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明知林娘子在等自己,林冲上梁山后为何既不写信也不接她

杨角风发作 2025-04-18 08:32:56

众所周知,在《水浒传》中,有很多命运凄惨的女子。

有些女子下场凄惨,但也是她自己作死,非要去挑战公序良知,比如卢贾氏、潘巧云、王婆等等。有些女子的命运悲惨,却跟她本身行为无关,完全是受人牵制的无妄之灾,比如狄小姐、程小姐、扈三娘等。

但这些女子中,林娘子之死,也就是林冲夫人张贞娘的死,却最让人唏嘘。她出身高贵,温柔贤惠,长得又漂亮,还嫁了一个好丈夫。可以说,她什么都没做错,却一而再,再而三的遭遇高衙内的调戏,自己唯一指望的丈夫却一纸休书跟其撇清关系,最终郁郁寡欢,自尽身亡。

要知道林娘子自尽之时,林冲已经上了梁山,他为什么不去救?

杨角风谈水浒系列文章第93期:明知林娘子在等自己,林冲上梁山后为何既不写信也不接她?

一、

甭管怎么说,林冲休妻的举动,就当时的情况来讲,确实让林娘子陷入了绝境。

按照林冲的说法,他之所以要立纸休书,是为了保全娘子:

“今小人遭这场横事,配去沧州,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稳,诚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况兼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

是啊,我林冲犯事了,要发配到沧州,能不能活着回来是要打个问号的。若是没有休妻,林娘子就得在家里等我,可是高衙内断然不会善罢甘休。如此一来,夫人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从了高衙内,就失了贞洁,不从高衙内,则有性命之忧。倒不如放你自由身,趁着年轻再嫁人,也算是保全了自己。

一开始他老丈人不理解,说你又不是死罪,去沧州过个三年五载就回来了。你就放心去呗,我把女儿接到自己家,不让她出门,高衙内再厉害也不能闯到我府上抢人吧?

结果,林冲势必要休妻:

“若不依允小人之时,林冲便挣扎得回来,誓不与娘子相聚!”

以至于林娘子不管不顾狂奔过来,她不能理解,自己的丈夫为什么要休了自己:

“丈夫!我不曾有半些儿点污,如何把我休了?”

可惜,林冲是铁了心要休妻,依然讲,只有休妻,才能你好,我也好!以至于林娘子都哭晕在地,救了半天才缓过来,也没能改变林冲休妻的决定。

二、

即便如此,老丈人张教头依然理解林冲,觉得他确实是不想连累夫人:

“我儿放心。虽是林冲恁的主张,我终不成下得将你来再嫁人。这事且由他放心去。他便不来时,我也安排你一世的终身盘费,只教你守志便了。”

其实也很好理解,林冲休了林娘子,虽然是放了她自由,但也把她推进了深渊。

虽然林冲讲了,自己护不了夫人了,希望她再嫁人,别误了前程。可是,用脚指头想想,连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原配丈夫都难以护林娘子周全。其他人,怕不怕高俅咱先放一边,就算他敢娶,娶了后又能架得住高俅打压吗?

恐怕偌大个东京城,林夫人只能嫁给皇上,去宫里当娘娘,才有可能安然无恙。

所以,摆在林娘子面前的只剩两条路,要么从了高衙内,从此跟林冲彻底一刀两断。要么誓死不从,拼命抵抗高衙内的逼亲,一直等到林冲回来再复婚。

显然,林娘子是什么样的人,大家都知道,在林冲发配之前,借助张教头之口也说了:

“你顾前程去,挣扎回来厮见。你的老小,我明日便取回去养在家里,待你回来完聚。你但放心去,不要挂念。如有便人,千万频频寄些书信来。”

意思就是说,你休了妻,就代表林娘子现在跟你没关系了,以后高衙内也不会再记恨你。你放心去吧,我会保住女儿清白,等你回来,不用挂念。

三、

同时,张教头还特意强调了一点,那就是千万要经常寄书信回来,让我们知道你的现状。

言外之意,只要你还活着,我们就能挺住,只要我们知道你心里还有林娘子,我们就能等到你回来的那一天。

事实上,张教头不仅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林冲休妻之后,林娘子成了自由之身,高衙内自然不会放弃追求她的机会,而且毫无心理负担。可惜,张教头在京城也有一定势力,就是不从,高衙内一点办法都没有,病的更厉害了:

“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

如果说,高衙内第一次托人去说林冲已经死了,张教头不信,这有情可原,可若是高衙内托人天天去说林冲死了呢?

