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河八大山庄被围,是《雍正王朝》前期九子夺嫡剧情中的一个小高潮,经历此战后。老大胤禔被康熙帝痛骂是“蠢猪”,并被永久圈禁,从此便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
老十三胤祥受到太子胤礽的牵连,也被圈禁,但在不久的将来,被康熙帝以赏赐张五哥个天大的面子为由,放了出来。
太子胤礽虽然遭遇了短暂的废黜,但在举荐新太子时,又被重新复立。对,我们今天要谈的,便是举荐新太子时,康熙帝为什么要复立太子?
而一心要推老八胤禩上台的佟国维,又为什么在朝堂之上发飙,怒斥举荐废太子胤礽的张廷玉是奸臣?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系列文章:难怪佟国维要骂张廷玉是奸臣,你看康熙帝背后干了啥事?
一、
虽说众位皇子都有着一颗夺嫡的心,但是真正表露出来,并付出实践的便是热河八大山庄被围事件!
有了前期江南筹款赈灾,追缴户部欠款,以及追查刑部冤案的铺垫之后,康熙帝对太子胤礽的不满日益增长。不仅质疑他能不能当未来的皇上,也剥夺了其代自己招待蒙古王公的机会,甚至把本属于他的金如意赏给了弘历。
康熙帝对太子的不满,也让众位皇子看在眼中,以至于在热河的老四胤禛,面对太子胤礽找上门,竟然是闭门不见;老大胤禔和老三胤祉,一个是想方设法表现,在康熙帝面前打压太子刷存在感,一个则是拼命挖苦,拆他的台;老八胤禩一伙更可恶,竟然伪造了太子的调兵手谕,打响了九子夺嫡的第一枪。
但康熙帝毕竟以仁治国,虽然在张廷玉的提醒下,知道了调兵手谕有假。可是,若在热河便彻查此事的话,存在的变数太大,也容易打草惊蛇,以免做局者狗急跳墙。
于是康熙帝将计就计,依然以“兵变”为由,圈禁了太子胤礽和老十三胤祥。随后便下达了回京的命令,一时间风云骤变,不仅众位皇子虎视眈眈盯着太子位置,连朝中的大臣们也都蠢蠢欲动。
毕竟在热河的时候,康熙帝就说了,回京后,咱们就选新太子:
“这个新太子是谁,朕心里没有底,但还是这一条,这个人一定要有德,胤祥在这一点上就不错……”
二、
虽说康熙帝回京后,特意安抚了太子老师王掞,拉着他一起坐车回宫,但在朝堂之上真的宣布废黜太子时,却遭到了王掞的强烈反对。
王掞毕竟是太子的老师,那口才是相当的好,一句“不教而诛”,喷的康熙帝是哑口无言,一个劲的“划拉”脑袋瓜。是啊,若皇上是不教而诛的无道昏君,那连带着我王掞也一起杀了吧,反正棺材都准备好了。
若皇上是明君,那就不能废太子,除非你能把我王掞教导好,而不是直接诛杀。
这就让康熙帝犯了愁,说吧,说不过人家王掞,不说吧,就真成了不教而诛的无道昏君了,哎呀,这太难了。
好在张廷玉足够聪明,看破了王掞心中的小九九,于是替皇上说了一句话:
“王师傅,你以一死博取忠名,却把一个杀忠臣的罪名,强加在皇上的头上,难道这就是圣人教你的忠恕之道吗?”
康熙帝这才想到了应对之策,也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王掞的儿子把他带回家,只要有一点闪失,那就以不忠不孝为由,杀王掞的儿子。
所以说,在朝堂之上,康熙帝是顶着极大的阻力,执意废掉了太子胤礽。这在其他大臣和皇子看来,康熙帝确实是铁了心要选新太子了,朝局也将会有新的变化。
而张廷玉呢,不仅通过跟王掞辩论,坚定站在康熙帝这边。甚至于,去天坛代替康熙帝宣读废太子胤礽诏书,也是他!
三、
这就奇了怪了,既然张廷玉在废黜太子一事上,如此积极,为什么后来举荐新太子时,他又重新举荐废太子复立呢?
