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许是世界军事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阅兵:整个阅兵仪式仅有25分钟,受检阅部队全部荷枪实弹,在接受检阅后没有任何等待,就直接奔赴战场。它就是1941年11月7日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阅兵。
是时,德国百万军队已将莫斯科团团围住,德军先头部队离莫斯科仅25公里——也许斯大林的烟斗刚装上还没抽完,德军坦克已经在外面敲门了。这种情况下搞阅兵,有点太不拿希特勒当回事的感觉。但希特勒的对手是斯大林,他敢这样干,倒也不足为奇。
其实,这个被列宁称为“天才的格鲁吉亚人”的强硬的红军统帅,在敌军兵临城下时搞阅兵,也有他不得已的苦衷。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发动“巴巴罗萨计划”,调集190个师550万人,兵分三路直扑苏联。这场空前绝后的军事行动,后来被称为二战期间最惨烈的一场战争。
从世界战争史上看,“巴巴罗萨计划”是一次性调动部队最多的一次军事行动。在6月22日这天,德苏边界共有近千万士兵和数以万计的坦克、大炮和飞机。其中,德军及其盟军有550万人、火炮47200门、坦克4300辆、飞机2000架;苏联红军有430万人、火炮32900门、坦克14200架,飞机9200架。
阿道夫・希特勒
有意思的是,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计划,基本上是希特勒的个人想法。有些幕僚也曾劝他先解决英国再搞苏联,但这个满脑袋奇思怪想的日耳曼人,所做出的决策经常与部下的建议相反。诡异的是,在他的指挥下,德军竟然取得一连串原本被认为不可能的辉煌胜利,于是大多数德军参谋转而支持他。
他还拒绝了苏联加入轴心国的请求——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在德国柏林签署了三国同盟条约,斯大林也想加入,并煞有介事地和德国谈了两天,并在11月25日向德国递交了加入条件的修正版。但希特勒没有回复。
他自然不会回复。希特勒认为俄国和东欧土地上的斯拉夫人应该被驱逐出去,把土地让给日耳曼人,那里有他做梦都想得到大量的斯拉夫奴隶、乌克兰便宜的面包和巴库的石油。而这些只有战争才能做到。
为发动攻击,希特勒先是调集了320多万人到德苏边界,并多次派侦察机飞到苏联上空勘查。之后他做了一系列假动作,让斯大林误以为德军只是在逃避英国的轰炸和为进攻英国做准备。
当然,斯大林并不只是误判,他还对苏联的实力有着强烈的自信。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的工业生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排在美国之后,与德国不分伯仲,军事配备的生产同样快速增加。斯大林认为德国不敢轻易对苏联动武。另外,苏德两国在1939年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斯大林认为希特勒不会这么快就违反约定。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利
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斯大林置情报部门多次发出的警告于不顾,哪怕潜伏在德国的苏联间谍格哈德・克格尔在6月21日发来消息说,战争将在48小时内爆发,也未引起斯大林的重视。
斯大林要求对飞到苏联上空的德军侦察机不闻不问,任由他们搞侦查;边境部队也保持和平状态,在遭受攻击时也必须得到高层许可才能还击。
一方面是高层思想上的麻痹,另一方面是苏联红军的现状令人堪忧。
与训练精良、作战经验丰富的德军相反,当时的苏联红军刚刚遭到大清洗,实力大减:1934年到1938年,苏联进行了一次可怕的事情,整个国家开始了一次对自我的屠杀,这就是“大清洗”。在这次事件中130万人被判刑,其中68.2万人遭枪杀。这次事件让苏联的各方面都大伤元气,后来的苏芬战争让其丢尽了脸面,也导致在卫国战争中损失惨重。
每次看到关于大清洗的事情的时候都会想起当年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关于抄检大观园的一幕。一个绣香囊让王夫人将大观园翻了个底朝天,贾探春那一番话用在这儿是再合适不过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苏联的大清洗与这句话可谓是不谋而合。
1929年到1933年,在全世界笼罩在“大萧条”的阴影中时,苏联沿着斯大林所确定的重视重工业,轻视农业与轻工业的发展道路前进。在这过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1932年到1933年的乌克兰大饥荒造成上千万人非正常死亡;另外,从1931年开始,就有许多政坛高层或公开,或私下反对斯大林的道路。这里边为代表的是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和布哈林。
