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妈妈被家暴后女儿留下的纸条,比泪目更急迫的是落实粗口诉求

姬鹏 2023-09-03 18:30:39

新近,重庆一男子在家中(凌晨1点)当着孩子面对妻子大打出手的一幕在网上引发关注。网传视频中除了“9岁女儿紧紧抱着妈妈”的细节让人揪心且动容,还有就是妈妈被家暴后女儿留下的纸条让人泪目。

有必要说明的是,这段网传视频的发布者就是被家暴的妈妈,她提到第二天下班后回家看到女儿留的纸条崩溃大哭。纸条的大意是:“你离婚了我跟你,如果你放心不下弟弟,我也可以跟爸爸,不要勉强自己。”

坦率地讲,面对这样的纸条,作为女孩的妈妈泪目肯定是必然的。因为纸条不仅显现出女孩对妈妈的爱,更投射出家暴环境下被压抑和被催熟的痕迹。说实话,她才9岁呀,但好像却已经饱经风霜、历经坎坷。她完全知道妈妈的不幸和妈妈的无奈,但能做的也只是让妈妈带着弟弟走,即便自己也想跟着妈妈走。

对此,有媒体在“妈妈被家暴后女儿留下的纸条让人泪目”的话题冲上热搜后,还特意插入一个叙事,提到“女孩得知事情在社交平台冲上热搜之后,因担心爸爸被网暴而落泪”。很多人在看过这个叙事后强调,女孩应该是担忧爸爸看到纸条后“报复”她才对,怎么还可能担心爸爸被网暴而落泪?

一定程度上,所谓担忧爸爸看到纸条后“报复”她这种想法是可能存在的,但是作为家庭间的关系来讲,很多时候想法却是不同情愫之间缠绕的结果。尤其是孩子和双亲的关系,往往要比夫妻之间的关系更复杂。我们有理由相信,女孩很恨爸爸(家暴妈妈层面),但她也爱爸爸(朴素的亲缘关系)。

从这个意义来讲,也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何夫妻关系不好的家庭,最受影响的往往是孩子。因为作为大人来讲,即便再怎么痛苦,也是有起码的抵御外壳的,而作为孩子碍于还没有长大,一切都需要靠大人支撑,以至于面对离婚,也会陷入被动站队。

正如女孩的妈妈在社交媒体上对此事的回应:“她小心翼翼地让妈妈选她,又害怕妈妈放心不下弟弟,最后也作出牺牲把妈妈让给弟弟,弟弟两岁,从生下来第一天,每天每晚都是我亲力亲为,上班都带着一起,又叫我如何割舍得下,此刻,我真痛恨自己没本事,没有能力带走两姐弟,如果我有足够的钱,我肯定不会因为选择放弃谁而痛苦,我的心真的好痛。”

实际上,这反映出了长期以来女性的普遍困境,不管是作为女性的身份,还是作为妻子和女儿的角色,在很多关系困境下,都是被动的或是身不由己的。而要打破这种困境,除了作为社会个体要有工作自主能力,更重要的是面对家暴这类隐秘的关系困境,社会层面要给予帮扶。

换句话说,我们不能只是跟着女孩的妈妈看着纸条泪目,更急迫的是我们粗口完女孩的爸爸后,能推动粗口诉求落实。就比如,要关注类似家暴事件的后续,盯着受害者通过法律手段走出家暴困境,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力度惩治家暴者。

正如有人就说:“建议取消霸凌、家暴、医闹等等这些关键词,违法就是违法,犯罪就是犯罪,无差别打击就是了,不应该因为牵涉关系,就让惩罚实践陷入和稀泥的境地。”实际上,取消不取消这些关键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如何更站在受害者一方考虑惩治的问题。

普遍来讲,之所以很多家暴案例没被实打实的处理,是因为被家暴者牵涉到情感和利益等等考量,也并不愿意把事情做绝。所以就会让人觉得家暴都被调解了,而不是家暴者都被惩治了。如此掰扯,就在于家庭关系并不是说散就散那么简单。

但是即便这样,如果一个家庭中的家暴行为已经常态化,或是已经不只是一次或几次,那么这样的家暴案例就该走向实打实处理。因为这种情况已经不是气头上失控的问题,而是家暴者的人格行为有违社会规范,该惩治还是要惩治的。

就拿“妈妈被家暴后女儿留下的纸条让人泪目”这件事情来看,很大程度上,女孩爸爸的家暴行为应该是常态化了。否则,女孩的妈妈不至于把视频公开,女孩也不至于给妈妈写纸条劝离婚。换言之,女孩也是压抑太久了,她的妈妈更是如此。

也就是说,我们在区分什么家暴该怀柔面对,什么家暴该死磕到底,最主要区分对应的家庭关系有无修补的可能。如果没有修补的可能就无差别地处理,如果有修补的可能就依照受害者意愿温和处理,总之必须始终站在受害者一方处理问题才行。

讲得直白一些就是,过不下去的也就随受害者意愿结束破碎的婚姻就行。因为只有在类似的问题上只站受害者,才可能让家暴者们明白,肆意打人不再是能靠调解逃掉的行为。也就是被打的人选择死磕,打人者真就是会被严惩的。说到底,很多家暴行为发展为常态化,主要还是家暴者从来没踢过惩治的钢板,也就是没疼过不知道天高地厚。

所以舆论层面既然在家暴问题上每次都有粗口诉求:“严惩畜牲”、“严惩渣男(渣女:女打男情况不多见,但也存在)”、“阉割流氓”等等。那么我们不妨在家暴悲剧问题上,少一些为受害者泪目的情绪,多一些跟家暴者死磕的冲动。因为泪目的情绪是不解决问题的,只有把泪水转化为愤怒行动指向家暴者,才可能最大限度地遏制家暴行为的泛滥。

0 阅读:25
评论列表

姬鹏

简介:书生之见,看事件背后的逻辑。