确实,在举荐新太子期间,种种迹象都在表明,老八胤禩的胜率最大。以至于出现个神秘道士张明德,弄了个什么“八王大”、“大八王”的预言。连康熙帝都当着尚书房三位大臣的面,撂下一句:
“江湖术士的话,也不能一概视为妖言,因为他多少也能代表一些民意嘛。”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句话,才给了其他大臣一颗定心丸,尤其是佟国维,马上便开始联络各位在京官员,联名保举老八胤禩为新太子。
当然,佟国维支持老八胤禩,也并非在这时候开始的,其实在《雍正王朝》一开头就已经表明了立场。
比如在老四胤禛去江南筹款赈灾时,得罪了人,被人家弹劾纵容灾民闹事,逼迫官员捐款等。张廷玉是赞赏的,但佟国维并不认同,还对马齐说了一句:
“这差事交给八阿哥他们干,准不会这样干!”
在康熙帝要追缴户部欠款时,老八胤禩自己都推了这个差事,甚至连户部都不想管了。也是佟国维站出来,表态追缴户部欠款这事,老四胤禛做事太过操切,还得老八胤禩帮忙一起干:
“八阿哥胤禩素有贤名,若能继续管理户部,和四阿哥一道办理此事,则能刚柔相济,收互补之效!”
四、
可以说,若是老八胤禩听进去了佟国维的建议,跟老四胤禛一起追缴户部欠款,未来皇位落谁头上,还真说不好。
后面的事就不细说了,总之,佟国维是真心欣赏老八胤禩,也心甘情愿扶持对方。以至于,在举荐新太子时,康熙帝发现老八胤禩的支持率过高,特意把佟国维叫去吃饭。饭桌上,明里暗里的让佟国维下台,作为回报,他可以选一个佟家人继任荣耀。
即使康熙帝都快明说了,佟国维依然坚定的支持老八胤禩,甚至拿着老花镜还在沾沾自喜:
“皇上,微臣虽是老眼,却不昏花!”
也就是说,佟国维并不想下台,甚至他理解错了康熙帝的意思。以为自己押对了阵营,康熙帝忌惮佟家的权势,才让自己下台的。不然的话,自己这么支持老八胤禩,那可是拥立之功,这以后的权势还了得?
因为不想下台,所以才会把老花镜给隆科多看一下,却丝毫没有要给他的意思。
而且,他压根就看不出剩下的皇子中,哪个有实力跟老八胤禩抗衡。因为老大胤禔被圈禁,老三胤祉被皇上骂书读到狗肚子里了,其他皇子中,唯一有一丝丝希望的就是老四胤禛。
本着佟家的祖训是不要一条道走到黑,佟国维决定让隆科多去烧老四胤禛的冷灶,怕他不愿意,还安慰他:
“你也许会认为我为什么不去烧四爷的冷灶,其实,热灶烧不好,更容易引火烧身。”
五、
很多人看剧的时候,认为后来隆科多举报自己的六叔佟国维结党,是俩人商量好的结果,其实不然!
佟国维当时跟隆科多讲的是烧老四胤禛的冷灶,换言之,便是让他去举荐老四胤禛当太子。可是刚才也讲了,隆科多也不认为老四胤禛有当太子的可能性,不然也不会向佟国维抱怨,自己在烧冷灶。
这也是为什么回到家后,隆科多喝了一晚上的酒,边喝边感慨:
“做人难,难做人呐!”
随后,他狠了狠心,决定推掉九门提督的差事,向康熙帝举报六叔佟国维结党,竟然命令自己去保老八胤禩。
因为这些都是瞒着佟国维干的,所以佟国维并不知情,以至于在举荐新太子的朝会上,他想当然的认为,当天的推举结果,只有两个。一个是老八胤禩以压倒性的优势,成为新的太子人选,另一个则是老四胤禛爆冷成为新太子,虽然第二种可能性不大。
可是,佟国维万万没想到,选举新太子的当天,他们将举荐各位皇子的奏折分类放好。每叠奏折上面,还特意写上了各位皇子的排序,比如三、四、八等。康熙帝一进朝堂,李德全就递过来一份奏折,他竟然看都不看,直接将它压在了“八”字那一叠奏折上面。
果然,当天朝会的气氛都变了,康熙帝说着说着,就开始问在场的诸位:
“佟国维、马齐,为什么没有二阿哥胤礽的荐章?”