谢尔盖・米洛诺维奇・基洛夫
斯大林决心找个借口清除这些政治敌人。1934年12月1日下午,列宁格勒州委书记基洛夫在列宁格勒斯莫尔尼宫遭到枪击,当即殒命。后来经历史学家研究表明,斯大林的特务机关早已侦知刺客尼古拉耶夫的行动,他们没有制止,反而间接地帮助了尼古拉耶夫。原因一个是想制造事端,第二个是借机清除已经对斯大林构成威胁的基洛夫。
事后斯大林把刺杀的元凶指向曾经的政敌——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以及布哈林,进而在莫斯科举行了三次大审,分别是: 1936年8月19日开庭的“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反苏联合中心案”、1937年1月23日开庭的“平行总部案件”、1938年3月的“二十一人审判”。 ,最终将全国范围内数以百万计的人枪决( 苏联官方数字大约有350万到450万人遭到镇压,其中60万到80万人是判了死刑的)。
以上条文在西方被称为“基洛夫法”,它的出现为大规模的肃反运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历时四年之久的大肃反运动开始了。
在这次肃反运动中,1934年1月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共1961人,其中1108人因“反革命罪”遭到逮捕和处决。这些代表有80%是十月革命前或国内战争时期入党的老党员,60%是工人党员。十七大选出的139名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中,有83人即接近三分之二被逮捕和处决。第一批授衔的五个元帅中,图哈切夫斯基、布柳赫尔和叶戈罗夫三人被处决。15名集团军司令员中被处决了13名,85名军长被处决了57名,159名师长中被处决了110名。
在大肃反运动中遭到清洗的不仅包括党和军队的干部,而且还包括工业专家、科学家、艺术家、厂长等;据估计,企业中上层管理人员中有50%到75%的人遭到清洗;工业界中,军事工业、化学工业和机械制造业所遭受的打击特别惨重。大清洗时期,不仅在人文领域,就是科技工作者也未能逃脱厄运,世界闻名的育种学家农业科学研究院第一任院长瓦维洛夫、植物学家米歇耶夫、著名外科医生科赫、坦克设计师扎斯拉夫斯基、无后坐力炮发明者库尔切夫斯基、飞机设计师图波列夫、第一批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者火箭科学研究所所长克列伊梅诺夫、喀秋莎火箭炮的发明者朗格马克、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设计师科罗廖夫、实用矿物学创始人费多罗夫斯基等等都被处决或逮捕。
3年间,红军将领被处决多达3万人,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缺乏训练的年轻军官。
到1941年,有75%的红军军官任职不超过1年,红军军团指挥官的平均年龄,比德军同等军阶指挥官的平均年龄小整整12岁。
让这样的军官去指挥这样大的战役,其结果可想而知。
战争开始的第一天,苏军就损失约1200架作战机(其中800架还没来得及起飞就被炸毁)。德军大奏凯歌,苏军则节节败退:中线红军溃退350公里,30个师被全歼,70个师损失一半以上;北线红军溃退450公里,24个师被全歼 ,20个师损失60%以上的人员和装备,整个波罗的海沿岸全部失守;南线红军最强的70个师,在基辅苦战10天后被全歼,65万人被俘。
一次战役俘虏60多万人,希特勒愉快地称此役为“史上最大围歼战”,倒也所言不虚。
战争打到第3个月,红军已退无可退——德军已打到莫斯科,先头部队离莫斯科仅25公里,一顿饭的工夫就能到达。
1941年10月10日,莫斯科电台宣称,红军在莫斯科近郊的防线被德军突破。一时间,整个莫斯科陷入混乱,地铁停运,物价飞涨,苏联政府和各国大使馆均已撤往苏联的第二首都古比雪夫(今萨马拉),连斯大林自己也在考虑去与留的问题。
弥漫着火药味的莫斯科郊外已不再浪漫,沦陷只是时间问题。
斯大林有些迷惘,作为大国元首,弃首都而逃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对人民和自己都无法交代。10月19日这天清晨,他在莫斯科火车站自己的专列前踯躅良久。2个小时后,他终于下决心不走,重新回到克里姆林宫。这对恐慌的市民和守军来说,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城市重新运转起来,哄抬物价的不法商贩和德国间谍被抓起来枪毙,大批百姓响应号召,加入到守城队伍中,不分昼夜地挖战壕、筑工事、运粮食。
斯大林自然不甘于困守孤城,他得做点什么。
10月28日,斯大林找来空军司令员日加列夫和莫斯科卫戍部队司令员阿尔捷米耶夫,提出了一个令他们瞠目结舌的问题:“过几天就是十月革命纪念日,我们要不要在红场搞一次阅兵?”