那张教头就得犯嘀咕了,这林冲为什么自从发配之后,一直没有书信回来呢,难道真死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若是长期没有消息传回来,张教头或许还能撑着,可林娘子就不一定了。此时的她还能活下去,就是怀着林冲还能回来的美好愿望,可一旦这个愿望变成了绝望,她也就生无可恋,离死不远了。

有人会说,那是因为林冲一直被看管的较严,而且也没有遇到“便人”,就是方便回东京的人送信,所以导致其一直没有给林娘子写信。

那么,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四、

要想解释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回过头来捋一下时间线,看一下林冲从发配那天起,到最终知道林娘子自尽,究竟过了多久?

高衙内调戏林娘子的那一天,正是鲁智深跟林冲偶遇的那天,按照书中的说法是:

“那时正是三月尽,天气正热。”

到了五月份,高俅开始设计让林冲带刀进白虎堂,当时手下汇报:

“便是前月二十八日,在岳庙里见来,今经一月有余余。”

一个月后,林冲就被判刑,发配沧州,当时上路的时候书中提到:

“时遇六月天气,炎暑正热。”

随后,林冲就遇到了前来救自己的鲁智深,并一路护送了十七八天,直到离沧州仅剩七十里的时候才离去。这时候,其实林冲拜托鲁智深给老丈人张教头,传了一封口信:

“师兄回去,泰山处可说知。防护之恩,不死当以厚报。”

那么,鲁智深有没有将这个消息传递给张教头呢?

并没有!

因为这次分别后,鲁智深跟林冲再次见面,已经是很久以后了,当时鲁智深还问林冲有关林娘子信息呢:

“洒家自与教头沧州别后,曾知阿嫂信息否?”

这里说的很清楚,自从那次在沧州一别后,鲁智深就再也没有阿嫂(林娘子)的信息了。之所以会这样,其实也有林冲的原因在,谁让他在董超和薛霸面前暴露了鲁智深身份呢。

后来鲁智深就跟杨志抱怨过:

“这日娘贼恨杀洒家,分付寺里长老不许俺挂搭,又差人来捉洒家。”

五、

随后甭管是遇到了柴进柴大官人,还是遇到了老乡李小二,甚至自己获得看管草料场的差事后,林冲都没有想过写封信回去。

从六月份林冲发配沧州,到十二月天降大雪,林冲在山神庙大开杀戒后上了梁山。这半年时间内,他是一封书信都没往家寄,甚至听到在听到陆虞候和富安谈论林娘子被休了后,高衙内多次上门,都被张教头拒绝时,都没考虑给去封信。

而且,高衙内派人上门时,还打着林冲已经死了的幌子,这一点林冲也听到了。

若是此时他处于逃亡过程中,没办法给林娘子写信告知情况,那么等到他在梁山安下脚跟后,为什么也不抓紧时间去信,甚至接娘子上山呢?

有人说,林冲在梁山安身后,很快就派人去接林娘子了:

“林冲见晁盖作事宽洪,疏财仗义,安顿各家老小在山,蓦然思念妻子在京师,存亡未保。”

林冲发现晁盖做事比较厚道,还把各家老小都安顿了下来,这才猛然想起来,自己还有老婆在京师呢,生死未卜。也就是说,若不是看到其他人即便上了梁山,也带着妻儿老小,林冲都想不到自己还有老婆在京城呢。

而且,从“存亡未保”这四个字也可以看出来,林冲很清楚,以林娘子的性格,现如今是吉是凶并不确定。也表明,他自从从陆虞候和富安嘴里,得到林娘子拒不服从高衙内的消息后,到如今再没其他消息了。

央视版《水浒传》中倒是之前安插了一段林冲托杨志送信的剧情,但在原著中,并没有。

六、

林冲写了一封信,并派两名心腹小喽啰去东京,希望能把林夫人接到梁山来。

大约两个月后,两名小喽啰回来了,并告诉了林冲这样一个事实:

“直至东京城内殿帅府前,寻到张教头家,闻说娘子被高太尉威逼亲事,自缢身死,已故半载。张教头亦为忧疑,半月之前染患身故。”

随后林冲很难过:

“林冲见说了,潸然泪下,自此杜绝了心中挂念。”

那么,这个时候是什么时候呢?

