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悉达多》最经典的四句话,治愈了无数人

楚然谈情感 2024-08-28 14:57:11

文/情感文化小陈

赫尔曼·黑塞,德国作家,诗人。

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

1946年,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而他的经典著作《悉达多》自1922年首次出版,已经被翻译为39种语言,并畅销全球,被无数人喜爱。

它讲述的并不只是悉达多的故事,而是我们千千万万寻常人的一生。

这本小说虽然短短7万多字,却完整呈现了贵族青年悉达多为揭开困顿,尝透世间百味,在痛苦中觉醒成长的心灵救赎之旅。

诚如黑塞所言:“我小说中的人物一个个都经历着心灵苦难、内在危机,他们在寻觅、追求和提问。”

美国作家亨利·米勒曾这样评价《悉达多》:它是比《圣经·新约》更有效的一剂良药。

自它1922年问世以来,这100多年间,它仍然被无数处在迷茫之中的人奉为圭臬。

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

年轻俊美的王子悉达多,生来就处在金字塔的顶端,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有好人品,就算他什么都不做,父母也能安排好他的一生,让他成为婆罗门受人尊敬的王。

可是悉达多越长大,越是认识了自己,就越觉得这样的人生不是他想要的。

在他看来,父母的爱,朋友的爱,都不是他永久幸福的源泉,外在的物质,更无法让他感到真正的满足。

在他心里,他渴望智慧,渴求一个圆满美好的自我。

他终于意识到,他要去走自己的路,而不是被父母安排好的路,不是被某种传统价值观规定的一生。

他的朋友问他:你的父亲会允许吗?

悉达多的父母,跟这个世界的很多父母一样,也希望孩子过得更好,在悉达多的父母看来,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王,就是最好的路。

可悉达多已经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所以没有什么能阻止他。

纵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悉达多的内心,仍然是痛苦的。

所以,悉达多走出王宫,放弃了优越的物质生活,舍弃了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去过一种贫困、未知、寻求智慧的生活。

他质疑一切,不愿接受被安排好的一眼望到头的人生,一如年少时,你我也曾叛逆过,怀疑过,学校的教育,父母的管束,挣扎着想逃离,想获得真正的自由,对未知充满期待。

外界的期许和评判,都是别人的标准,谁也无法用他人的准则来丈量自己的人生。

一、我无权论断他人的生活。唯独对自己的生活必须做出判断。我必须选择,必须放弃。

离家出走,成为沙门后,悉达多想求得真正的智慧,他在沙门中学到了很多,但这些都还不够。

悉达多遇见了世尊乔达摩,悉达多敬佩乔达摩,但他知道,乔达摩的东西,依旧不是他最想要的,所以他又开始了自己的求智之旅,他要学的,不是别的,就是“我”的意义及本质,是“我”要摆脱、要制胜的东西。

他说,我无权论断他人的生活。唯独对自己的生活必须做出判断。我必须选择,必须放弃。

二、我必然经历贪 欲,追逐财富,体验恶心,陷入绝望的深渊,并由此学会去抵御它们。

离开了乔达摩后,悉达多去做苦行僧,学会了诸多克己之法与修炼之道,战胜了饥饿、疼痛、焦虑和疲惫。

与此同时,他也逐渐迷失了自己。

对于红尘,他的眼神是轻蔑的;对于爱恨、欲 望、幸福,他认为它们是虚无的。

在他看来,一切都在腐朽,世界是苦涩的,生活即折磨。

所以他的唯一的目标是堕入空无,无喜无悲,无痛无欲。

可他越朝着这个目标奔去,越发现这个终点难以企及。

他清晰地感知到:苦修虽可以让他获得短暂的逃避和休憩,但当他从幻觉中醒来时,他发现一切依旧。

他没有成为智者,没有积累知识,也没有进入更高的境界。

这种状态,让他倍感痛苦。

于是他决定走进尘世,去体验世间万象,去慢慢靠近内心真实的自我。

他对城里美艳动人的名ji迦摩罗动了心,便收拾装扮拜会对方,向她学习情 爱的秘笈。

他想要更好生活,于是就跟随富商学习经商之术。

悉达多本就聪慧,很快便在商海大显身手,成了拥有宅邸,仆人和河畔花园的大富豪。

最开始,他还带着一丝警醒,告诫自己要勤俭节制,保持禅定,倾听内心声音。

可随着时光飞逝,在苦修中被扼sha的感官逐一被唤醒,他终日沉溺于酒 肉,情 爱,du博中,贪而不足,饱食无度。

他变得苛刻吝啬,利欲熏心,不再对乞丐仁慈,不再对施舍感兴趣,活成了自己曾经最厌恶的模样。

繁华的喧嚣终会过去。

当又一次从不堪的迷醉中苏醒,疲惫空虚的悉达多,从镜中窥见了自己乱糟糟的模样。

看着镜中人皮肤松懈倦遢,嘴里喷着酒气,一副酒食过度的丑态,一阵羞愧和厌恶袭上他的心头。

终于在一个深夜,他离开城中,决定跳河,结束自己这毫无价值的一生。

可就在生命行将结束之时,从心底发出的一阵声音让他猛然清醒。

他突然醒悟:“我必然经历贪欲,追逐财富,体验恶心,陷入绝望的深渊,并由此学会去抵御它们。”

