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辽金元佛教文学史》

古代小说研究 2024-04-21 07:25:37

《辽金元佛教文学史》,李舜臣著,北方文艺出版社2023年8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是12卷25册《中国宗教文学史》中的一卷,基本遵循了整个书系的写作纲领,以释氏作家为中心,兼顾教外人士,旨在稳妥的描述出辽金元三朝佛教文学的发展态势和特质。

辽金元三朝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也是华夏大地继南北朝之后,各民族文化融合、碰撞、演进最为剧烈的时期。不过,因各自的佛教政策、文化形态殊异,三朝的佛教文学呈现出不同的特质。

辽人创造了灿烂的佛教文明,义学发达,塔庙、佛像林立,佛教“邑社”遍及境内,几乎“每个心灵都被卷进了同样的漩涡”(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页),达到了全民信佛的程度。

辽代佛教文学文献大多藉石刻而遗存,其代表性文类——幢记文、塔记文、碑铭文、造经题记等,表面看确如叶昌炽所说“满幅题名,皆某儿某郎妇之类,北伧乔野之风,于此可见”(叶昌炽《语石》卷一,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2页);然而,这些类型化、程式化极强的作品,表现的却是民间群体虔诚、素朴的佛教信仰,承传的是北方佛教文学的谱系。

金朝同样与南方的赵宋对峙,不过,金朝统治者吸取了辽主“惑于佛法”的教训,采取以管控、约制为主的佛教政策;同时,道教诸派在北方迅猛发展,某种程度上也“抢占”了民众的信仰空间,从而客观上制约了佛教在民间的发展。

金代极南疆域远至秦岭、淮河以北,南京(汴梁)更是一时南北交通的门户,往来僧侣不绝如缕,所以,金代佛教虽根植于北方土壤,承传的却是南方佛教的谱系,禅宗特异独秀,义学甚微。职是之故,金代佛教文学同样也表现出南方佛教文学的特质,以诗歌、偈颂、颂古评唱等文类为主,注重传达个体的修行感悟和宗教思想。

元代统治者崇尚释氏,建立了“尤不可与古昔同语”的帝师制和庞大的僧官制度,藏传佛教的地位几无可复加。不过,元朝佛教文学的中心仍在南方,尤以临济宗大慧宗杲和虎的丘绍隆系下的诗文僧最显繁盛。

元代释氏作家一方面承续着佛教文学的写作传统,大力写作山居诗、拟寒山诗、和寒山诗等。另一方面,他们又积极融入主流文坛,宋末的“江湖诗风”余绪既在他们的创作中有所反映,元末顾瑛的玉山雅集中也有很多僧人的身影;既有入觐奎章阁黼黻升平的笑隐大訢,也有扈从元主巡幸两都并加入了元代极具特色的“上京纪行诗”书写的楚石梵琦,可以说,元代的释氏作家几乎参与了当时文坛的重要文学事件,是元代文学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元代佛教文学上接唐宋,下启明清,也是中国佛教文学史发展中重要一环。

