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重环境生活6个月的神舟十四航天员,返回后,需多久才能恢复?

月亮短诗 2022-12-06 14:21:14

结束了为期183天的太空出差任务后,神舟十四号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宇航员已于4日20时09分,乘坐载人飞船成功着陆东风着陆场,回归地球生活。

神舟十四号是我国空间站组合体之一,6月5日10时44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通过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执行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二次飞行任务。

酒泉发射

9小时之后,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着陆,三人组出舱,状态良好。

平安“着陆”

那么三位宇航员回来之后,需要多久才能重新适应地球1G的重力并恢复正常生活呢?医监医保团队又会做哪些针对性的康复训练项目呢?

其实同样是在轨驻留183天,4月16日回归地球的神州十三号已经给出了答案,具体来说,康复训练包括以下几项,每个项目持续的周期是不同的:

其一,现在医监医保车上进行各项指标的护理,这个过程需要1.5小时左右

身体机能的恢复,在打开舱门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医监医保会先帮助宇航员调整体位、服下口服补液,为的是更好更快让宇航员适应重力。

然后宇航员会被专人抬上一个抬送座椅,尽量避免在寒冷的环境中长时间的暴露,迅速送上医监医保车,随后在车上开展各指标的监控和护理。

医监人员

其二,专机飞赴北京,接下来正式进入隔离恢复期,这一过程至少需要4-5周时间

在医监医保车上初步完成对身体各项指标的监测和护理之后,接下来乘坐专机前往位于北京的医监医保中心,正式进入隔离恢复阶段。

隔离恢复阶段又分为医学隔离期和医学疗养期两个阶段,前者持续的时间是14天,而后者根据在轨时长和身体机能,一般在20天到30天左右,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

之所以把隔离恢复阶段分为两个阶段,是有“门道”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医学隔离期是完全封闭的,与外部环境进行完全隔离,不能与外部环境、外部人员进行接触,只能由特定的医学监护人员帮助宇航员进行重力适应、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方面的工作,让身体器官和各系统有一个慢慢适应地球1G重力的过程,同时也会介入心理辅导;至于医学疗养期,这个阶段就可以与外界进行接触了,同时运动和活动量也会相应增加,活动量的增加同时会提高心血管的能力、提高肌肉力量,是机能恢复和储备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这4-5个周的隔离恢复阶段结束之后,宇航员的免疫系统、生物钟基本上就调整过来了,逐步走出失重的环境,身体各项机能也得到了初步的恢复。

神舟十三号返回时

其四,以上步骤全部完成之后,正式投入日常训练,大约需半年的时间

上述所有阶段的康复、疗养和观察,其最终目的都不是简单把身体各项机能都调整到普通水平上,而是要调整到能继续承担飞天任务的更高水平上。

举个例子讲,景海鹏和聂海胜两位宇航员都曾经“三入太空”,景海鹏曾入选神舟七号、神舟九号飞行组,2012年46岁的他又与刘旺、刘洋一起乘坐神舟九号飞船执行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个人三次执飞,均圆满完成了任务。

聂海胜更不得了,他的第三次飞行任务是在2021年,算下来1964年出生的他,还差3个月就满57周岁了,是我国航天历史上目前最“年长”的宇航员。

聂海胜

综上,鉴于神舟十四号3名宇航员在轨驻留的时间长达6个月之久,接下来的康复期不会短,大概约半年之后才能转入日常训练,而下次能入选飞天组,恐怕又是半年之后了。

其实康复休养对于宇航员,就像是升级版的运动员,想要保持一个良好的指标和身体机能、想要尽可能长的延长“职业生涯”,科学的康复休养是必不可少的。

希望神舟十四号的三名宇航员能在医监医保团队的帮助下,更快更好的适应地球重力,以更出色的身体条件迎接下一次的飞任务!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