳的机会吗?
其实越南想过追击,那为何最终又放弃了呢?
越南作为我国的邻国,并且因为越南与我国一样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与其的关系就一直比较微妙。
后来爆发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战斗中,我国解放军面对越南军队,一路摧枯拉朽,短时间内就直逼越南的首都河内,当时距离河内仅仅只有125公里,可以说只要再向前一步,我们就能占领越南首都。
但是我军并没有乘胜追击,反而借着这个契机主动后撤将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撤回到我国境内。
在战场之上,撤退不同于逃跑,逃跑是大家什么都不管,只顾着逃跑;但撤退不一样,撤退需要的是有条不紊的进行撤离,军队既不能因为撤退而产生混乱,也不能因此而放松对敌人的防范。
可以说,撤退相较于进攻更加的困难。
看到敌军撤退,只要稍微有些军事头脑的人都会想到趁着敌人撤退,自己进行骚扰,让撤退的敌人付出一些代价。
面对我军的突然撤退,越军就曾想过进行追击,甚至已经做好了进行追击的各种准备,越南少将阮德辉甚至立下军令状,直言进行追击一定会大破解放军。
阮德辉认为,越南军队在装备对等,士气高涨的情况下,一定能够打败解放军,他天真的以为越南的军队作战能力十分强大,一定可以将正在撤退的中国解放军全歼。
但是最后却被黎笋给拦了下来,这究竟是为何呢?
其实黎笋的这个决定是经过多方考虑的结果,也是当时的最优选择。
首先就是越南和中国之间的实力差距。
越南当时虽然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甚至击败了“世界最强”的美国,当时越南的国内很多“主战”的将领都认为只要长时间作战,是能够击败中国的。
但是作为领导者的黎笋却很清楚越南与中国之间的实力差距,中国军队可是从正面击败美国的,而越南击败美国还是受到了中国的帮助,这样的越南想要打败中国,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其实中越之间的实力差距,早在越南的抗法战争中就已经有所体现了。
在战争初期,面对着法国的进攻,越南根本没有任何抵抗之力,法国军队轻而易举地就取得了许多胜利。
之后中国为了帮助越南摆脱帝国主义,派遣了一众军事参谋前往越南帮助他们进行作战。
当时陈赓作为参谋的长官刚一到越南,就被越南的军队给震惊到了,越南士兵没有纪律,目无长官,活脱脱的“兵痞”部队,甚至在一次战役当中,陈赓已经做好了安排,越军只需按照命令行事就完全可以取得胜利。
但是,令陈赓没有想到的是,越南军队竟然对其虚以委蛇,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根本不服从陈赓的命令,导致越南在那场战役当中损失惨重。
但陈赓毕竟是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将,他结合越南当地复杂的山林地形,将我军在在早期经常使用的游击战的战术传授给越南,最终在陈赓的悉心安排下,越南军队才逐渐有了起色,最终取得对法国的胜利。
而越南在这之后也是将游击战术发扬光大,结合地道战术,在面对美国的侵略时,可是让其吃尽了苦头。
拥有这样的历史,黎笋自然是十分清楚越南军队的战斗力,而且当时越南所广泛采取的战术就是游击战术,而对于游击战,我国可是老祖宗。老师打徒弟,自然是相对较为轻松的。
而且,当时我军采取的是大规模进攻作战的作战方式,越南因为没有较大规模的战力,面对摧枯拉朽的攻势,他们根本无力阻挡,即便之后越南举全国之力整合出大量兵力,但是因为越军只熟悉游击战,这些大规模部队根本就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优势。
除了两国之间这种硬实力上的差距之外,黎笋还有政治层面的考虑。
在战争之前的我国与越南因为都是共产主义国家,所以关系还是相当不错的,在越南战争的时候,我国也曾援助其大量的物资用来帮助他们对抗侵略者。
黎笋作为越南国内最坚决的反共分子,虽然他并不喜欢中国,但是作为国家的领导者,他所考虑的不能仅仅只是军事方面,他也要进行更加长远的考虑。
当时我国在战场之上势不可挡,黎笋知道越南败局已定,即便之后他们又集结了众多军队,他也不认为越南能够战胜中国。
而且在面对中国撤退之时,黎笋很清楚现在是进攻的绝佳时机,只要自己进攻,中国军队在疲于招架之下肯定会露出破绽,进而受到不小的损失。
但是,这样做虽然中国军队会受到损失,而作为本就在硬实力上有所不如的越南很可能遭受的损失会比中国军队更大。
而且当时的中国已经选择撤退,黎笋也是看出来中国这一次对于越南只是施以惩戒,教训的意味更多,并不想发动全面的战争,而现在他们去追击撤退的中国军队,并对其造成伤害的话,很有可能会遭到中国的报复。
到时候,本来已经相对稳定下来的越南将会收到无比沉重的打击。
因此黎笋才下令禁止对撤退的解放军进行追击,而是紧跟解放军撤退的步伐,收回越南北方,这才是最好的选择。
而这次战争对于中国而言,也给了一个很好的练兵机会,之后中国军队的撤退也很好的维护了地区的和平,使中国没有陷入战争的泥潭之中,这也对之后中国经济的腾飞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