阅兵?两位将军很愕然,互相看了看,不知怎么回答。
斯大林又问:“我再问一次,要不要举行阅兵仪式?”这语气让二人立马顿悟,也明白了元首放弃撤离的原因。他们马上表示,会全力以赴地办好这次阅兵仪式。
过了几天,斯大林又向心腹莫洛托夫和贝利亚征求意见。二人震惊之余,也表示支持阅兵。
领袖决定了的事,自然得办好,关键是怎么办?德军近在咫尺,莫说阅兵时飞机升空,就是放个焰火,德军也能很快知晓,到时候红场上人员密集,一旦德军发动突袭,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此,斯大林再次征求朱可夫的意见——第一次征求他的意见是10月19日在火车站,朱可夫的电话让斯大林打消了撤离的念头。
这一次朱可夫的答复是:德军在之前的战斗中也损失不小,需要重新补充兵员,近期内不可能发动大的攻击。如果德军飞机来袭也不怕,苏联空军和炮兵已在莫斯科外围布下天罗地网,力争不让任何一枚炸弹落到红场。
斯大林心里有底了,随后要求将阅兵仪式从上午10点改到8点,趁天还没完全亮就结束阅兵;医疗队随时待命,以防发生空袭出现伤亡,保证阅兵不能停止;所有媒体和记者也要做好准备,将阅兵实况广播到全世界......
11月7日终于到来了。这天早上,红场上聚集了数十万军民,他们翘首以盼,等待元首的到来。
在几十万双眼睛的注视下,斯大林的演讲开始了:“红军和红海军战士们,指挥官和政治工作人员,男工和女工,集体农庄男女庄员,智力劳动者们,在敌人后方,暂时陷在强盗压迫下的兄弟姐妹们!我们那些破坏德寇后方的光荣的游击队男女队员们!我代表苏维埃政府和我们布尔什维克党向你们致敬,并庆祝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二十四周年。同志们!今天是我们在严重条件下来庆祝十月革命二十四周年。德寇背信弃义的进攻,及其强迫我们进行的战争,造成了威胁我国的危险。我们暂时失去了一些区域,敌人已经进犯到列宁格勒和莫斯科的门前。敌人指望在第一次打击之后,我们国家立即屈膝投降。可是,敌人大大的失算了。我们的陆军和海军虽然遭到暂时的失利,但还是在全部战线上英勇的击退着敌人的攻击,给敌人以严重损失,并且我们的国家,我们全国组成了统一的战斗阵营,以便我们陆军和海军一起实行粉碎德国侵略者。我国有过比现在处境更加危急的时日。试回忆1918年,我们庆祝十月革命周年纪念时的情况吧。当时我国四分之三的领土都落在外国武装干涉者手中。我们暂时失去了乌克兰、高加索、中亚细亚、乌拉尔、西伯利亚和远东等地区。当时我们没有联盟者,没有红军——我们才开始创建红军——粮食不足,武器不够,被服缺少。当时有十四个国家围攻我国。可是我们不曾灰心,不曾丧气。当时我们在战争的火焰中组织了红军,并把我国变成军营。