六、
康熙帝这么突然一发问,佟国维顿时愣住了,反倒是马齐接了话:
“皇上这话,奴才不明白,因为废二阿哥,所以才推荐新太子,怎么还会有推举二阿哥的荐章?”
康熙帝却开始耍赖了,说什么不是问你应不应该推举废太子,而是问你有没有?
马齐更纳闷了,举荐废太子胤礽的,托合齐,耿索图,还有凌普,他们都被抓起来了,举荐当然不算数!对啊,八大山庄被围可就是凌普他们带兵来的,那是叛军,都被抓了,他们还在狱中举荐,也不能作数啊。
还有王掞,当初在朝堂之上,皇上可是当庭训斥他悖上的,他举荐二阿哥复立,按照规矩,也不能作数啊。
万般无奈之下,康熙帝开始问在场的诸位了,你们中有没有推举二阿哥的呢?
好家伙,张廷玉竟然站了出来,从袖子里掏出了一份密折,表明自己举荐的就是二阿哥胤礽。
有了张廷玉的开头,康熙帝龙颜大悦,开始巴拉巴拉给这次举荐新太子的朝会定调子了:
说自己当初执意要废黜太子,属于独断专行,事后想想不是那么回事。而自己之所以要废太子,一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太子那个荒诞不经的样子着实可气。二是,当时在热河,情况不明,自己也担心事出有变,所以就没深究。三是,事后想想,太子胤礽并没啥大错,罪行也是捕风捉影,纯属子虚。
七、
但光自己说还不行,康熙帝又举了张廷玉奏折里的例子,以此说服众人:
“所谓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况太子之过因心疾所致。”
这句话就非常有意思了,原来太子胤礽犯错,是无心之过。之所以无心,是因为当时他心理有病,之所以心理有病,是因为他正在被老大胤禔魇镇。
只要治好了二阿哥胤礽的病,感化了他的心,他还是可以重新成为太子的。
说完了太子胤礽,康熙帝又开始夸张廷玉,说他书读的好:
“好就好在时刻不忘圣人的忠恕之道,与人为善,好就好在时刻以江山社稷为重。而不像有些人趋红踩黑,见风使舵,想的不是江山社稷,而是他自己的禄位。”
其实康熙帝的想法并不复杂,当初在热河废太子时,确实是事出有因。这方面的原因,咱们上一期已经详细阐述过,感兴趣的可以去查看。可以说,举荐新太子,完全是康熙帝制定的钓鱼执法策略,目的是让热河八大山庄被围事件的幕后真凶出来。
所以,康熙帝不满老八胤禩,并不仅仅是因为皇权不容挑战,他在底下笼络朝臣,存在结党嫌疑。更重要的是,太子胤礽被废,谁最受益,谁就是幕后凶手。
这次举荐新太子,他先给废太子胤礽正名,承认自己当时废掉他是鲁莽了,而且他也没犯什么大错,自己已经原谅他了。其次,若是举荐老八胤禩的官员存在串联,或者结党的嫌疑,就可将举荐的结果推翻。
八、
这样一来,康熙帝就能实现自己的目的,既找出了幕后凶手,又敲打了这群朝臣。
但坏就坏在,他不该捧高踩低,表扬张廷玉的同时,又故意踩低其他人。说白了,若是康熙帝不想复立废太子胤礽的话,张廷玉这份奏折还能获得这么高的评价吗?
恐怕他也会像当初的王掞一样,被康熙帝痛斥冥顾不化,被打上了废太子党的标签。要是再多疑一点,当初在热河八大山庄时,你张廷玉是不是已经成了太子的人了?
