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疫情上热搜:释放你的焦虑,做好防护,晚点入场

月亮短诗 2022-12-05 20:59:48

保定疫情被很多媒体捧上了热搜,连胡锡进也不忘专门采访一下保定本地人,试图了解一下真实的情况。但可惜的是,他并没有得到有用的信息。

从官方公布的数字来看,更是看不出任何门道,除了上个月26日当天新增30例之外,进入12月后新增一直在个位数,12月4日的新增数字是0,按照现在的疫情状况,这些数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仍有很多保定本地人发视频称有2/3的人发热,这个显而易见是民间的一种夸张,既没有数字来源,也没有数据支持。只是在这种全面放开的信号越来越清晰时,大众对新冠莫名的紧张。

这个季节,天气忽然降温,在往年没有新冠的时候,这个季节感冒患者也是高发季节,想想以前的这个时候,大小诊所也往往人满为患。 类似于保定的现象在河南疫情最初的时候也经历过,很多县城被传得风声风语,1个多月过去了,声音悄然平息了。

事实上这不是保定一个地方的问题,当3年的防疫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突然转变了方向,相信不但是民众,就连一些地方政府也是懵的。很多地方现在还在执行着相互打架的政策,一面撤下社会面的核酸检测,另一些地方却要求查验核酸。

这种情况既是因为政策转换太快留下的后遗症,也反映了社会普遍的一种矛盾心理。在全面放开已成定局之后,下半场,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

连一向一直支持放开管控的胡锡进,也发文称“我个人不支持那些现在就彻底结束核酸、取消健康码的主张,我认为那样做太急了,突破了社会的预期和承受力。”

老胡只是一个退休的自媒体人,虽然有很大的热度,但对于国家政策没有任何的影响。国家的防疫政策既不会因为某些人或者公众的舆论而放弃抗疫,当然也不会因为公众的担心而恢复过去的严防严控。

防疫放开了,但疫情并没结束,这就是现在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问题。专家意见纷纷扰扰,每次都跟着政策说些符合要求的发言,尤其是有名望的专家,在这轮疫情政策的调整中,不断的变化这各种说辞,让公众无所适从。

在抗疫的后半场,我们应该做到的,就是自己保护自己和家人,尽可能的晚点进场。疫情发展到现在,基本处于历史的高峰,按照现在的病毒爆发速度,基本上半个月就会看到放开后的效果。

无论放开后,会不会发生医疗挤兑或者疫情急剧变化,都会在短时间内看到答案。如果能在一个月内实现疫情的平稳过度,到那时,无论是医疗资源,或者治疗方案,肯定要比一个月之内的情况好的多。

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也就是春节前后,是我们自我防护的关键时期。做好防护,减少不必要的流动和聚集,是我们唯一行得通的方法。

焦虑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只会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防疫三年,我们似乎和病毒很熟悉了,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一无所知。网络上真实的声音错综复杂,专家意见相互打脸,个例的叙述也并不一定代表真相。

保定疫情上热搜,其实并不值得过分恐慌。尤其是在这种特殊时期,任何一点风吹草动就会被过分放大。起码从很多本地人的叙述中,保定还是那个保定,连很多本地人都不明白为什么突然又那么多人关心起保定的疫情了。

多年以后,可能每个人都不能幸免,但到那时候,我们可能就像现在面对感冒一样,起码有了更多的体会和认知。而在现阶段,戴好口罩,减少流动,给自己的健康留足时间,最起码平稳度过2023年的春节,是现阶段的最好选择。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