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哪儿了?

阳鑫生活 2025-04-25 11:37:19

我想向大家提个问题。一位中国的个体户经营着小卖部,每日工作12小时,全年都不休息。而一位德国的个体户同样开小卖部,每天仅工作8小时,每年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去环游世界。假定他们的寿命都是80岁,那么实际上他们真正能形成有效记忆的寿命,究竟哪一个更长呢?

大家有没有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了?自我来到城市至今差不多30年了,感觉就像眨眼之间。疫情初始时的恐慌与焦虑,好像就发生在昨天,可我却想不起2024年的年夜饭吃了些什么。从正月初五开工到现在,能够形成完整回忆的片段,不会超过几个小时。我们的时间似乎被压缩了,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命实际上也被压缩了。

都说我们的平均寿命是七十多岁,要是除去没有记忆的睡眠时间,除去重复的吃饭、上厕所的时间,我们余下的时间基本上都耗费在,重复的机械性劳动上了。就像流水线上的工人,早上八点半加班到晚上12点,两只手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数千遍,在此期间,他的大脑无法形成任何完整的思想,回到宿舍便倒头就睡,第二天起来又重复同样的工作。请问一年下来,除了工资卡上又多了一点钱之外,他能够回想起来的时光又有多少呢?如果这样的日子持续50年,等到65岁退休,在他的脑海里能够形成回忆的片段又能有多少呢?

都说人的一生是用来体验生活的,而体验就需要不同的场景。如果人的一生只是重复机械的劳动,那么等到临死的那一天,回想自己的一生,活过和没活过又有何区别呢?像我这样的70后,最大的已经55岁,最小的也有46岁了。再过50年,70后还能留在这个世界上的,应该是寥寥无几了。

我们这一代人五岁就能自己去买盐,六岁就能到沟里捉泥鳅,八岁就能帮父母种田,九岁的时候就收过油菜籽,十岁的时候就能挑水做饭。我们这代人买过几分钱一块的小白兔奶糖,吃过一毛钱的冰棍,背着小凳子走十里路去看过露天的电影,趴在门缝里看过隔壁家的黑白电视机,偷过别人家的西瓜,拔过别人家的萝卜。小时候看着走街串巷的货郎,想买一串糖葫芦却买不起。现在手机屏幕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却不知道买什么才能换来快乐。记得小时候经常哭,也经常笑,长大了很长时间不哭了,可上一次笑是什么时候,早就记不得了。小时候一根橡皮筋就能把好多小伙伴聚在一起,长大了看到谁都有点不放心。小时候做梦都想快点长大,长大了却发现成年人的世界并不比小时候美好,我们终于熬到了小时候梦寐以求的年纪,却没有实现小时候的任何一个梦想。如今人到中年,回顾自己的前半生,居然发现能够形成记忆的只有18岁之前的孩童时代,踏入社会后至今几十年的光阴,就好像视频被删减了,又好像电影被快进了,唯一能记得的除了工作挣钱,似乎也只剩下工作挣钱了。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问自己,到底是谁偷走了我们的生命?是我工作过的老板吗?是我服务过的客户吗?好像都不是。是贪欲,是贪婪,是对金钱物质的永不满足。现在的社会就像一个深不见底的陷阱,资本在前面放了诱饵,又在后面挥着鞭子驱赶。我们几乎所有人都掉进了资本的圈套。是资本利用报纸、电视、自媒体等所有能想到的营销手段,为我们编织了一个永远无法醒来的梦。资本用梦境换走了我们的时间和生命,我们早已不是自己的主人,我们成了资本完成资本积累的消耗品。

0 阅读:1

阳鑫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