这时候是九月份,因为除了林冲派人去东京以外,晁盖随后也派刘唐去给宋江送金子去了,见到宋江的时候正是八月十五:

“刘唐背上包裹,拿了朴刀,跟着宋江下楼来。离了酒楼,出到巷口,天色昏黄,是八月半天气,月轮上来。”

六月初四晁盖智取生辰纲,第二个月就案发了,逃到了梁山,随后林冲火并王伦,推晁盖当了首领,紧接着便派人去东京找媳妇去了。七月份派人去找林夫人,九月份小喽啰回来报告,说张教头半个月前死了,林夫人则半年前死了。

这样一算,林夫人上吊自尽的时间,应该在二月份到三月份之间。也就是说,从林冲十二月份上梁山,到林夫人自尽身亡,这中间给他留了至少两个月的时间去送信,或者接夫人上山。

也就是说,但凡给林夫人送个信儿,让她知道林冲还活着,那么她绝对能撑到八月份林冲派人来接。

七、

那么,就回到我们的题目了,林冲知道林娘子会一直等他,而他也确实还牵挂娘子,可为什么不给她早点去封信呢?

很简单,前面几期我们也分析过了,林冲啊,有点怂。确实,我们都知道他怂,却很少去想过,他为什么要怂?

林冲不怕打架,也不怕死,遇到事了也并非一直退缩,他其实最怕的是对未知的恐惧!

当他面对高衙内时,不是不敢动手,而是担心动手以后平静的生活会打破,未来开始充满不确定性。所以,他才寄希望于这是一个误会,高衙内在知道林娘子是自己老婆后,念及脸面,不再找麻烦。

可惜,他错了,他没想到高衙内是一个这么不要脸的人,在明知林娘子是林冲老婆后,一点情面不讲,还伙同陆谦再次出手。

在林夫人两次侥幸逃脱后,林冲依然不想改变,也明知高俅乃高衙内干爹,人家明显又护犊子的前提下,还寄希望于渺茫的宝刀上,希望能讨好高太尉,从而约束一下高衙内。

最后可想而知,他中计了,并迅速给定罪后,发配至沧州。

其实林冲被发配这事,他也不害怕,他怕的依然是对未知的恐惧。他不知道发配沧州后会遇到什么,所以也不想让林娘子同样忍受对未来的恐惧,于是提出了休妻。

只可惜,这又是他的一厢情愿,只是不想让林娘子面对未知,却没想直接将林娘子推向了绝路。

八、

最终,因为走投无路,林冲一怒之下杀掉了陆谦、富安等人,算是走上了绝路。

好在柴大官人给他指了一条明路,那就是前去梁山投奔王伦,落草为寇。可没想到,原本已经明确的目的,又被王伦给破坏了,让他交投名状。

事实上,他脸上的刺字,他手刃的三个人,都是投名状,可惜王伦不认。

跟鲁智深不同,人家是走哪里吃哪里,哪都是家,哪又都可以舍。倒是林冲,一心只想安定,不想奔波,更不想走一条看不清未来的路。

所以,当后来林冲打算去接夫人时,晁盖都不能理解,你早该去接了,怎么现在才想起来去接?

林冲就说了:

“小人自从上山之后,欲要搬取妻子上山来。因见王伦心术不定,难以过活,一向蹉跎过了。流落东京,不知死活。”

也就是说,林冲自从上了梁山之后,就想过要接林夫人上山。但是,这时候的他在梁山根基不稳,王伦又心术不正,估计也不会同意自己带家属上山,所以就没成功。

这个问题,林冲的徒弟曹正也说过:

“小人也听的人传说,王伦那厮心地匾窄,安不得人。说我师父林教头上山时,受尽他的气。以此多人传说将来,方才知道。”

阮小二也说过:

“我弟兄们几遍商量,要去入伙。听得那白衣秀才王伦的手下人,都说道他心地窄狭,安不得人。前番那个东京林冲上山,呕尽他的气。”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林冲自始至终都认为高俅是冲自己来的,是自己影响到了高俅的仕途。

所以,他想当然的认为,林娘子是受自己牵连,才被高衙内接连骚扰。若是自己休了林娘子,那么,高俅自然也就不再找林娘子麻烦了。

他后来一直不肯跟林娘子联系,也是出于这个原因,担心自己联系林娘子后,又会招惹到高俅。更重要的是,自从风雪山神庙后,他已经成了朝廷通缉的罪犯。若是以罪犯之身去联系林夫人,同样是把对方拖入泥潭,脸面上也过不去。

不过,若是以现代的思维去看待林冲,实在是难以理解。

若是两个人真心相爱,必然得坦诚相待,有什么不能共同应对的呢?

倒是山东版的《水浒传》特意安排了一段林娘子去沧州找林冲的情节,俩人还在草料场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反而更符合人情啊。

林娘子的死,固然有高衙内的原因,但林冲的不作为,也是要负很大的责任的。毕竟,自己老婆是什么样的人,会是什么样的结局,从林冲休妻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

而林冲最后的流泪,哭的不止是林夫人,更是以前的自己。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水浒,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精彩还在继续,欢迎关注!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