当时,伟大的列宁精神鼓舞了我们去进行战争反对武装干涉者。结果怎样呢?我们击溃了武装干涉者,收回了一切失地,并争得了胜利。我国现时的状况要比二十三年前要好得多。我国比之二十三年前,无论就工业、粮食或原料方面来说,都要富足许多倍。我们现在有同盟国与我们结成反对德国侵略者的统一战线。我们现在有陷入希特勒暴政压迫下的欧洲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拥护。我们现在有精良的陆海军挺身保卫祖国的自由和独立。我们无论在粮食、武器或被服方面都不感严重的缺乏。我们全国,我国各族人民都一致支援我们的陆军和海军,帮助他们粉碎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匪军。我们的人员后备是无穷无尽的。现在伟大列宁的精神和他胜利的旗帜,也如二十三年前那样,鼓舞我们去进行卫国战争。我们能够并且一定战胜德国侵略者,这样难道可以怀疑么?敌人并不像某些惊慌失措的知识分子所形容的那样厉害。鬼并不像人们所描述的那样可怕。谁能否认,我们红军曾屡次把轰动一时的德军击得仓皇逃窜呢?如果不妄信德国宣传家的夸张声明,而去按照德国真实状况来判断,那就不难了解德国法西斯侵略者是处在大破产的面前。现在德国笼罩着饥饿和贫困,在四个月的战争中,德国损失了四百五十万士兵,德国流血殆尽,他的人员后备正在穷竭,愤恨的精神不仅浸入到那些陷在德国侵略者压迫下的欧洲各国人民中,而且浸入到感于战争结束无期的德国本国人民中。德国侵略者正在紧张其最后的力量。毫无疑问,德国决不能长久支持这种紧张局面。再过几个月,再过半年,也许一年——而希特勒德国就定会在其深重罪孽下破碎的。红军和红海军战士,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游击队男女队员同志们!全世界都望着你们,认定你们是能够消灭德国侵略者匪军的力量。陷在德国侵略者枷锁下被奴役的欧洲各国人民都指望着你们,认定你们是他们的解放者。伟大的解放使命落到你们的肩上。要不愧为这个使命的承担者呵!你们所进行的战争是解放的战争,正义的战争。让我们的伟大祖先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季米特里・顿斯科伊、库兹马・米宁、季米特里・波札尔斯基、亚历山大・苏沃洛夫、米哈伊尔・库图佐夫的英姿,在这次战争中鼓舞着你们吧!让伟大列宁的胜利旗帜指引着你们吧!为完全粉碎德寇而战!消灭德寇!我们光荣的祖国万岁!我们祖国的自由和独立万岁!在列宁旗帜下向胜利前进!”
斯大林的演讲刚一结束,红场上就响起了苏联国歌——《国际歌》,军民们“乌拉!”“苏联万岁!”的呼喊声在红场上空回荡,很多人泪流满面......