《历代释家别集叙录》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辽代佛教文学概说

第二节  金代佛教文学概说

第三节  元代佛教文学概说

第二章  辽代佛教文学展开的背景

第一节  辽朝的统治者与佛教

第二节  辽朝的民间佛教信仰

第三节  辽朝的佛教品格及刻经事业

第三章  辽代的佛教诗歌

第一节  辽代僧官诗人——海山思孝

第二节  寺公大师《醉义歌》与释宗印《题佛刹》

第三节  辽代规模最大的诗歌唱和活动

——玉石观音像唱和

第四节  辽代的佛教偈颂

第四章  辽代的佛教散文

第一节  塔记文

第二节  幢记文

第三节  碑铭文

第五章  金代佛教文学展开的背景

第一节  金代的佛教政策

第二节  金代佛教的发展格局和特质

第六章  金代释氏诗人及其诗歌

第一节  金代释子不善作诗

第二节  金代释子诗偈的宗教意蕴

第三节  金代“第一诗僧”——木庵性英

第七章  金代禅门的颂古评唱

第一节  万松行秀及其颂古评唱《从容录》

第二节  林泉从伦及其颂古评唱《空谷集》

第八章  金代教外人士的佛教文学创作

第一节  金初入金文人的佛教文学创作

第二节  女真宗室的佛教文学创作

第三节  金代中期文人的佛教文学创作

第四节  金末文人的佛教文学创作

第九章  元代佛教文学展开的背景

第一节  优厚的佛教政策

第二节  佛教的世俗化和人间化

第三节  儒释交涉与僧徒外学功夫的延展

第十章  元代释氏诗人的地域分布、宗派构成

第一节  元代释氏诗人的地域分布

第二节  元代释氏诗人的宗派构成

第三节  地域文化和宗派归属对元诗僧创作的影响

第十一章  江湖诗风影响下的诗僧

第一节  释英与《白云集》

第二节  释善住与《谷响集》

第三节  释德净与《山林清气集》

第十二章  元代的佛教山居诗

第一节  石屋清珙及其山居诗

第二节  无见先睹及其山居诗

第三节  栯堂益及其山居诗

第十三章  元代的“拟”“和”寒山诗

第一节  寒山在元朝丛林之传响

第二节  元代的拟寒山诗

第三节  楚石梵琦与《和天台三圣诗》

第四节  元代丛林“拟”“和”寒山诗的影响

第十四章  元代的“诗禅三隐”

第一节  天隐圆至及其《牧潜集》

第二节  觉隐本诚及其诗歌

第三节  笑隐大訢及其《蒲室集》

第十五章 玉山雅集中的诗僧:以释良琦为中心

第一节  释良琦的生平及其雅集活动

第二节  释良琦参与玉山雅集的文化意义

第三节  释良琦的诗风与诗艺

第四节  玉山雅集中的其他诗僧

第十六章 楚石梵琦与《北游诗》

第一节  《北游诗》的流传

第二节  楚石梵琦的北游历程

第三节  楚石梵琦“上京纪行诗”的价值

第四节  《北游诗》的情感意蕴

第五节  楚石梵琦的诗风和诗艺

第十七章 稀见六种元代释家别集

第一节  释梦真与《籁鸣集》

第二节  释文明与《月礀别稿》

第三节  释真与《竹居集》

第四节  释道惠与《庐山外集》

第五节  释宗衍与《碧山堂集》

第六节  释克新与《雪庐稿》

第十八章  元代教外人士的佛教文学创作

第一节  元代谋臣的佛教文学创作

第二节  元代文人的佛教文学

第三节  元代儒士的佛教文学创作

附录一:元代已佚释家别集叙录

附录二:元代佛教文学系年要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明代佛教文学史》,李舜臣、王彦明著,北方文艺出版社2022年6月版。

后  记

《辽金元佛教文学史》是吴光正教授主持的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宗教文学”中的一个子项目。但其实我在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期间(2005-2008),便开始了这项研究。

当时,导师陈文新先生指导我撰写了近二十万字的出站报告《元代诗僧研究丛稿》。加入项目组后,我在《丛稿》的基础上不断增益、完善,直到2017年底才完成了初稿。

2018年1月,吴光正教授组织海内外众多专家审订课题组的所有书稿,查洪德、陈引驰、马昕等先生对拙著提出很多具体而宝贵的建议,我认真地吸纳了他们的建议,多次修订,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虽然仍不尽如人意,但我的确是努力了,没有多少遗憾。

《中国宗教文学史编撰研讨会论文集》

20世纪以来,佛教文学一直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几乎每一次因新材料、新方法、新思想而引发的研究热潮,像敦煌文学研究、“方法论探索”、“古典文学宏观研究”以及时下劲盛的域外汉籍研究,佛教文学都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职是之故,编撰一部详赡的中国佛教文学史逐渐成为了中国学者的共识,相关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009年高慎涛、杨遇青先生出版了《中国佛教文学》,2017年李小荣先生出版了《晋唐佛教文学史》,2021年孙昌武先生出版了《中华佛教文学史》,迩来更有萧丽华、廖肇亨先生主持编撰的《中国佛教文学史》以及周裕锴先生及其弟子们合撰的《宋元佛教文学史(诗歌卷)》面世,张弘先生主持的2012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招标项目“中国佛教文学通史”也不断推出最新成果……,凡此种种,观念或殊,方法有异,但皆是立足于佛教文学之本体,力图冷静、客观地审视中国佛教文学的发展进程。

《岭外别传:清初岭南诗僧群研究》

拙著的写作,大抵亦是沿着此一思路,冀望能裨益于学界对辽金元佛教文学的认识。

从着手这项工作到今日,已逾十八年了。视此十八年,不过恒河沙数中一弹指顷,而吾人鬓丝已白,习障未除,八正犹掩,后之路上当更加努力。

癸卯冬月谨识于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

作者简介

作者近照

李舜臣,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江西师范大学教授,主要研究佛教文学和中国诗学。主持完成了两项国家社科基金,目前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明清释家别集整理与研究”。出版《历代释家别集叙录》等著作4种,发表论文70余篇,多次获得江西省社科成果优秀奖。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