毕竟举荐新太子的策略,就是张廷玉跟康熙帝商量的,他是知情者。所以才会在尚书房三位大臣中格格不入,静等对方上钩,甚至面对佟国维跟马齐的讽刺时,也是无动于衷:
“马大人,今天茶房奶子沏的不错,赶快趁热喝了吧,一会儿凉了,再喝那味可就两样了。”
但佟国维并不知道在热河八大山庄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什么调兵手谕真假问题,所以面对康熙帝的指责,他是不服的:
“居中联络,本就是尚书房的责任,推举皇八子胤禩也是尚书房和许多官员的公意,这些都是为了我大清的江山社稷,奴才以为无可指责!”
但是,当初马齐让张廷玉签联名的折子时,他并不肯签,还说自己有一份密折,当时马齐就惊呆了:
“什么?你单独有一个密折,我怎么不知道?”
这恰恰说明,在马齐的印象中,尚书房三位大臣确实以前都是统一行动的。
九、
果然,康熙帝又抓到了漏洞,既然尚书房一向统一行动,那张廷玉不是尚书房大臣了,你把他也代表了?
就这样,张廷玉反倒成了证人,被康熙帝询问,佟国维到底有没有居中联络?
要不怎么说张廷玉这个人也是阴的很,康熙帝问的是佟国维有没有居中联络,他却给偷换了概念,成了结党了:
“至于众人串联之事,那也是一时不慎,忘了君子不党的教训!”
这下子,佟国维的罪名就做实了,比串联还可怕,成了君子也党了。
换你是佟国维,气不气?
那肯定气啊,都快气死了!
他们三个作为尚书房的大臣,对于这种举荐新太子的大事,本就要商量着来,这也是作为尚书房大臣的职责所在。人家佟国维和马齐,也多次将自己的举荐意见告知了张廷玉,可他呢,一直保持沉默。
况且,就排位而言,佟国维是首辅,马齐是次辅,老三才是你张廷玉。你保持沉默也就罢了,不指出首辅的问题也行,但你背后落井下石,捅刀子,就有点过分了啊。
还有,康熙帝当初让大家推举新太子的时候,明明说的是:
“一唯共议是从,绝无偏失!”
现在经过张廷玉这么一闹,大家的举荐奏折都作废了,又全权交皇上处置了:
“臣等的处理既然有了偏差,那请皇上矫枉指正,重新推举也是良法!”
十、
刚刚皇上还说,佟国维和马齐代表不了尚书房,现在你张廷玉又一个人代表尚书房,说工作出现偏差,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
刚才也提到了,因为康熙帝提前透露了让佟国维退休的想法,在佟国维的预案中,若是自己推选老八胤禩成功了。那就算退,也是功成身退,至少佟家没有后顾之忧。
若是自己举荐错了,而隆科多举荐老四胤禛胜了,那也是旱涝保收。
可是,此时此景,自己押的两条路全都错了,还莫名其妙被张廷玉从“居中联络”上升到了“结党”的罪名,这可不仅仅是自己晚年不保,佟家都要不保了。
换谁也得急啊,急了后,也就不管不顾了,你说我“结党”,我就说你是“奸臣”。于是,张廷玉的话音刚落,佟国维就咬牙切齿的回到:
“张廷玉是奸臣,请皇上明鉴!”
当然,都是千年的狐狸,真咬起来,可不就两口毛嘛。佟国维也很厉害,既然你张廷玉说废太子胤礽是“无心为恶”、“虽恶不罚”,那七天前皇上下旨废黜太子胤礽的时候,你怎么不站出来劝阻皇上?
现在更可恶,既不跟我们商量,又不管皇上的圣名,暗中给废太子胤礽开罪,把过错推给皇上,自己倒落下君子不党,与人为善的美名!
这不是奸臣,是什么?
此话一出,怼的张廷玉是哑口无言,康熙帝也昧着良心拉偏架,说什么张廷玉说佟国维好话,佟国维却恩将仇报……
好在隆科多及时出现,而且选择了“背叛”自己,这才让佟国维舒了一口气,佟家是保住了:
“后人自有后人福,莫为后人做罪人!”
但张廷玉是奸臣这个印象,恐怕要随着佟国维进坟墓了,真可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