阅兵仪式开始了。
首先通过的是列宁格勒军事学院和炮兵学院的学员,随后是负责莫斯科安全的内卫特务部队,这原本不应该参加战斗的部队也被拉了出来,准备阅兵后开赴前线。
参加阅兵的不少官兵刚从前线回来,没经过任何阅兵排练,队伍并不整齐,脚步也不统一,但他们目光坚定,斗志昂扬。他们每个人都背着行囊,手里的钢枪也装满了子弹,阅兵结束后,他们将重新回到前线。对很多人来说,这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出现在红场上。
在阅兵队列中,一个特殊的方阵引起现场的骚动。这是一支民兵方阵,他们的衣服五花八门,脚步凌乱不堪,手中武器也各式各样,他们昂首阔步地走了过来。现场人群不仅没有嘲笑,反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这个方阵中,有工人、农民、学生,还有普通公务员,他们还是观礼市民的父亲、丈夫、兄弟、儿子......此时此刻,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战士。为保卫亲人们生活的这座城市,他们将义无反顾地投身战场。
步兵方阵走过后,机械化部队方阵开了过来。
在大炮方阵中,人们惊讶地看到,一些在博物馆阵列着的、百年前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的大炮也被拉了出来,危急时刻,只要还能打一发炮弹,它就是能杀敌的武器。
坦克方阵也开了过来。近200辆新式老式坦克轰隆隆地驶来,最新式的T-34坦克夹杂其中,它们后来也成为德军坦克的噩梦。这时,突然出现了让斯大林惊讶的一幕:排在坦克方阵最后的两辆T-34坦克,在接受完检阅后突然掉头向相反方向驶去。斯大林很奇怪,让人去问发生了什么事。不大一会儿,卫兵回来报告说,与那两辆一同从战场赶来红场的坦克深陷雪坑,他们匆匆赶回去是要援救战友,然后再一起回到战场。
此时的德军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希特勒还是从苏联的广播中知道红场阅兵消息的。他一开始还以为听到的是德国某个节日庆典直播,直到震耳欲聋的“乌拉”传来,他才反应过来,苏联人在他眼皮子底下搞了个阅兵式。
希特勒大怒,立刻让人接通了前线指挥官、德军中央集团军司令费尔多・冯・博克的电话,希特勒对着电话大骂一通,接着又打电话把德国空军第二航空队司令骂了一通,要求他立刻出动轰炸机,在1个小时内把红场炸得片瓦不留。
可是,当时狂风怒吼,暴雪连天,飞行条件极差,德军轰炸机勉强起飞、编队,吃力地向莫斯科飞去。结果还未接近莫斯科上空,就遭到红军高炮部队的猛烈炮击,附近机场的米格-1战斗机也纷纷升空截击。激战中,有的飞行员打光了子弹,不惜牺牲自己撞向敌机,以阻止对方飞到莫斯科。
最终,德军轰炸编队在损失25架飞机后无功而返,没有一架德机能够飞到莫斯科上空。
在莫斯科郊外隆隆的炮声和飞机的轰鸣声中,红场阅兵结束了。虽然只有短短25分钟,却成为苏联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阅兵,此后发生的苏德战争让德国法西斯元气大伤,改写了二战进程,为消灭法西斯,夺取二战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漫天飞雪中,共有28467名红军官兵走过检阅台,他们接受完检阅,直接从红场奔赴战场,与德军展开殊死搏斗。他们知道一旦投入战斗,几乎没人能活着回来,可他们没有畏惧,而这场阅兵也向苏联人民和全世界传递了一个信息:我们要誓死保卫家园!反抗到底,决不投降!
1941年12月5日,苏军开始全线反攻。德军困于战线过长,补给不及时,以及恶劣的天气,不得不在一个月后从全面进攻转为全面防御,最终丢下了2500门火炮、1300辆坦克,付出了伤亡50万人的代价,狼狈撤退。
莫斯科保卫战成为苏德战场上的第一次胜利,此后,苏联人逐渐扭转局势,夺回主动权,恢复了信心和勇气。而鼓舞他们的,正是1941年11月7日那场漫天飞雪中的悲壮阅兵。
今天来看,这样的场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当年,中华民族同样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同样面对强劲的对手,同样被敌人兵临城下,同样是背水一战,不被外界所看好。但我们也同样没有放弃,千千万万个中华儿女付出了鲜血和生命,击败了侵略者,保卫了家园,夺取了最后胜利。
苏联1941年那场阅兵已成为历史,在红场上接受检阅的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在历史上留下一星半点的文字,但他们在接受完25分钟的检阅后,毅然奔赴战场,慷慨赴死的那一刻,就已经是自己父母、妻子、儿女眼中的英雄,也是这个国家应该永远铭记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