也是在那一刻,他看透了,清醒了,成为一个新的悉达多,走上了自我觉醒之路。

人生只有一次,不如大胆去经历,去体验。

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在不断尝试中,辨明迷途,找到真正的自己。

不要去抱怨你命里的苦难和失去,那些人生的苦,藏着你通向自我的路。

三、不藐视世界,不憎恶世界和自己,怀抱爱、惊叹和敬畏,注视一切存在之物和我自己。

离开世俗生活的悉达多,决定成为一个摆渡人。

他找到当年渡他过河的船夫瓦耶迪瓦,跟他学习划船制桨、耕田劳作。

他每天在河边倾听着河水的声音,领悟生命的真理。

悉达多在这条河中看到自己的一生,少年的悉达多、成年的悉达多、老年的悉达多,仿佛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

然而苦难未尽,仍会再次轮 回。

一次,摆渡人意外救了因被蛇咬伤的迦摩罗,以及一个小男孩。

而这个男孩,正是迦摩罗和悉达多的儿子。

迦摩罗毒发身 亡,留下小悉达多跟着两位船夫一起生活。

悉达多很爱这个儿子,为了将其留在身边,他一遍一遍地忍受着儿子对他的厌恶和折磨。

即便如此,他还是无法留住小悉达多。

终于,在两人一次激烈的争吵过后,小悉达多愤然离去。

悉达多承受着爱而不得的痛苦,同时也想起少年时期的自己是怎样迫使父亲答应他出门苦修,让父亲心痛的情形。

他幡然醒悟,每个人都要独自走过自己的人生,在漫长的旅途中历经坎坷,承担zui过,痛饮苦酒,寻觅出路。

他不再与命运搏斗,不再与意志作对,而只是专注于眼前,用心感知当下的每一刻。

最后悉达多彻悟:审视世界、解释世界或藐视世界,或许是思想家的事。我唯一的事,是爱这个世界。不藐视世界,不憎恶世界和自己,怀抱爱、惊叹和敬畏,注视一切存在之物和我自己。

四、知识可以分享,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智慧令人安详,智慧创造奇迹,但人们无法言说和传授智慧。

多年后,悉达多成为船夫,但朋友乔文达依然在修行,两人相见之时,乔文达想知道这些年,悉达多究竟都获得了什么智慧,希望通过悉达多的讲述,从中领悟出些什么。

但悉达多并没有满足朋友的愿望,因为他知道真正重要的东西,用语言是表达不出来的。

这让我想到《天道》里芮小丹的一句话:“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一句话说得很精辟:能说服一个人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南墙。能点醒一个人的,从来不是说教,而是磨难。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够,实在不行就再来几次。

苦难是人生的实相,既然逃无可逃,不如迎面而上。

对强者来说,所有的经历都会变成精神财富,所有的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

心理学上有个效应,叫“巴纳姆效应”。

指的是人很容易被外界信息所干扰,习惯于用他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而忽视最真实的自我。而自我知觉,就是不断摆脱外界的影响、了解自己内心的过程。

我们洞察别人的思想,吸收别人的思想,却没有内化为自己的思想。

最终追逐的就是别人的影子,思想成为他人的映射,却从来都不是我们自己。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正如《悉达多》所说:大多数人仿佛一片落叶,在空中翻滚、飘摇,最后踉跄着归于尘土。极少数人如同天际之星,沿着固定的轨迹运行。没有风能动摇他,他内心自有律法和轨道。

真正的幸福,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小陈寄语

儿子离开后,悉达多也理解了当年的父亲,曾经父亲为他受苦,如今自己为儿子受苦,人生如同一场宿命般的轮回。

世事变迁,人生无常,而河水沉默不语,只是继续流淌,日日更新。

这之后,悉达多变得更坦然,更从容,也更慈悲,他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宽恕,放过了自己,也获得了心灵的救赎。

悉达多没有成为另一个世尊乔达摩,但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己。

他说:“知识可以分享,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智慧令人安详,智慧创造奇迹,但人们无法言说和传授智慧。”

你我的一生,何尝不是如此,年轻时无所顾忌,一心想要追寻自由,想从禁锢中解脱出去。

后来,你我不断试错,在经历中受挫、觉醒、成长。

你我带着遗憾,悔恨,痛苦过,绝望过,又挣扎着求生。

再回首,倘若没有那些过往经历,人生也是苍白的,空洞的。

所以,人生在世,不怕跌倒,跌倒后,能及时觉察,从失误中再度爬起来,就是勇士。

红尘历练,最终归来的还是那个少年,却已然是另一个少年。

你我终其一生,都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断奔忙,从熟悉的地方出走,带着对未知的好奇流浪、探索,也正是每一次义无反顾的出走、选择与经历,塑造了并成就了当下的自己。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作者20岁时,被父母送进了‘精神 病院’,前途难料。

后来,一本书拯救了他,让他走了出来,这本书就是黑塞的《悉达多》。

心理学三巨头之一的荣格更是赞叹:“读黑塞的书,像在暴风雨的深夜,看见灯塔。”

有很多读者坦言,这本书陪伴他们走出了人生的低谷,精神受到疗愈,不亚于一次心理治疗。

0 阅读:280

楚然谈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